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旅游消费越来越进入到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旅游消费正成为老百姓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随着大众旅游被纳入到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旅游消费市场不仅在总体规模上不断扩大,而且旅游消费日益多元化,推动了自由行、品质游、度假休闲旅游等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其中,我国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更是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并且在旅游方式和消费结构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数据显示,我国的旅游消费高级化指数与发达的旅游目的地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不高,而且近年还有下降的趋势,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并没有出现全面的升级。因此,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国内旅游消费的实际情况,研究目前国内消费在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消费结构差异,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在此阶段非常有必要的,对国内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内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18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旅游消费水平作为研究样本,探究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文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
  首先是文献分析法,本文通过查阅、梳理并归纳评述大量国内外关于旅游消费与旅游消费结构研究的文献,掌握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对影响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 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
  其次是数据收集法,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和18个目的地省份及其客源地的《统计年鉴》、《旅游统计年鉴》和《旅游统计便览》等数据来源收集所研究的18个省市自治区相关变量的数据。
  最后是定量研究法,对收集到的面板数据进行前期检验,之后利用计量经济方法对变量进行建模。
  通过分析,本文得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主要受到目的地景区数量、铁路密度和、民航机场起降架次和客源地文教娱支出比重这四个因素的影响,最终得出了三个主要结论:(1)旅游者消费观念在转变,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重的增加能够促进国内旅游消费;(2)旅游资源是目的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提,旅游资源能够提高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应该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及政策支持力度;(3)增加对目的地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此外,本文假设目的地铁路密度与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是正相关的关系,但是结果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可能的原因主要是随着目的地铁路密度的增加,目的地可达性得到了提高,使得旅游者往返于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出行时间相应的减少,于是更多旅游者选择一日游的旅游方式,从而减少了在目的地的逗留时间,也就可能导致了在目的地的旅游消费的减少。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效果,分析影响因素,为完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  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对遵义市播州区县级医疗机构及医疗卫生共同体乡镇(中心)卫生院运行效果相关数据进行收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区(县)级医疗机构、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生及区(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运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根据研究目的运用S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源泉,代表着先进科学与生产技术。知识存量的多少已经成为企业间竞争成败的主要衡量指标。因而,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的承载者——知识型员工就成了争夺的目标。企业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和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型员工来发展。这一特性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必须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加强对各类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充
近年来,我国的人力资源流动越来越频繁,这一现象在高新技术领域尤其突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但客观上,这种频繁的流动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流动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就是两个突出的问题。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企业雇员流动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作了实证的研究。本文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合理有序地流动,并给高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逐步推进,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开始变得愈加突出,文化产权交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成立时间较短,文化产权交易的模式、定价机制等均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此,在文化产权的实际交易中,频频出现价格操纵行为,使得文化产权的交易价格严重偏离其应有的实际价值,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危害了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文化的核心
杠杆率高企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在不同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点。中央“结构性去杠杆”思路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去杠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宏观杠杆率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以期在尽快降低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杠杆率的同时,尽可能的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不少学者基于此指出可以通过居民部门加杠杆来缓解我国快速去杠杆引起的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虚拟经济部门的高度膨胀,实体经济部门相继出现了金融化的现象。无独有偶,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实体企业也越来越热衷于向金融与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部门投资,企业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与此同时,我国的实业投资率却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企业金融化与实业投资呈现背离的趋势。关于企业金融化与实业投资的关系,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而国内学者对此研究相对较少。特别的,
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的提出以及“去杠杆”的实施,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高杠杆的存在使得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容易陷入债务危机的陷阱,会成为阻碍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的背后会导致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货币流动量 M1、M2 的增速与实体经济、宏观经济增速产生不对称性。在经济新时代下,全球经济将致力于偿还债务、修复资产负债表以及降低企业债务风险。在中国,降低上市公司
学位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逐步推进和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入“钻石十年”发展阶段的逐步推进,在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产业合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上,澜湄合作机制于 2015 年 11 月正式启动,而联通则是该机制提出的五大优先发展方向之一。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更是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推进基础设施联通建设早见成效。澜湄五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中南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打开贸易之门,与世界经济一同发展。积极引进外资助力自身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利用 FDI 金额由1984年的14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1310亿美元。在发展过程中,FDI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本,其正面影响不可忽视,显著提升了中国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对中国的崛起起到了非常有力的支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吸引 FDI 数额的不断增加,对中国城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同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在逐年增长,且已形成足够的规模。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公共教育支出通过形成人力资本对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布产生影响,即公共教育支出是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无疑为缓解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提供了研究思路。而公共教育支出对收入不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