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下古生界走滑断裂带内部构型及其控储作用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d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已经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之一,研究区内下古生界发育的走滑断裂控制着断溶体储层发育。由于走滑断裂带不同段和不同部位间存在较大油气富集差异,加之埋藏深垂直断距小,因此内部构型刻画已经成为热点和难点。本研究以顺北地区的顺北1工区、顺8工区和顺8北工区内发育的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和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研究对象。基于三个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岩芯和显微微观观察数据,充分利用前人对走滑断裂内部构型刻画以及断溶体储层的研究成果,先从走滑断裂的几何特征入手,然后结合断裂活动性特征,落实走滑断裂内部构型特征;其次明确断溶体储集空间类型,并尝试定量划分断溶体内部结构,最后在断溶体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内部构型控储作用。本研究针对走滑断裂在地震剖面同相轴上断距微小,识别困难的特征,先从平面入手,首先对数据体进行构造导向滤波,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然后对下古生界10个典型层位进行追踪解释,并提取了相干体与曲率属性顺层切片,结合三维地震剖面解释,明确了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段差异变形特征:加里东早期主干断裂在平面上构造样式较为简单,以长条形的线状和平行状为主;剖面上主要变化体现在T81界面,呈现负花状、y字形和反y字形等。加里东中期Ⅲ幕断裂主要特征体现在T74界面,平面形态除线状和平行状外,还发育有拉分叠接带,压隆叠接带,左右阶步,马尾状断裂,辫状断裂等;剖面特征以花状和复合花状构造,地堑和地垒为主。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顺北地区平面特征以雁列构造为主,其中顺北1号为左行右阶步,顺北5号断裂为右行左阶步。海西早期顺北1号段了继续保持右阶步雁列而顺北5号断裂由南至北变为左行右阶步。借助曲率属性顺层切片,在断层研究中引入用不同尺度的属性切片观察和描述断裂平面构型特征的概念,将断裂构造活动引起的地层起伏用色彩变化的方式体现在平面上,解决了断层垂直断距微小的相干体显示不明显的问题。(1)可以分析走滑断裂的平面分段性,主要体现在压隆叠加段正向构造线状居中,方向沿断裂走向,边界断裂环状或平行状围绕,拉分段则与之相反,平移段在主要特点是上升盘和下降盘线状平行排列。(2)可以从阶步的弯曲变化,从平面上判断阶步的挤压和拉张性质,再根据阶步方向可以推断出顺北5号断裂在T74界面是右行运动,而顺北1号断裂是左行运动。(3)根据对大尺度断裂敏感的曲率属性,可以发现顺北5断裂北段的压隆叠接带有明显晚期拉分运动痕迹,而压隆造成的地层弯曲可以在T70界面发现环状痕迹,进而判断顺北5断裂压隆叠接带大致形成时间在加里东中期Ⅲ幕。(4)顺北5号断裂T70界面的雁列正断层在大尺度曲率的扫描下,平面上以断裂走向转折端为界呈明显不同,北段地堑呈挤压形态,南段地堑则近似贯通,表明北段挤压活动停止时间较南段稍晚。分别以构造层位和构造运动期次为标准,统计顺北1号断裂带浅层雁列构造垂直断距和深层走滑断裂垂直断距;统计顺北5号断裂带加里东中期Ⅲ幕挤压活动垂直“隆升”断距(落差),和晚期垂直“下降”断距(落差)。垂直断距统计结果显示顺北地区经历至少4个阶段的构造活动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Ⅲ幕、加里东晚期和海西早期,并导致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分深层和浅层构造特征。顺北5号断裂T74界面拉分段和平移段压脊活动时间在加里东中期Ⅰ幕开始并在Ⅲ幕前停止,而顺北5断裂现今压隆特征大致在加里东中期Ⅲ幕形成。根据上覆地层T63和T60界面垂直断距南段明显比北段大这一统计结果,说明随着最大主应力方向由NE向→NNW向旋转,顺北5断裂南段因走向原因先于北段开始构造反转,并以先导构造连接方式由右行左阶变为左行右阶。加里东晚期的构造反转在T74界面形成了大量“压隆夹地堑”构造,而T70界面继承早期地层隆起形态,形成“地堑夹隆起”构造。上覆地堑以T70为最强活动界面由上至下发育,多数与下伏走滑断裂单侧连接并拓宽主干断面。顺北1号断裂带拉分盆地主要活动时间在加里东中期Ⅰ幕,现今深层构造形态大致在加里东中期Ⅲ幕形成。此外,垂直断距反映的构造变形趋势差异表明,浅层雁列活动以T63界面为分界可以细分为加里东晚期和海西早期。浅层雁列活动以T70为主活动界面由下至上发育,与下伏走滑断面鲜有连接。顺北5号断裂T74界面垂直“隆升”断距与T74界面断层宽度呈正相关关系:y=0.0726x~2+15.85x+196.95,R~2=0.7749;顺北1号断裂T74界面垂直断距(绝对值)与T74界面断层宽度呈正相关关系:y=42.206x+137.74,R~2=0.7404。落实了走滑断层和断溶体边界的边界。顺北地区断溶体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是裂缝和溶孔溶洞。基于一间房组自然伽马测井资料,计算表征由于断裂活动导致流体经过致密碳酸盐岩后遗留的异常高泥质含量参数ΔVshi,并以此为分析指标:当测量点的ΔVshi<2.5%时,认为是处在断裂带的围岩;而断层破碎带的特征值则是2.5%<ΔVshi≤6.5%;当ΔVshi=6.5%时,认为是断层核与破碎带的分界值,即ΔVshi大于6.5%是断裂带核部的特征。所得结果与现今实际产量和预测储层分布对应良好。精细解析了断溶体平面和剖面分布特征:原始剖面上断溶体呈异常强反射,杂乱反射,同相轴错断等特征;振幅差异剖面上,断溶体呈柱状或细长条状沿断裂发育,或平行排列在断裂两侧。平面上,断溶体呈圆环状或线状和平行状,同样沿断裂或在断裂两侧分布。此外,对比垂直断距和预测储层边界结果,认为大型压隆叠接带内的局部构造高点断溶体响应较好。无论是平面或剖面,断溶体边界均受到断裂带宽度约束。走滑断裂带的内部构型,叠加深成岩溶作用,是控制断溶体储集体的主控因素。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铁磁材料和铁电材料结合而构成的复相多铁性材料,在磁电耦合效应的研究领域中得到迅速的发展。基于应变耦合机制的电控磁效应,由于具有材料选择面宽、结构简单易制备、室温下磁电耦合效应大等优势,在低能耗和多功能的新型磁电器件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现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本论文中,我们开展了铁磁/铁电复相多铁性材料中电控磁效应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FePt/(011)PMN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燃烧作为能源供给的主要方式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过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引起了全球变暖以及随之而来的严重的环境灾害,尽管大气中甲烷的浓度远低于二氧化碳,但是甲烷对全球变暖贡献超过20%,因此如何高效利用甲烷,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甲烷和二氧化碳经重整反应制合成气可以实现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减轻温室效应
在如今的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双减”政策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不给予学生过重负担的前提下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策略,从利用多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取多种手段,减少课后作业总量;布置多样作业,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