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问题探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oss8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刑法解释中,目前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争议声仍然很大,两种解释对同一案件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形式解释论者主张对刑法条文先进行形式上的解释,在可能语义范围内对刑法条文做出解释,以此来作为入罪标准,以社会危害性作为出罪标准。实质解释论者则是从处罚必要性出发,从实质上解释刑法条文,也就是排除那些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认为这些行为构成犯罪。即先对某一行为进行实质解释,看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或处罚必要性,然后再进行形式解释,看该行为是否包含在刑法条文可能具有的含义中。对于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争论已经上升到形式刑法观与实质刑法观的的高度,形成了两大学派之争。目前,不管是形式解释还是实质解释,对大多数案件的评判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对个别案件形式解释和实质解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文章拟从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比较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分歧,最后结合我国法治现状得出符合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刑法解释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观。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基础理论,包括对刑法解释的最基本的理解,接着就是对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概念、内涵的基本阐述,其次是对形式解释、实质解释与主观解释客观解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对比。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分析刑法的基本立场和基本价值来分析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所坚持的刑法的基本立场以及所选择的刑罚的基本价值,认为形式解释坚持的是形式刑法观,选择的是保障人权的基本价值追求;实质解释坚持实质刑法观,更加注重对社会秩序的维护。第三部分主要是研究域外形式解释、实质解释的相关理论问题,以及作为舶来品的形式解释、实质解释在我国本土的发展以及我国刑法学界对形式解释、实质解释的主要分歧点。最后通过两个案例的比较,研究形式解释、实质解释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上述分析与比较,得出笔者自己的结论——以形式解释为主,辅之以实质解释,坚持形式理性带给我们的最后信仰。
其他文献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微信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风靡各类人群。微信朋友圈中"晒"美食、"晒"心情等内容折射了社会进步引发的人们乐于接受新观念、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亟需
Al-Sb-Te相变薄膜与CMOS兼容性高,热稳定性佳,所以能很好满足相变存储器高温稳定工作的需求。以原子比Al:Sb:Te=0.7:2:3的混合粉为原料,采用真空合成法与烧结-热等静压制备Al
"澎湃新闻"自其诞生,便赢得业界与受众关注,成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成功案例。本文从内容分析入手,对澎湃新闻在新闻报道的角度、深度、广度、新闻源等方面进行分析,认
前段时间,南方都市报记者打入替考团伙,曝光江西高考替考事件,引爆社会关注。然而,对于记者卧底替考的调查手段,舆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焦点集中在"卧底替考是否涉嫌违法或者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型微利企业活跃在中国经济中,它们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然而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内部控制不完善,漏洞多,甚至失效,这将影响到小型微利企
随着微信的广泛普及,微信朋友圈极大地改变了社交的时空观念,提高了手机网络社交的价值和功能。但其低门槛和朋友意义的泛滥,也使情感沟通缺乏明确的边界,从而对信任关系产生
偏科是学习中的常见现象,很多同学都在为之而困惑。它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某些学科的学习,不重视甚至放弃某些学科学习的现象。偏科的影响,从表面来看,就是难以体现出各学
随着人们对健康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学者和医疗健康从业人员越来越关注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在Facebook、Twitter和WhatsA pp等众多社交
我国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中,刑法适用的实质思维和实质解释占主导地位。因为我国的犯罪构成概念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实质概念,是犯罪成立的唯一根据。构成犯罪的行为必须
政府向民间图书馆购买服务是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政府购买民间图书馆服务的内涵和背景,从政府、民间图书馆、民众三个层面提出了政府购买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