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截面高强钢二阶非弹性分析及其应用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iuuffuuyya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度结构钢(以下简称高强钢)是指屈服强度大于460MPa的钢材,其具备优越的可焊性、更高的屈服强度和良好的韧性。相比于普通钢,采用高强钢可以使结构自重降低,减少构件截面面积,增加使用空间,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化的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高强钢广泛应用于工程界,其受力性能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一种以二阶非弹性分析方法为基础的直接分析法逐渐应用于现代工程。虽然国内外对二阶非弹性分析已有较多研究,但考虑到高强钢的材料性能和残余应力模型不同于普通钢,现有的二阶非弹性分析方法不完全适用高强钢计算。因此,本文以焊接截面高强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出了焊接截面高强钢的二阶非弹性分析方法,并应用在高强钢轴压构件和框架稳定性分析中,为高强钢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适用于屈服强度460~960MPa高强钢焊接工字形截面和箱形截面的二阶非弹性分析方法。基于高强钢残余应力统一分布模型,通过截面分析法和理论推导得到了不同强度下的切线模量和截面塑性渐进发展过程,由此建立了切线模量简化公式、极限屈服面公式和刚度退化函数。对于轴心受压构件,采用基于稳定函数的梁柱理论,考虑弯曲引起的渐进屈服效应,结合塑性铰的发展对平衡微分方程的影响,进一步建立梁柱单元的弹塑性刚度矩阵,从而得到了适用于高强钢的二阶非弹性分析方法。(2)焊接截面高强钢轴压构件采用二阶非弹性分析法进行了计算,包括46根焊接箱形截面轴压构件,27根焊接工字形截面轴压构件。将计算值和试验值的荷载位移曲线和极限承载力结果进行对比。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二阶非弹性分析计算结果普遍小于试验结果,大部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误差低于10%。荷载位移曲线结果表明,二阶非弹性分析与试验曲线相似,可以较为准确预测高强钢轴压构件的力学行为。因此,二阶非弹性分析方法适用此类构件稳定性计算。(3)对于考虑局部稳定性的焊接截面高强钢轴压构件,分别基于AISC360-16分析方法、有效截面法和有效屈服强度法,提出相应的二阶非弹性分析方法。同时采用已有局部屈曲的高强钢轴压构件试验进行验证,其中包括箱形截面构件15根,工字形截面构件25根。极限承载力和荷载位移曲线对比结果表明,对于箱形截面,基于AISC360-16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于试验值吻合的较好,对于工字形截面,基于有效截面法的二阶非弹性分析结果与试验值吻合的较好且离散程度较低。因此,考虑局部稳定性时,对于箱形截面建议采用基于AISC360-16的二阶非弹性分析方法,对于工字形截面建议采用基于有效截面法的二阶非弹性分析方法。(4)焊接截面高强钢二阶非弹性分析框架的应用。对三种形式的钢框架分别进行了二阶非弹性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其包括单层单跨、双层单跨和六层双跨,对比了不同节点处的荷载位移曲线结果。其结果表明,在屈服强度460~960MPa的不同结构形式高强钢框架有限元和二阶非弹性分析荷载位移曲线吻合较好,所提出的二阶非弹性分析法适用于焊接截面高强钢框架分析,可以方便框架设计,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出现直接推动了世界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住房和城市政策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关于可持续性的辩论不再仅仅将可持续性视为环境问题,它还包含了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内容。而这些年来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通常集中在可持续性的环境或经济方面,可持续性的社会层面仍然是可持续发展中被忽视的一个方面。关注社会可持续性的文献非常有限,以至于仍然缺乏对这一概念的系统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不安全行为是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而行为安全是围绕工人行为开展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但以往基于行为安全的管理方法很少关注施工现场全局的、动态的风险变化与影响风险的指标而难以辅助安全措施规划,同时也未能整合多种安全要素而管理效率低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知识图谱和建筑信息模型分别在知识重用、信息整合与可视化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二者能够与行为安全这类传统管理方法结合,利用相关领域知识辅助
泥饼是盾构切削渣土在刀盘和土舱内重新聚集形成固结或半固结的块状体的过程。当盾构机在黏性地层掘进时,若刀盘设计及施工处治措施不当,刀盘上的刀具会逐渐被固结渣土糊住,导致切削地层时刀具贯入度降低,进而引起刀盘开口堵塞,降低掘进效率,对施工和设备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参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泥饼堵塞风险综合评判方法及防治措施展开详细研究,分析泥饼形成规律及其影
地震动输入在工程抗震设防的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天然地震尤其是近场大震记录数量有限,往往还包含复杂的场地影响,不适合直接用于其他工程场地。因此,人工合成地震动是一个提供地震动输入时程的有效途径。在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时,往往集中如何满足频谱特征和幅值的要求,持时选取相对简单。事实上,持时对结构非线性响应影响较大,但相比于幅值与频谱特征来说,有关地震动持时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基于太平洋地震工程中心的
接缝是水泥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水泥路面的薄弱环节,接缝处设置传力杆能提高接缝的传荷能力。由于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传力杆会偏离理想位置,导致其水平自由移动受到限制,偏位传力杆周围混凝土将因应力集中而提前发生塑性变形和损伤破坏。针对水泥路面接缝传力杆与混凝土接触面应力集中而易导致混凝土损坏问题,应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Concrete Damaged Plasticity Mo
BFRP锚杆作为新型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性好的特点,可代替传统钢筋锚杆用于岩土体加固中。本文采用室内岩石直剪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针对BFRP锚杆加固岩体节理面的抗剪性能展开研究。探究了岩体强度等级、锚固角度等对BFRP锚杆在岩土体中所能发挥抗剪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计算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直剪试验结果显示,BFRP锚杆锚固节理面剪切过程分为3个阶段:弹性阶
随着我国重大政策逐渐向西部地区倾斜,特别是西南片区响应国家致力于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需要,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和投资与日俱增。经典土力学主要是把饱和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然而在天然状态下,土基本处于非饱和状态,其性质用经典土力学的基本原理与概念进行解释常常有所偏差。土中气相的存在更是让人们对于非饱和土的性质难以完全掌握,由此带来的是在成渝地区由于对非饱和土认识不足而导致的各类事故工程也逐渐增多,造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