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转换中的爱与失落--《守望灯塔》叙事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ia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妮特·温特森是英国当今实力派女作家,也是英国当代最富争议的小说家之一。《守望灯塔》是她的第八部小说,2004年被评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5年被提名为“英联邦作家奖”。小说精美如诗的语言,时空倒错的叙事以及对讲故事这一传统的隐喻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小说的叙事策略极有特点,对主题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依据热奈特的叙事理论对《守望灯塔》的叙事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
  论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温特森以及她的小说《守望灯塔》,回顾了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评论。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写作意图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主要从三方面分析了小说的双层叙事结构:双层故事的内容、两层叙事间的关系以及该叙事结构的效果。在这个结构中,有十组对话把第一层银儿的故事与第二层达克的故事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故事分开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谜宫。双层故事间的对比关系突出了女性意识作用下银儿的成长和心理失落与失衡后达克的毁灭。
  第三章探讨了小说的两个叙事者—银儿和普尤。在第一层叙事中,银儿第一人称的叙事让读者了解到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她的心理变化。在第二层叙事中,虽然银儿的叙述中出现了第一人称,但是像普尤一样,银儿也是个全知的第三人称叙事者。所不同的是,普尤采用的是他自己的外部全知视角而银儿的叙述则是故事中人物的内部视角。通过反省银儿意识到达克的悲剧不是莫莉造成的而是他自己,因此小说开始普尤对达克故事的评价变成了一个反讽。此处强调了女性自我反省意识的重要性,也证明了普尤是不可靠的叙事者而银儿是可靠的叙述者。
  第四章从三方面解读了小说的叙事时间:时序、时距和时频。在达克故事中,倒叙与省略的混合运用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同时概要和场景的成功运用增强了故事的节奏感和可读性。小说中,单一叙事、重复叙事和反复叙事的大量运用强调了故事中的一些事件,为了解小说的主题提供了线索。
  第五章简要回顾全文并得出结论。温特森提出的非连续性叙述以及迷宫一样的叙事结构增强了《守望灯塔》的节奏感和可读性,成功地表现了她一贯的主题:爱与女性的自我意识。双层故事中过去故事与现在故事的不断交替表现了温特森小说世界中一如既往的爱与失落。不同时空故事间的对比关系暗示读者:现在与过去紧密相连,而这正是温特森在“黑暗十年”经历“精神崩溃”后的感悟。因此小说中银儿从心理失衡到平衡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温特森自己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心路历程。温特森对讲故事的隐喻化告诉读者:无论是爱还是生活,一切都在讲故事中。另外,她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提出激发了读者对生活的不断探索和对爱的不断追求,而这也正是温特森创作的目的所在。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在评价理论的框架下,以级差的视角关注硬新闻语篇态度意义的种类和价值,旨在探究硬新闻的报道策略。通过分析硬新闻的语篇特点,本文概括出语篇具有的三种态度意义——主观性,责任性和对话性,分别由相应的态度资源在语篇中加以体现。通过描述硬新闻语篇的态度资源,提出态度意义的价值调整机制,包括调整主观性的显性/隐性机制,调整责任性的报道动词、来源和语境机制以及调整对话性的收缩/扩展机制。以上机制把态度意义的
学位
本文从意识形态批评视角解读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1997年获奖作品《相约星期六》。通过对照美国社会现状,本文认为小说描写的融洽和谐的种族关系、印第安男孩和残疾女教师的正面形象、少年主人公对阅读、书法和戏剧的热爱等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本文运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理论分析得出:小说主题、人物、情节、场景、叙事视角等所蕴涵的乌托邦元素体现了作者科尼斯伯格作为青少年文学作家的忧患意识,以及她对各民族和谐相处、
本论文旨在探究普通话儿童对汉语普通话四种连读变调规则以及四种连读变调的掌握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1.儿童在三岁时是否掌握四种连读变调规则?2.儿童的四种连读变调规则有何习得顺序?3.儿童的连读变调模式是否逐渐偏向于成人?且何时开始偏向?  被试共有30名儿童和2名成人。在实验中,两名低年龄段的儿童配合度不高,因此数据无效,则共有28名儿童被试。选取的儿童分为三个年龄组:两岁组、两岁半组、三岁组
认知隐喻的研究历史久远,2000多年以来一直受到众多语言学者的密切关注。传统上意义上,隐喻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用来装饰或修饰一种人类语言的修辞表达方法。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语言科学的兴起,隐喻的科学作用开始获得重新了的阐释和研读。隐喻的结构、运作机制、功能、认知特点研究方法已经成为语言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语言文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隐喻的认知功能研究却异常
学位
在当今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媒体正以无法抵挡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随着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新闻,特别是英语新闻不再是新奇的东西。然而新闻并不是有些记者所声称的那样是完全中立的和没有价值取向的。在我们看来,新闻语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识形态是新闻语篇整体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读者来说,这种附加的意义,即人际意义,造成了他们理解层次的多样化。  本文在评价理论的框架里分析了3篇新闻
学位
语言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交流思想,但它也用来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是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标记,这就是为什么语言被许多群体看作构成身份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发展到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一些封闭、半封闭状态地区、族群的开放,一些弱势语言由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他们的功能逐步衰退。语言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因此有人担心,语言多样
学位
近年来,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受到了国内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态度、动机及方法是研究最多的变量。而最近几年,国外研究者着力于将认知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英语学习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学习者是怎样获取、存储、检索及利用信息来帮助他们学习英语的.虽然对学习风格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特定文化群体的学习风格人们却知之甚少。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对语言学习风格与认知风格的研究确有不少收获,但在有关定义、分类
学位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长岛为背景的小说,被视为美国文学“爵士时代”的象征。作家以优美洗练的语言勾勒出爵士时代的社会及人生百态,并以犀利冷静的眼光洞察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及人情的冷漠,描述了美国梦的破灭。小说借尼克之口讲述整个故事,其中的大量情节场景及人物塑造都融入了作家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亲身体会。小说中的黛西这一女性人物的塑造一直备受争
新闻是人们获取新信息,了解周围世界所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渠道。当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大行其道,大众媒体广泛用于信息传播的时候,新闻英语作为一种实用的语言变体开始吸引了广大学者的注意。对新闻英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国外报纸上选取三篇新闻英语为语料,以Halliday&Hasan的英语衔接理论为依据,分别从指代、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这几方面对新闻英语语篇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