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探望权纠纷诉讼的实证研究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n85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修改增加了探望权制度,探望权制度在处理家事纠纷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探望子女的权利,维系了父母和子女的亲情。不过,随着近些年(外)祖父母作为诉讼主体提起的隔代探望纠纷越来越多,探望权制度在应对此类纠纷时逐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部分学者同意立法设立隔代探望权专门解决问题,但始终争议很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面对学术界不同观点的碰撞,基于多方面的考虑,最终没有规定这项权利,还是依靠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处理个案纠纷。这样的争端解决方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有一些问题。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就在于通过分析隔代探望权案例,总结归纳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本文正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隔代探望权纠纷诉讼概述。通过和探望权比较,展现隔代探望权的概念和要素。紧接着介绍隔代探望权纠纷诉讼产生背景,主要是我国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爷孙两代人分居所导致的。是否进行立法确权争议很大,实践中处理起来也有很多问题。最后阐述了隔代探望权的法理基础,对其有条件的支持是符合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目的、符合保障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利益的。第二部分,隔代探望权纠纷诉讼实践样态。通过搜集、分析全国范围内隔代探望权纠纷案例,标明其中重点信息如权利申请主体,调解机制运用,判决结果及法律依据,权利的行使,中止事项及权利救济途径等情况。第三部分,隔代探望权纠纷诉讼存在的问题。诉讼取得不错的效果是值得称赞的,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也需要重视。从裁判到执行阶段,存在以下问题:申请主体范围小,调解未充分发挥作用,判决依据混乱,权利行使充满困难,中止事由未明确,救济途径缺失等。第四部分,完善隔代探望权纠纷诉讼的司法路径。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议从司法路径解决问题。如扩大主体范围,坚持调解优先,细化中止事由,完善权利行使规则和增设救济措施等。
其他文献
根据无线电高度表工作原理和外场原位测试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T形微带线馈电结构的天线信号耦合器,可实现与机载高度表天线信号的收发耦合,并有效隔离外部电磁环境对测试的影响。通过HFSS软件得到耦合器天线增益达3dB,从理论上达到了设计的需求。在实物验证过程中,通过与多型飞机无线电高度表系统进行了外场环境下的对接验证,试验表明,该天线信号耦合器作为直接与机载高度表天线对接的前端,测试结果稳定可靠,能够满
在工业生产中,受制造工艺和复杂生产环境影响,产品的表面缺陷不可避免,这些缺陷不仅影响产品的美观,甚至影响产品的寿命和安全。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缺陷区域的自动检测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成为目前主流的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方法。但由于现实生产场景中产品的种类丰富、复杂背景、噪声干扰等退化因素,当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方法仍然存在缺陷边界轮廓完整性缺失,鲁棒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进
针对BP神经网络在运算过程中极易陷入局部极小值,且对轨道结构病害识别准确率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轨道结构病害诊断方法。通过建立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得到正常、轨枕空吊、道床松散和道床板结4种服役状态信号,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和多尺度排列熵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并组建高维特征向量,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通过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对比优化前后的识别准确率
社会责任可归属为企业投资活动,研究其履行效率能在更深层面揭示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影响机理。使用DEA模型,运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检验社会责任履行效率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并基于外部治理环境分析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越高的社会责任履行效率越能够提升财务绩效,该关系在政府干预力度较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及法治环境较好的地区比较明显。希望该研究能有助于更新传统社会责任观念,探索提升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产出效率的体现依赖于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基于绩效管理视角,探讨我国高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包含理论依据、原则、方法及归集分配四个方面的成本核算体系,提出成立高等教育成本管理委员会、加强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融合、促进财务信息数字化发展等实施路径。
诗歌教学在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诗歌教学却成了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笔者结合自身一线教学经验,经过不断实践,摸索出以"微课、微阅读、微写作"为载体的"三微一体"教学模式,并以《致橡树》一文的教学为范例,具体阐述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我愿意是急流》与《致橡树》两首诗中生动细腻的创作手法让读者忽视了背后的爱情观,每个人对于爱情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愿意为爱情牺牲一切,而有些人面对爱情是无比自私的,这两首诗完美地阐释了现实中两种不一样的爱情观。本文通过对这两首诗的解读,主要从思想内容以及不同的爱情观差异,更深入地了解这两首诗背后的爱情观。
本文针对部分中职学生存在爱情观不正确的问题,以舒婷《致橡树》一诗教学为例,具体论述在现代爱情诗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策略,提出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拓宽课堂的深度和广度、适时渗透思政教育等教学建议。
<正>爱情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要经历的事情,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爱情观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爱情观受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致橡树》是我国女诗人舒婷极具影响力的一首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诗,《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广为流传的爱情宣言诗,本文从《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这两首中外名作入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