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寨生活与族群社会——贵州荔波水利大寨的生活文化考察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ian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往的族群研究,大多关注区域性的、宏观的族群认同和族群关系问题。在考察族群时,忽略了族群赖以存在和繁衍的村寨,更没有发现村寨生活在族群研究中所具有的解释意义。而我们今日所处的多族群共生的社会,固然有其超越村寨的一面,需要一种宏大的视角,但也要看到无论是族群本身还是多族群的共生,它们的生成、维系与发展变迁也全都涵化、呈现在村寨生活文化之中,需要一种相对微观、具体、整体性的考察。本论文便采取了后者的研究策略,调查了贵州省荔波县的一个水族村寨——水利大寨的生活文化。在提供一个民族村寨的较为详实的民俗志案例的同时,也力图勾勒出村寨生活所遵从和实践着的人际网络和生活秩序体系,揭示出村寨生活之于族群社会的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考察了水族的族群认知。水族族群认知在水族研究者、地方政府及水族普通民众三个层面上的共谋与歧异,说明同一族群的不同层次的人、同一族群不同地域的人所拥有的族群认知也是不同的。作为族群社会存在基础之一的族群认知始终处于动态的建构和解释之中。同时,一个稳定的族群社会,不但建基于多样的、动态的族群认知层面之上,而且与构成族群社会的一个个村寨的生产、生活是分不开的。我们对水利大寨的生活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第三章、四章、五章分别围绕着家族、鬼神、姻亲三个关键词展开。这三个关键词是通过调查和文献阅读所确定的认识水族文化的三个重要方面,也可以说是理解和揭示水利大寨村落社会的三把钥匙。第三章的关键词是家族,描述和探讨了家族、始祖和家支三个方面的社会记忆和生活中的祭祖与协作。第四章的关键词是鬼神,描述了鬼神的体系和人与鬼神沟通的媒介,探讨了个体、家庭和村寨生活失衡的调节机制。第五章的关键词是姻亲。从分批过卯这一差序的节日时间安排的角度,考察了姻亲关系的产生和强化。第六章,分析了水族社会礼物交换这一总体性的社会事实,考察了在礼物交换体系下一个水族村落社会的运转情况。水利大寨已经进入到以人员流动和大众媒介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因此,第七章描述了村寨生活文化正在经历的变迁,指出族群社会的观念和行为正在发生着的微妙变化。   总之,家族内外的关系,人与祖先、鬼神的关系,主家与外家的姻亲关系,共同编织出水利大寨人日常生活所遵循的立体的关系网络,构成了水族族群社会绵延、发展的基石,是水族族群社会中具有通则性的生活知识。这种通则性的生活知识,整合和维系了村寨生活,勾画出了族群生活的边界,产生和发展了族群社会的认同。论文表明,从村寨生活看族群社会和从族群社会看村寨生活,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人文世界和而不同特征的理解。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化浪潮来势迅猛,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区域合作进程也在加快。相对于欧美地区来说,东亚区域合作起步较晚,它最初是从区域内的东南亚合作开始,并随着东南亚国家联
相对于传统犯罪而言,计算机病毒犯罪属于新型高科技犯罪。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病毒犯罪的危害越来越严重。遗憾的是,作为对付犯罪最严厉手段的刑法却仍
以南京洺悦府多功能社区项目为依托,结合该项目复杂程度高、结构多样化的特点,针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难题,建立了基于BIM的南京洺悦府施工项目管理体系,通过复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问题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差异问题、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差异问题之上,对于证明标准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载体更是发挥了连接城市与城市间发展的重要纽带性作用.所以说,桥梁质量的高低以及相应的日常养护检查和加固技术的支持都对
对于大型电工装备制造企业而言,装配是一个大工种,诸多零部件需要通过组装才能形成终端产品.工作内容往往涉及起重、运输(叉车)、用电、登高、充放气多个环节及使用手持电动
期刊
前人有联曰:“不因果报勤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此联之深意,讲的是人生的另一番境界,因为它淡化了功利,回归了本心。与那种目的性很强的人生态度相比,无疑又高出了若干个层
典权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在丰富而悠久的中国古代法律史发展过程中,典权制度虽然可能没有形成现代民法之概念、制度和体系,但民间习惯中却存在着广泛的应用。清朝末年以及北洋政府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技人员发明的“一种高效分离和测定草坪草内源激素的方法”(ZL201410074332.4)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