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sSb和InMnSb红外薄膜的LPE生长及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As1-xSbx是重要的红外材料,已制成各种类型的室温中红外(3~5μm)光电器件,近10年来,8~12μm室温工作InAS1-xSbx光电器件的报导使其成为极具前途的室温长波红外探测材料,再次激发了人们的研究热情。In1-xMnxSb是Ⅲ-Ⅴ族窄带隙稀磁半导体材料(DMS),可用于长波红外自旋光电子器件的制备。本论文根据水平式液相外延(LPE)生长原理,建立和完善了水平式多槽滑移石墨舟LPE生长系统,并采用此设备制备了InAS1-xSbx与In1-xMnxSb薄膜,研究了其微观结构与形貌、以及光学与电学特性。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建立和完善了LPE材料生长系统。我们自行设计与加工了该系统的石英推杆、真空接头等部件,创造性地选择了石英炉的底板与滑轨等结构,使得其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加工成本降低、操作更加容易安全。
   2)使用此LPE系统,在(100)InAs衬底上生长了不同组分与厚度的InAS1-xSbx与In1-xMnxSb薄膜。
   3)采用X-ray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能量色散谱仪(EDS)研究了InAS1-xSbx薄膜的微观结构与形貌。结果表明,薄膜为(100)取向闪锌矿晶体结构单晶,其摇摆曲线呈现Gaussian分布,位错密度约为D=5×105cm-2。薄膜表现出四种典型的宏观表面形貌,即凹坑、沉积物、残留物和光滑。为了不让薄膜表面出现残留物,衬底表面与石墨舟表面之间的距离d应该约<20μm,较窄的降温区间△T有利于减少薄膜表面沉积物的数量与粒径。采用5H2O2:3 HNO3的混合腐蚀液比H2O2更适合于对InAS1-xSbx薄膜的抛光。薄膜的厚度正比于△T,(△T=at,其中α是降温速率,t是时间)。较大范围的表面EDS线扫描表明其组分的均匀性较好。
   4)采用红外透射光谱、紫外—可见光反射谱、紫外—可见光椭圆偏振光谱研究了InAS1-xSbx薄膜在布里渊区(BZ)临界点的跃迁,以及采用Raman光谱研究了其声子行为。结果表明,对于工作在1500~3000cm-1范围的光电器件,采用Si3N4薄膜作为其钝化层不仅可以作为保护层,也可增大入射光的透过率,提高器件的探测率。基于电子带间跃迁和联合态密度理论,采用S.Adachi的MDF模型对ε(E)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模型吻合得非常好,E1和E1+△1跃迁发生在BZ的∧轴或L点,分别对应于M1型临界点∧v5→∧c6(或Lv4,5→Lc6)和∧v6→∧c6(或Lv6→Lc6)跃迁;E2跃迁是由于M1型和M2型鞍点能量简并引起的,沿着BZ的∑和△轴方向。随着锑(Sb)组分的增大,E1和E2峰红移,自旋分裂能(△1)蓝移,这表明电子自旋轨道(SO)相互作用增强。Zn重掺杂InAS0.97Sb0.03薄膜的ε(E)谱表明,由于Zn的重掺杂而导致高阶临界点带边吸收发生伯斯坦一莫斯(Burstein-Moss简称B-M)漂移。不同组分InAS1-xSbx薄膜的背散射配置Raman散射谱表明,在我们研究的组分,InAS1-xSbx表现出类InAs和类InSb双模特性,并且类InAs LO模的频率随着Sb组分的减小向高频方向移动,而类InSb LO模的频率变化不明显。
   5)采用XRD与SEM研究了In1-xMnxSb薄膜的微观结构与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薄膜为(100)取向闪锌矿晶体结构单晶,LPE方法能有效遏制Mn相分离的出现。在InAS1-xSbx薄膜中经常观察到的凹坑在In1-xMnxSb薄膜中很少能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单质Mn的熔点很高在生长过程中不易挥发。延长降温区间△T有利于遏制薄膜表面沉积物的出现,△T与薄膜的厚度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提高生长温度Tg,薄膜的表面变得光滑,用二维成核生长理论适合说明In1-xMnxSb薄膜的LPE生长。
   6)采用Raman、光致发光(PL)与紫外-可见光反射光谱研究了In1-xMnxSb薄膜的光学性质。Raman测试表明,在我们所研究的组分区间,In1-xMnxSb薄膜呈现出单模声子行为。室温PL谱表明,In1-xMnxSb的禁带宽度Eg(x)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的激发强度下的PL谱表明,激发光源的热效应导致样品的带宽变窄,使得其主峰向波长增大的方向移动,并且激子效应增强。在1.2~5.5 eV光子能量范围,In1-xMnxSb薄膜具有与InAs和InSb相类似的反射光谱结构,我们分析了各临界点的跃迁。
   7)通过变温霍尔测量,研究了In1-xMnxSb薄膜的磁输运特性。结果表明,样品导电类型在磁场变化过程中一直没有改变,以电子导电为主。20K时样品的载流子迁移率谱说明仅有一种类型的电子(体电子no)参与导电,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空穴参与了导电,分别是体空穴Po和表面空穴Ps;100K时,出现了另一种类型的导电电子(表电子ns),并且体电子迁移率与浓度都增大了,而在20K时出现的表面空穴在100K下消失了,而空穴的导电类型主要是体空穴的作用。
其他文献
油气管道作为天然气、石油能源的主要运输工具,大多埋地铺设,容易与土壤介质发生原电池效应形成电化学腐蚀,使得管道逐渐发生管壁变薄甚至出现穿孔渗漏的情况,所以对于管道的腐蚀抑制工作极其重要。阴极保护法作为抑制管道腐蚀的重要技术,已经在长输油气管道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长输油气管道所处地质环境复杂,依赖人工采集并调节管道电位不仅耗费人力物力,且影响阴极保护效率。本文针对长输油气管道SCADA中的站
