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隧洞岩爆孕育过程及微震特性分析

来源 :辽宁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lvet_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相继实施了一大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这些水利水电工程中深埋引水隧洞面临的最为突出的地质灾害问题为岩爆,常造成损机伤人的事故,严重制约着工程的顺利开展,由于目前对岩爆的破坏机理并不十分明确,预防工作也变得很被动,因此探索岩爆的孕育过程很有必要,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正常运营。研究表明,虽然岩爆的过程是突发的、瞬时的能量释放过程,但岩爆的形成却经历了微裂纹萌生扩展阶段、宏观裂纹形成阶段和整体失稳破坏阶段,是一个能量不断累积和调整的动态演化过程。本文依托于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微震监测项目,以秦岭四号支洞为监测对象,基于岩石声发射这一特性,采用微震监测系统实时获取隧洞在掘进过程中围岩内部的微震响应信息,探索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演化规律,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现场岩爆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四号洞现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做了评价,钻取现场岩块试样,分别进行了室内单轴压缩和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获取所需的岩石力学参数,从脆性指标和能量指标判据对四号洞岩爆倾向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花岗岩为硬脆性岩体完整性较好,且监测段埋深较大有发生岩爆的风险;判据指标表明围岩有发生强烈岩爆的倾向。(2)阐述了微震监测的可行性力学基础,构建了一套深长斜井开挖连续实时跟随式微震监测系统,实现了隧洞在掘进过程中围岩稳定及岩爆风险区域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包括传感器合理的布置方案,合适定位算法的选取和运用时频分析对不同声源波形特征总结,对受干扰的微震信号采用基于EMD的IMF重构降噪可以有效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为微震信号的高效处理奠定了基础。(3)分析总结现场岩爆与微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类型岩爆孕育过程的微震演化规律,阐述震源参数量化分析计算方法,分别从震级-频率关系和横纵波能量比值方面分析,研究表明:监测段大震级事件较多,微震活跃性较高,震源属断层滑移型。岩爆高发期微震事件的震级频率曲线相对平缓,b值相对较小,而平静期b值较大曲线较陡;随着洞室埋深的增加,b值有减小的趋势;隧洞围岩的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局部有拉伸破坏。(4)提出了将“微震监测、数值模拟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深长斜井开挖岩爆预测方案。对微震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后得到围岩损伤部位,通过建立考虑初始损伤区域(未知断层、节理面)的数值计算,更能较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岩爆孕育过程和破坏区域,同时对岩爆孕育的影响因素做了初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从诞生之日起就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从目前NMD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弹道导弹的几种突防手段,提出了“全过程突防”与“主动打击和突防手段相结合”的
结合目前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研究的成果,在深入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模块各章节的基础上,整理出相关的教学内容,提出推广应用的建议,并从现代认知理论的角度来认识模型
双排桩支护结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其侧向刚度大,能有效控制支护结构的变形,而且受力条件和整体稳定性好、施工方便,逐渐成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优选方案之
改革开放以米,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公民民主意识逐渐提高,政治参与的要求不断增强,群众利益更加多元化。传统大而全,无所不管的全能政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或干旱瘠薄山地造林,需要选择具有抗旱性、适应性强的树种。而选择树种工作的前提是了解树种在水分胁迫下的反应、适应性和抗旱性机制。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大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与此同时,面对庞大而繁杂的信息,如何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为一个难题。所幸Web数据挖掘技术为解决W
历史文化村落是一项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不可再生的综合性遗产,其遗产价值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村落环境营造和建筑单体营造等。经过动态的、嬗变的历史进程,村落环境营造的结
本文旨在从制度的规范性分析入手,解读晚清宪政改革的内在政治理念、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行方式,并试图对其失败的原因、教训,以及对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可能的启示进行分析总结。本文
根据黄河三角洲孤东潮位站1 a的表层逐日悬沙质量浓度、逐时潮位和风速风向以及多年黄河入海水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孤东近岸悬沙质量浓度的变化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流行性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逐渐由长江中下游地区向黄淮麦区蔓延,给我国的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系统阐述了我国小麦抗赤霉病的遗传机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