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岳型旅游景区以自然山体为景观要素,兼具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因其较高的旅游吸引力备受旅游者青睐,而我国当前带薪休假制度的广泛实施有一定难度,集中式休假制度下的旅游需求集中释放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致使山岳型景区交通拥堵成为了“新常态”,假日旅游呈井喷式爆发。旅游流是旅游者空间流动的现象,其最基本的形式是集聚与扩散。旅游交通的基本目标是“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而热点山岳型景区在旅游旺季和黄金周往往聚集过多的客流和车流,导致景区旅游交通集散不畅。如何在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既定、建设用地困难、交通资源供给不足和旅游需求波动性大的情况下,较为科学合理地疏导、管理好旅游流集散,从而缓解旅游拥堵状况,成为景区管理部门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论文基于山岳型景区旅游热、黄金周客流集散不畅现象的问题导向,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依托山岳型景区空间结构,探讨山岳型景区旅游交通问题,对云南省山岳型景区交通状况进行总体分析,借鉴国内外疏解景区交通拥堵的相关经验,分析云南省山岳型景区旅游交通集散状况,通过模糊层次评价方法对元阳梯田景区进行定量分析,提出旅游交通集散与拥堵疏解的优化建议,以期丰富、深化旅游交通研究理论,为旅游产业要素的统筹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有针对性地解决云南旅游业发展中,山岳型景区交通拥堵疏解这一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实际问题。文章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及第二章,在扼要论述山岳型景区旅游交通的背景下,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区域联动理论、旅游系统理论、排队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展开深入研究; 第二部分是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探讨云南省山岳型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旅游交通效率与可达性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经验,对云南省山岳型景区的交通特征及其组织方式进行剖析,对山岳型景区的旅游交通组织方式和集散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第三部分是第五章,为文章核心部分,以黄金周期间交通拥堵较为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元阳梯田景区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和评价元阳梯田景区交通的集散能力,提出元阳梯田景区旅游交通集散与拥堵疏解的优化建议,为其他热点山岳型旅游景区的旅游交通集散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第四部分即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