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制具有良好皮肤黏贴性,含水量低,稳定性好的复方元胡止痛贴膏制剂,对其进行提取工艺、制备工艺、质量标准、释放度、离体透皮试验、初步稳定性及初步药效学等研究。方法:1提取工艺研究:以君药延胡索中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提取量作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延胡索、白芷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其中对氧化铝柱法纯化供试品工艺进行考察研究;以豆蔻挥发油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豆蔻挥发油提取工艺。2制剂成型工艺研究:在查阅文献及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基质的种类及用量范围,测定贴膏制剂的黏附性,并结合其平整性、光泽度、软硬度、均匀性、皮肤残留、背衬渗透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18(37)正交试验优选复方元胡止痛贴膏剂基质的配比;以样品的黏性、涂展性、外观、剥离性等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复方元胡止痛巴布剂的基质配比。3释放度及离体透皮率研究:分别采用释放度装置及改良Fanz装置进行释放度及离体透皮吸收试验,用HPLC法测定接受液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分别计算复方元胡止痛贴膏、复方元胡止痛巴布剂中延胡索乙素的释放度和离体透皮率,对两种不同剂型制剂的释放度与离体透皮率进行比较。4制剂质量标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延胡索、白芷及豆蔻进行定性鉴别,对贴膏剂、巴布剂、黑膏药3种剂型的薄层层析图谱进行比较;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ZORBAX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0)(64:36);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35℃;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Ⅱ贴膏剂项下黏附性、重量差异检查方法,对制剂进行检查。5加速初步稳定性研究:将复方元胡止痛贴膏制剂于温度37℃,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放置3个月,以制剂的性状、鉴别、含膏量、黏附力、延胡索乙素含量为考察项目,进行初步稳定性研究。6初步药效学研究:采用缩宫素及氯前列醇引起大鼠痛经模型所致扭体实验,观察复方元胡止痛贴膏对于痛经的镇痛作用。结果:1优选的延胡索、白芷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为:以3倍量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药材中延胡索乙素转移率可达82.7%;含量测定中优选的氧化铝柱纯化供试品工艺优于乙醚萃取工艺;优选的豆蔻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为:药材(碾碎)加10倍量水,先浸泡2小时,再提取4小时。2优选的复方元胡止痛贴膏的成型工艺为:石蜡1份,硬脂酸8份,三乙醇胺3份,明胶2份,聚丙烯酸(钠)(70%)1.5份,甘油0.5份,月桂基硫酸钠0.1份,浸膏3.2份,熔融搅拌法制备。优选的巴布剂的基质组方配比为:明胶:聚丙烯酸(钠)(70%):PVP K-30:甘油=3:4:2:1。3释放度及离体透皮率研究:复方元胡止痛贴膏中,廷胡索乙素在水中150min的释放度为24.28%,48h的累计离体(小鼠)透皮吸收率为34.78%;复方元胡止痛巴布剂中,延胡索乙素在水中150min的释放度为82.63%,48h的累计离体(小鼠)透皮吸收率为40.95%。4质量标准研究:薄层鉴别:制剂中各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简便,图谱清晰,黑膏药制剂中延胡索生物碱和白芷中成分损失明显。含量测定:延胡索乙素的线性范围为0.1148μg~1.148μg(r=0.9999);精密度试验:RSD=0.495%;重复性试验:延胡索乙素平均含量0.04431mg/贴,RSD=2.45%;回收率试验: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95%,RSD=2.89%。3批制剂中延胡索乙素含量分别为0.443mg/贴、0.378mg/贴、0.381mg/贴。本品的黏附力、重量差异等项目检查符合规定。5加速初步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检测指标未见明显变化。6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复方元胡止痛贴膏能够减少缩宫素及氯前列醇所致痛经模型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有止痛作用,并且疗效优于原剂型元胡止痛片。结论:研制的复方元胡止痛贴膏具有良好的皮肤黏贴性,基质中含水量低,稳定性好。通过提取工艺、制剂成型工艺、制剂质量标准、释放度及离体透皮率试验、加速初步稳定性试验以及初步药效学试验研究,为中药新药复方元胡止痛贴膏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