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人之谜”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q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年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遗产在俄罗斯本土及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世界文学领域和现代哲学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关注和深受读者喜爱,是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以尖锐的笔触描写了人类灵魂深处的崇高和卑下,以其深邃而富有预见性的思想震撼了整个世界。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最主要的体现就在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刻地关注人及人的命运,即“人之谜”的问题。从其青年时代给其好友迈科夫的书信中就他就有这样的表达“人是一个秘密。应当猜透它即使穷尽毕生之力猜结它”。对于陀氏的批评研究,无论从西方还是俄罗斯本土以及我国学界都给予了高度的热情。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有一种独特性,这一独特性就在对“人”的内在解读。德国学者赖因哈特·劳特认为,陀氏小说中的“人身上的人”就是潜意识层面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要发现的就是人的内在思想和心灵的状态。而事实上陀氏想要表达的只是一种心灵的状态。苏联文艺批评家巴赫金的表达是非常准确的,他认为:陀氏想要表达的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人身上的人”。但是很可惜的是他没有揭示“人身上的人”到底是什么。我国作家鲁迅先生看到其描绘的手法,是刻画出“人内心的魂灵来”,但是没有探讨陀氏的“人之谜”的问题。因此解读陀氏的“人之谜”的问题,便是进入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心的关键。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来深刻就读陀氏作品中的“人之谜”。论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在这一部分里主要介绍了俄罗斯本土、西方、和我国学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人”的解读,以及在我国的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主要来界定“人是什么?”。因为要研读“人之谜”的问题,所以从基督教中的人入手,进而看“人的问题”在西方文学中的流变。借此论述陀氏小说中“人之谜”及其独特性。第三部分,“人之罪”即人的犯罪作恶的问题,以及人去犯罪作恶的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真切的体验了现实生活的苦难,同时又虔诚的信奉基督教,所以他试图用正教人类学来解读现实与信仰的矛盾。当现实与信仰相背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他直面罪恶的书写。第四部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希翼。这种希翼首先向我们展示了陀氏是一位人道主义作家,同时也回答了陀氏的“人之谜”,那就是人要做“神人”而不要做“人神”,从而走向人的内在完满。
其他文献
21世纪,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促使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令学校教育走上了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
胡锦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确立胡锦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胡锦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从十六大以来,“三农”问题多次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出现,逐渐成为全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在文件中,中央曾明确决定要将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使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及全世界人民的强烈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
“书卷气”是中国传统美学概念,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设计界也不例外。中国的现代设计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讲述了一个拐卖妇女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当前偏远农村农民在城市化背景下遭遇的严重的生存困境。这种困境一方面来自城市对农村经济和劳动力的掠夺以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患者的预后因素及预计生存时间,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8月收治并有随访资料的119例脊柱转移瘤病例进行分析,
自上世纪以来国际证券市场发生了五次公司并购浪潮,极大地推动了证券市场的繁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也越来越多。为了规范日益繁荣的上市
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量刑情节真伪不明、过分适用的泛化问题,对量刑情节理论进行了梳理。发现,量刑情节泛化的直接原因是没有正确识别和适用量刑情节的方法,而方法缺失
中高速传感器网络(Medium and High Rat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MHR-WSN)与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相比,增加了中高速传感器硬件模块,侧重音频、图像、视频等大信息量媒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