学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尤其是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居家锻炼已成为一种趋势。跑步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室内健身器材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人在跑步过程中,由于每个运动者的体重和速度均不一样,导致负载转矩变化很大。因此,本文旨在开发一款跑步机专用的交流调速控制器,使其在脉冲负载的作用下,电机转速平缓调节,实现舒适控制。本文对跑步机的数学模型、矢量控制、电压空间脉宽矢量和脉冲型负载特性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建立了基于
学位
随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人工线路巡检方式费时费力,危险性较高,已经逐步被自动检测技术所取代。针对输电线路中的绝缘子利用图像融合技术进行故障检测展开研究。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获得绝缘子的红外图像以及可见光图像,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将不同信息进行融合,根据融合图像对绝缘子缺陷进行分析。论文研究内容如下所示。首先,对于绝缘子的检测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图像融合方法进行绝缘子缺陷检测。图像融合理论进行系统研
学位
功率变换器电路由于电感、电容和开关管等非线性器件的存在,给系统带来极强的非线性,主要表现为次谐波振荡、混沌和分叉等,这些现象使电路运行进入未知的方向,严重时将可能导致系统瘫痪,因此需要对功率变换器的非线性展开深入的研究。论文以峰值电流型DC/DC 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变换器工作在大占空比时出现的次谐波振荡现象进行研究,寻找可行性解决方案,改善变换器的运行稳定性。论文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
绝缘子作为一种在架空输电线路上用来实现电气绝缘和机械固定的重要绝缘控件,其数量庞大且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气候、温度、自身耐久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自爆、破损、缺失等故障问题,对于电力的稳定传输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绝缘子的巡检是不可或缺的。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对待检测的绝缘子进行航拍,凭借肉眼对采集到的绝缘子图像进行判断。该方法看似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但实际由于无人机拍摄到
学位
在中压配电网中,为了监测母线对地电压,通常在母线上装设一次绕组接为星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简称PT)。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励磁电感的非线性特性,在外界电压的扰动下,易导致铁芯饱和,造成励磁电感下降,与中压配电网中的对地电容参数共同作用,引起铁磁谐振,使配电网出现过电压。这种过电压轻则仅引起供电中断,造成一定经济损失,重则可能引起重大设备的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文中首先给出了各类型铁磁
风能由于清洁、可再生和分布面积广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风电作为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利用风能资源,缓解局部用电紧张。但由于风电的不可控性和多变性,大量风电并网会改变原有系统结构,改变潮流分布,使网损增高,影响电网电压质量。因此,研究含有风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风力发电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风电并网后所产生的若干问题,并对含风电源的配电网优化方法作了研究
学位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结构简单、质量轻、体积小、功率密度高而被广泛应用于铁路牵引、航天、纺织、军事等各个领域。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系统在精确性、快速性、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一前提下,传统的控制方法已愈难满足高性能控制需求,急需一种高性能交流电机控制策略应对要求更高的控制场合。在众多先进控制技术中模型预测控制由于其结构简单、易于处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而被广泛应用于电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因此,其故障诊断一直得到学术界与工程界的广泛重视.目前110kV及以上等级的大型电力变压器仍主要采用油纸绝缘结构,在正常老化过程及故障初期,油纸绝缘劣化所形成的低分子烃、氢气以及碳的氧化物等气态化合物绝大部分将溶解于油中,且变压器没中溶解的各种气体成分的相对数量和形成速度主要取决于故障点能量的释放形式及故障的严重程度.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SOI大大降低了RF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元件的串扰,可以很容易和无源器件相集成,高阻抗SOI和GPSOI衬底加强了这些优势,在CMOS射频集成电路中吸引了广泛注意。本论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SIMOX HRSOI和Smart-cut方法制备GPSOI的工艺条件及其在单片集成电路中必不可缺少的、有多种应用的片上无源器件-CPW和集成电感。在本所的工艺线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