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12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OOST型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航天航空等领域。随着这些领域不断的技术进步,对BOOST型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以及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考虑到本身非线性和存在不稳定零动态等原因,现有的BOOST型DC/DC系统及其控制策略却难以这些要求。   反馈线性化是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发展起来的非线性控制器设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微分同胚和状态变换,实现非线性项的精确对消,把仿射非线性系统转换为可控的线性系统,再利用线性系统理论进行系统设计。目前,这种方法在BOOST型DC/DC变换器中的应用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BUCK型DC/DC变换器相比,有关反馈线性化理论在BOOST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器设计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样机的实验实现方面较为少见。其主要原因在于:BOOST型DC/DC变换器内部存在一个不稳定的零动态,导致整个系统不稳定,从而增加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目前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有两套解决方案:一是通过选择新的输出量间接控制原来的被控制量;二是通过改变电路的拓扑结构,从根本上消除由于内部结构造成的不稳定零动态。   本文的工作正是针对上述两套方案展开的。对于第一种间接控制方案,研究表明:对于BOOST型DC/DC变换器,当以电容电压为输出量时,零动态不稳定;但以电感电流为输出量时,零动态却是稳定的。这样可以利用控制电感电流间接完成对电容电压的控制。本文采用电感电流为输出,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设计了非线性控制策略,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但是由于上述方案是通过控制电感电流来间接的实现对电容电压的控制,因此输出电压易受负载变化和电源电压波动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串级结构的非线性控制策略新方案。针对BOOST型DC/DC变换器不稳定的内动态,本方案以电感电流作为输出量并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来设计其内环控制器。在此基础上为了克服间接控制方案带来的输出电压易受电源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影响的缺点,又设计了以电容电压为输出的外环控制器,而外环控制器则采用了具有一定鲁棒性的PI控制器。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的电流环间接控制方案相比,该方案使得系统工作点范围更大、静差更小、动态响应更快、抗干扰性更强。   对于第二种方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BOOST型DC/DC变换器存在的不稳定的零动态,Viswanathan K提出了一种新型拓扑结构的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这种变换器通过引入一个附加的电感电流续流回路来消除不稳定的零动态。鉴于其所设计的以小信号模型为基础的控制策略的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建立了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其多变量、非线性的特点运用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其非线性控制策略。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非线性控制策略使系统获得了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大范围内的稳态电压输出,并且在系统存在较大的扰动时,仍能确保系统快速到恢复到稳定状态。
其他文献
在仿真培训领域,基于Web的仿真培训系统越来越成为主流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基于WebService(网络服务)构建仿真培训系统,主要研究了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仿真培训系
在各清洁能源中,风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中国的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在最近几年始终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因此,随着风力发电应用得越来越普遍,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
水面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具有模块化、无人化以及智能化等优势,通过搭载不同的传感器或执行设备,可以执行各种复杂的作业任务,在海洋探索开发和军事应用领
场景图像的分类作为机器视觉最常见的图像识别任务之一,旨在通过提取并分析图像中特征,将相似内容的图像分到同一类别。对于计算机而言,输入的图像是数字矩阵的形式,如何对庞
随着市场的发展,面向订单生产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的生产模式。提高客户满意度,缩短产品交货期是适应形势快速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合理制定订单生产排程和车间调度是
随着网络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应用和数据通讯业务的日益剧增,对通信网络的传输容量、速率和带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了适应光纤通信系统对高速、大容量、超长距离的传输
列车作为国内大宗货运的主要方式,它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而在途列车的超偏载问题,一直是铁路重大事故的根源之一。目前对于列车超偏载检测多数是围绕安装承重轨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是当今电机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PID控制难以满足电机控制快、准、稳的性能要求;传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虽然鲁棒性较好,但是不能有效消除抖振;柔性变结构控制作为变结构控制的一个新的理论分支,能获得几乎与时间最优化控制器相同的特性,不仅具有传统滑模的鲁棒性,且排除了滑动模态,因此能够消除抖振。本文将柔性变结构控制理论应用到无刷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系统。论文研究了柔性变结构控制的基本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在这些海量的信息中人们最关注的往往还是其中包含的人体动作信息。人体动作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和机
现代电力系统日趋庞大复杂,电网在由极端天气原因等因素带来的突发故障或扰动后,可能引起系统暂态过程下的级联崩溃,从而导致大面积停电。因此需采取暂态安全预防控制措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