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下游水环境变化的绿洲生态水文效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uf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内陆河流域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的内陆河流域,其水资源利用问题在内陆河流域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水是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控制性因素。上游地区干扰水循环系统,会迅速传递到下游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影响全流域生态系统平衡状态。本研究选定位于黑河下游的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区域。这个区域在历史上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地方,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经危及地区经济建设、民族团结、国防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生态水文学理论与方法,利用实地观测和模拟相结合,从水环境变化的驱动因子和格局的形成、绿洲生态水文过程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对下游地区水环境变化的绿洲生态水文效应进行研究。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对现有的黑河生态工程措施,作出合理的评价,并提出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果如下:   ①现有的水环境时空格局的形成是过去100年暖干的气候和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人为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水源区的出山口径流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下游的入境水量却显著下降,地下水状况恶化,依靠地下水维持的额济纳绿洲出现了土壤贫瘠化和植被退化,水环境状况恶化。景观上表现为绿洲的破碎化,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结构向简单化方向发展。   ②在水环境变化的影响下,绿洲的生态水文过程发生了改变。原有的绿洲向东西河靠近。终端湖面积在不断缩小,直至消失;湖水水质不断盐化。荒漠河岸林群落出现盐化、旱化和沙化,荒漠化面积不断增大;群落结构向单一方向发展,物种多样性减少,盖度降低,蒸散量逐渐减少,群落建群种水分胁迫严重。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不断减少,水质恶化,土壤出现干旱化,   ③黑河流域的生态工程建设采用截弯取直、修筑塘坝、全线衬砌等措施,其实质是用人工水系代替天然水系,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改变了现有的水资源分配格局和水循环。在空间,地表水资源向中游过于集中,下游分配的水资源减少。而在时间上,夏季本是流域的多雨季节,可供下游的水量却反而减少。河道的衬砌率过高会阻断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联系,改变原有的水循环。其结果可能会使一部分荒漠地区变成绿洲,同时又会让部分天然绿洲加速退化。   综上所述,人类调控水土资源利用诱发的水环境变化导致了下游的额济纳绿洲正在向一个荒漠化方向发展,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建设生态环境的同时,考虑现有的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许多重金属具有显著的毒性(Pb Hg Cd Pt Rh等),不能被微生物所分解,它的污染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逆转性。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人类活动排放的重金属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
学位
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少数民族居民聚居地位于边远落后的乡村地区,这使少数民族聚居区似乎成为了“边、远、穷”的代名词。如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成为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落实到文本解读、课堂教学的微观实践中去, 方可真正接上语文教研教学
传统中国画自元明以降,随着“文人画”的逐渐兴起,社会审美观念由过去“两宋”院体绘画的工整细密、富丽严谨的审美情趣,逐步嬗变成了追求画家个人情感宣泄和艺术主张的“文人画”创作形式——即追求笔墨与心性的相互融合、讲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艺术理想和创作观念,企望在物我、虚实、自然与心灵、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达成相对地和谐统一。  画如其人,文如其人,自古皆然。文艺家总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关照自身的。不
学位
喧嚣的都市,挤挤嚷嚷的人群,让身心疲惫的都市人想突出围城,向往“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自由畅享,急切渴望克服各种喧嚣所带来的困扰。越来 Hustle and bustle of the city, c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国民经济动员体系是国家应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动员机制是一种有效的国家应急机制。国民经济动员应急预案体系中包含大量的动员潜力数据、动员预案要素数据和应急预
风景名胜区所具有的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双重属性是其它旅游景区无法比拟的,在我国所有旅游景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游览活动的重要载体。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大部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