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铈基抛光粉及浆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safe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机械抛光(CMP)是获得超光滑表面的重要加工方法,广泛用于光学玻璃、液晶面板、手机盖板、集成电路芯片等高精度表面的加工。而CeO2基微纳米材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抛光或研磨粒子。为满足加工对象的多样化和精密化要求,需要研发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抛光材料。本文分别以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铈基纳米粒子为前驱体,研究合成方法和条件对产物颗粒和表面性状的影响,并用于光学玻璃的抛光,揭示性能与结构和表面特征之间的关系,确定抛光材料及浆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常温下Ce(NO3)3·6H2O与NH3·H2O的沉淀反应,通过添加不同量H2O2来合成铈基胶体粒子(CBCP),并用XRD、SEM、TEM和Raman光谱等技术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及比例对CBCP的组成和颗粒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合成CBCP是由Ce(OH)3O·OH、Ce(OH)4及CeO2三种物质构成,随着H2O2用量的增加,CBCP中的Ce(OH)3O·OH含量增加,颗粒尺寸缩小,悬浮稳定性变好。将CBCP在90℃的水浴中热处理2 h,Ce(OH)3O·OH分解,得到热处理的铈基胶体粒子(HT-CBCP),主要成分为Ce(OH)4及CeO2,其沉淀层体积、晶粒大小和结晶性变化不大。将CBCP直接过滤并用纯水调配成浆料,用于对K9玻璃的抛光,通过实验发现,抛光材料去除率(MRR)随H2O2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HT-CBCP过滤后用水调配的浆料对K9玻璃抛光的MRR明显降低,但重新加入H2O2后,MRR又能回升,并高于CBCP浆料的MRR。无论是加还是不加H2O2,HT-CBCP浆料抛光的MRR均随合成时H2O2加量的增大而增大,通过拉曼、热重及XRD的分析结果发现,Ce(OH)3O·OH的形成及其导致的颗粒纳米化等化学因素对抛光起主要作用。将Ce(III):H2O2摩尔比为1:1.5时获得的HT-CBCP配制成p H=8、H2O2浓度为0.4 mol/L的不同固含量的浆料,证明随固含量增加,MRR先显著提高而后下降,在固含量为7%时的抛光MRR最大,为307.18 nm/min,抛光表面平整性RMS 0.56 nm。选择低H2O2加量条件下获得的抛光MRR最低的HT-CBCP作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得到团聚严重的CeO2。为此,研究了煅烧温度及后续球磨条件对CeO2颗粒特征和抛光速率的影响。发现当固定球磨时间4 h,球磨转速350r/min,料水比1:2,球料比15:1时,在900℃下煅烧的CeO2对K9玻璃抛光的MRR达到261.28 nm/min。提高煅烧温度到1000℃,所得CeO2的MRR为263.00 nm/min,抛光表面RMS为0.86 nm;按此球磨条件,对不同Ce(III):H2O2摩尔比下获得的HT-CBCP进行煅烧和球磨,用于抛光实验。随合成时的Ce(III):H2O2摩尔比增加或H2O2量的降低,对K9玻璃抛光的MRR有小幅升高,但是对软质玻璃ZF7抛光的MRR增加明显。最大去除速率为331.98 nm/min,抛光表面RMS 0.98 nm。XPS的测定结果发现:产物表面Ce3+含量随合成过程中H2O2量的增加而降低,抛光速率下降,说明Ce3+含量增加对抛光效果的提高有贡献。与此同时,以Ce(NO3)3·6H2O为铈源,在p H=3.8和表面活性剂辅助下,用水热法合成了由5~8 nm类球形一次晶粒自组装形成的分级结构CeO2八面体(边长~200 nm),分别在500~900℃下煅烧制备了具有不同微结构和表面特征的八面体CeO2抛光粉。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产物比表面积、表面活性氧和表面Ce3+含量逐渐降低;在500~700℃煅烧的产物仍然为分级结构,八面体表面呈现凸起的颗粒状,一次晶粒由5~8 nm的类球形小颗粒转变为8~10 nm的八面体颗粒;而800℃煅烧产物的一次晶粒间发生了显著的烧结,界面模糊,但八面体聚集体表面变得光滑;当煅烧温度达到900℃时,分级结构消失,形成单晶八面体结构CeO2。将煅烧产物配成抛光浆料用于K9玻璃的抛光,其MRR随煅烧温度的升高是先增大而后减小,700℃煅烧产物具有最高的MRR(187.9nm/min),且表面粗糙度低(RMS 0.73 nm)。煅烧前驱体制备抛光材料的最佳温度比普通沉淀法下降了200℃。这种抛光效率与煅烧温度之间的峰形变化关系是由于抛光过程受化学、机械和电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所致。前驱体的结构特征及其在煅烧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和界表面重组,在700℃时刚好处于一个转变点。
其他文献
邻硝基苯甲酸(o-nitrobenzoic acid,ONBA)、间硝基苯甲酸(m-nitrobenzoic acid,MNBA)、对硝基苯甲酸(p-nitrobenzoic acid,PNBA)是染料、医药、颜料等领域的重要中间体。合成这三种硝基苯甲酸的传统方法主要是以硝基甲苯为原料氧化而得,氧化方法包括高锰酸钾、重铬酸钠、硝酸等强氧化剂氧化和空气氧化,而化学试剂氧化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氧化物、重金
学位
