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鸡枞菌水溶性多糖及非水溶性多糖的结构和性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cat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枞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Berk.)Heim]为野生珍稀食用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和东南地区。该菌富含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因此近年来关于其研究日益增多。多糖是鸡枞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但目前对鸡枞菌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溶性多糖的生理活性,却少见水溶性多糖分子结构以及非水溶性多糖结构和活性的相关报道。几丁质是食用菌非水溶性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甲壳动物几丁质在提取和应用方面存在诸多限制,而食用菌原料易得,提取几丁质条件更为温和,产物性质也更为稳定,因此食用菌几丁质有可能成为甲壳动物几丁质的替代产品。本文以贵州鸡枞菌子实体为研究对象,从中提取水溶性多糖WSP和非水溶性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并从WSP中分离中性多糖组分NWSP以及从CGC中分离非水溶性葡聚糖ISP-3,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四者的结构、性质和生理活性。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的基础上,提取并纯化鸡枞菌子实体水溶性多糖WSP,采用气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刚果红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分析其结构,同时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亚铁离子螯合率等为指标,考察WS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等三个因素对水溶性粗多糖得率均影响显著,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提取温度。水溶性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3℃、提取时间3h、液料比31∶1mL/g,该条件下粗多糖得率的理论值为15.21%。以优化条件提取并纯化后得到水溶性多糖WSP,得率为1.32%,其中总糖、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6.04%、6.69%、2.15%、4.92%。WSP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8.72∶24.41∶1。WSP为非均质多糖,其中至少含有三个组分,数均分子量分别为303823、1767和844Da,其中高分子量组分为主要组分,而且WSP分子中可能含有吡喃糖环、β型糖苷键和螺旋结构。同时,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WSP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清除率最高分别为73.38%、53.50%、86.07%。
  2、将水溶性多糖WSP经离子交换柱层析进行组分分离,在利用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纯度鉴定的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甲基化分析、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力显微镜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对均一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同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WSP分离得到NWSP、ACWSP-1、ACWSP-2、ALWSP等四个组分,但仅有中性多糖组分NWSP为均一组分,并将其用于后续结构鉴定和活性分析。NWSP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构成,二者摩尔比为1∶3.09,数均分子量为9636Da,分子结构的重复单元为→2-α-L-Fucp-1→(6-α-D-Galp-1)3→。同时,NWSP分子不是单链结构,而是呈多链盘曲缠绕或连接成环的形态。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NWSP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率最高为79.01%。但其还原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相对较弱,吸光度或清除率最大值分别为0.55、35.42%、37.64%。同时,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NWSP不能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因此NWSP可能不具有免疫活性。NWSP对人肝癌细胞Hep3B、结肠癌细胞SW480、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基本没有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分别为10.57%、15.24%、7.40;对慢性髓源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具有微弱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为24.13%。
  3、将鸡枞菌子实体水提残渣经脱蛋白、脱盐、脱色处理后,提取具有较高纯度的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采用元素分析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光谱法、13C固体核磁共振波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分析其结构和性质,同时以抗模拟胃液水解率、抗α-淀粉酶水解率以及益生菌增殖率等指标考察其益生元活性。CGC得率为13.46%,其中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分别为3.99%、0.11%和1.31%,残余金属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钠、铁、钙、铝、镁等。CGC中葡聚糖和几丁质摩尔比为1∶1.17,几丁质含量较高,且CGC中氮元素含量为3.34%,由此计算得到几丁质含量为48.43%。CGC与虾壳几丁质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几丁质的特征基团在CGC各相关谱图中均有所显示,几丁质构型为α型,但CGC与海带多糖的相似性不明显。经计算,CGC结晶度指数为64.81%,脱乙酰度为34.60%,二者分别低于和高于虾壳几丁质。CGC降解峰值温度和吸热峰焓变值分别为314.88℃和-55.31J/g,略低于虾壳几丁质,即CGC热稳定性弱于虾壳几丁质。此外,WSP和CGC对胃液和α-淀粉酶均具有一定抗性,但CGC抗性更强,水解度最高时分别仅为1.34%和1.01%。二者对两岐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增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粪肠球菌增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能促进三种菌代谢产酸,因此二者均具有明显的益生元活性。
