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化和村民自治的不断推进,村干部的角色和行为随之发生改变。本文结合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中部某省会城市H区L乡镇的实习经历,选取L镇56个行政村的村干部为研究对象,对村干部的产生、村干部的权力来源、村干部的日常工作以及突发事件中的村干部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研究L镇村干部现状的基础上,对村民自治视角下的村干部的角色及行为方式做出某种符合实际的判断。从村干部的基本特征来看,中学文化水平的中年男性主导着村庄的公共事务,绝大多数村干部来自中等收入以上家庭。务农养殖和打工构成当前村干部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委会,他们在村民心中的权威地位都有所下降。日常工作中,村干部承担着计划生育、税费收缴、应付检查、参加会议的政务工作,以及发展村庄经济、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维护村庄治安和发展乡村文化的村务工作。但就工作重心而言,仍以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为主。政务工作中,受更高工作绩效和工资水平的激励,村干部对乡镇领导惟命是从,对村民不敢得罪,扮演着两面应付、得过且过的角色。而在村务工作中,由于个人能力、奉献精神、村务公开透明度以及村庄舆论方面的差异,导致有些村干部消极怠工,有些干劲十足,还有些在乡镇与村民间亦步亦趋。村民上访事件中,村干部时而站在乡镇的立场上,劝阻村民上访行为,时而替村民传达有利信息,必要时采取实际行动维护村民的利益。扮演着两面应付,得过且过的理性自利者。而决定村干部到底是偏向于村庄立场,还是政府立场的因素主要包括村庄的社会基础状况、村民的支持力度以及村干部的自我角色定位。综合分析当前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村干部行为特征,其行动逻辑是复杂的,多重的,对村干部角色的理解,还应结合具体事件、村政环境、政府政策作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