离子吸附型稀土高效绿色浸取工艺的优化需要针对矿床矿物和浸取试剂的特征以及对浸取效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来展开。为此,建立一套评估浸取效率和环境影响及其与矿物和试剂相关性的简便方法,对于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的科学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电声法Zeta电位仪,以连续滴定浸取的方法,测定平衡浸取时浸取剂浓度对稀土浓度、p H值、电导和粘土矿物Zeta电位的影响,进而研究各种电解质浸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硅烷偶联剂早些年能够满足工业的需求,但现在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产业个性化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分子材料的迅速发展,对用于电子设备小型化的电子材料的界面性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硅烷偶联剂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结构和应用性能,其中,微电子领域的重要应用的是电解铜箔表面防腐处理。电解铜箔是电子产品信号和电力传输与通信的重要载体,作为基础原材料在电子行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位
在新课标的持续推进下,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可以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审美鉴赏力,可以为更好地进行其它学科的学习铺路搭桥。为此,教师应以语言素质、语言能力为导向,以"教—学—评"一体化为教学模式,进行语言教育。本论文以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为研究对象,在"教学评"统一的观念下,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会议
硫酸铵浸取-碳酸氢铵沉淀法提取离子型稀土工艺由于浸取效率高、沉淀结晶效果好、成本低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氨氮污染问题突出。氯化钙作为一种很有应用潜力的廉价非铵浸取剂,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浸取能力,获得从其浸出液中回收稀土的具体方法。本研究用石灰分别从氯化稀土和硫酸稀土溶液中沉淀稀土,证明从硫酸盐体系中所得产品为碱式硫酸稀土,煅烧氧化物的纯度低于83%,而从氯化物体系中所获得的产品为纯度更高结晶性更
学位
与有机荧光染料相比,稀土(铕、铽)离子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如大的Stokes位移、特定而尖锐的发射峰,使其在生物医学(离子检测、生物标记和可视化药物输送)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当稀土离子在与能级相匹配的配体作用后,其荧光强度,荧光寿命、量子产率也将得到极大提升。然而未修饰的稀土络合物具有极强的疏水性和较低的生物相容性,严重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研究中的应用。另外由于稀土配合物需要与其能级相匹配的配
学位
离子吸附型稀土的高效提取与富集工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随着发展要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现行工艺中存在的氨氮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离子型稀土资源的开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条符合国家环保和产品质量要求的离子型稀土提取工艺来满足市场对中重稀土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比几种主要电解质溶液浸取离子吸附型稀土的效率和尾矿中黏土矿物粒子的zeta电位变化,研究提出了相继用氯化钙和硫酸铝溶液
学位
在医药领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是其进入临床使用时必须关注的两个问题。然而,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不仅与药物的本质有关,而且还与给药方式有关。因此,载药系统的给药方式引起了关注。作为载药系统,必须满足无毒、价廉、生物相容性较好,对生物组织损伤小等优点。为此,本硕士论文开展了以具有近红外荧光的铒掺杂锌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Er3+-doped ZnAl-LDH)作为消炎药布洛芬和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的载药
学位
转子-定子型材料由于其有趣的分子组装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近年来涌现了许多兼具介电、相变以及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等优良性质的功能转子-定子型材料。转子-定子型材料多是基于18-冠醚-6设计合成,冠醚分子有较大的空腔可以利用氢键的相互作用与有机胺阳离子配位,从而形成转子-定子模型。在各种性能优越材料的发现探究过程中,一开始的挑战是如何合理设计材料,继而系统地构建转子-定子型材料。在多功能晶体的
学位
以化石能源为依托的近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化石能源危机,迫切需要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燃烧热值高且可储存的氢气就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载体。目前,制备氢气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电解水制氢是最可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然而电解水制氢依然存在过电位高(即耗能大)的缺点,而电催化剂能够有效的降低过电位。电解水由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