  4、利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乙酸溶液从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中分离多种非水溶性葡聚糖组分,并采用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甲基化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等方法和仪器分析含量最高的组分ISP-3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非水溶性葡聚糖组分ISP-3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并含有微量甘露糖、半乳糖以及少量未被完全分离的几丁质。该分子可能含有β型糖苷键,并且可能是主链主要由糖基→6-D-Glcp-1→构成,兼有→4-D-Glcp-1→和→4,6-D-Galp-1→,并在半乳糖基(→4,6-D-Galp-1→)处连有→3-D-Manp-1→支链的复杂多糖分子。此外,ISP-3热降解过程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结束温度分别为284.18℃、325.93℃和355.75℃。
其他文献
灰霉菌是一种广谱型病原真菌,可以侵染许多作物,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反式-2-己烯醛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本文通过灰霉菌转录组学,研究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研究硫同化通路影响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抑菌作用,旨在探究反式-2-己烯醛的抑菌机理以及更好的利用反式-2-己烯醛作为果蔬抑菌剂提供应用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反式
学位
牛乳清蛋白是婴幼儿食物的重要来源,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威胁健康。本论文研究了超声处理对乳清蛋白结构特性的影响,筛选了有利于发酵和酶解的超声预处理条件,从多株菌株中筛选出能发酵水解乳清蛋白的马克思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Z17,优化了马克思克鲁维酵母Z17降低乳清蛋白致敏性的发酵条件,探究了利用马克思克鲁维酵母Z17胞内粗酶酶解转化乳清蛋白的最优超声—酶解条件。 
学位
米色脂肪是一种类似棕色脂肪的新型脂肪,能够在适当刺激下以非颤栗性产热的形式消耗能量,因此白色脂肪米色化作为潜在的预防及治疗肥胖的新型作用靶点,日益受到关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作为功能性脂肪酸,在生长发育、稳定细胞膜功能、免疫调节和抗炎等方面具有有益的作用。但是对于n-3PUFA在脂肪细胞代谢的组学解析和其对白色脂肪米色化的调控作用知之甚少。本文以3T3-L1细胞为研究模型,从细
果脯行业的市场规模于2018年已达1258.83亿元,且整体增速超20%,其中樱桃番茄果脯是主要的产品之一,其作为我国传统食品,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还富含番茄红素和多酚类物质等保健成分,深受大众喜爱。但樱桃番茄果脯加工的渗糖工序会产生大量粘稠浑浊的糖煮液,因高粘度、无法继续渗糖而被废弃,以年产500吨的果脯厂为例,每年至少产生50-150吨高粘度渗糖废液,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给环境带来沉重负担。
学位
食用菌在采后极易腐烂变质,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损失。冷链物流是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对于食用菌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品质的保持有积极作用,相变蓄冷技术非常适合应用于冷链贮运体系。本文旨在开发一种基于食用菌冰点的相变蓄冷剂,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法)对其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等热物性参数进行测定,研制一种具有适宜的相变温度和较高的相变潜热,且具有经济性、安全性和使用方便性的蓄冷剂,并选取两种
学位
食品欺诈是产品欺诈的一种,指食品造假和欺骗,多是出于经济目的故意为之的食品违法行为,会对经济贸易、消费者信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可能伴有健康风险和宗教纠纷,是当前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而目前我国食品欺诈相关的检测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及追溯体系的建设仍不完善。参考国家社会在食品欺诈事件管理中的“脆弱性”、“预防”策略,综合国外先进经验及我国食品欺诈事件和食品市场的特点,本文构建了一套可适用
学位
果胶是一种结构复杂的酸性杂多糖,主要包含了三种结构域:均聚半乳糖醛酸聚糖(Homogalacturon,HG)、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I(Rhamnogalacturonan-I,RG-Ⅰ)和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Ⅱ(Rhamnogalacturonan-II,RG-Ⅱ)。商业生产中为了获得质量统一的果胶,生产者通常采用高温强酸的提取条件处理原料,得到的商品果胶通常是以HG结构域为主的,RG-Ⅰ结构域在该
损伤诱导的木栓化是果实损伤愈合的主要过程,在防止因水分过度损失和病原菌侵染造成的果实萎蔫和腐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木栓质主要由木栓质多聚脂肪类物质(SPA,Suberin polyaliphatics)和木栓质多酚类物质(SPP,Suberin polyphenolics)组成。在马铃薯和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木栓质合成基因已得到深入了解,但对这些基因的调控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以猕猴桃为实验材料
学位
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s,BSs)以其绿色环保特性,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中。与物理化学合成方法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安全稳定、低毒性、形状均匀等优点,并且能够提高纳米材料的生物活性。其中,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annosylerythritol lipids,MEL)作为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并且,MEL因其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物活性而备受
目前全球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为理解衰老成因,各种衰老理论应运而生,包括经典的氧化应激致衰学说和近年因诺贝尔奖成果而开始热门的端粒学说,但这些衰老理论依然在持续发展中,例如氧化应激致衰学说仍需要完善以解释其矛盾现象,而人们对端粒学说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探索天然的延缓衰老营养成分。深海鱼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防治衰老相关慢性病及其保护端粒长度的研究成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