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铅复合处理下华中蹄盖蕨根系镉铅积累机制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20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区土壤镉(Cd)铅(Pb)复合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治理与修复迫在眉睫。植物稳定修复技术因具有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矿区土壤重金属固定及植被恢复。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为铅锌矿区筛选出的优势植物,可用于Cd、Pb污染土壤的植物稳定修复。然而,目前基于Cd、Pb复合污染条件下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为研究对象、非矿山生态型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从土壤-植物系统探讨Cd、Pb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系Cd、Pb积累机制及其稳定修复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d、Pb复合处理可显著促进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Cd、Pb积累。高浓度Cd(5-50 mg kg-1)、Pb(200-800 mg kg-1)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根Cd、Pb积累均随土壤Cd、Pb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在25 mg kg-1Cd和600 mg kg-1Pb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Cd积累量最高,达1.81 mg plant-1,较同浓度单一Cd处理增加了118%;在25 mg kg-1Cd和800 mg kg-1Pb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部Pb积累量最高,达281 mg plant-1,较同浓度单一Pb处理增加了32.1%。不同浓度Cd、Pb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Cd、Pb转运系数均低于1;同时,其根际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在其定植50 d后显著降低,且低于非矿山生态型。Cd、Pb复合处理可提高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对土壤Cd、Pb,尤其是Pb的稳定修复潜力。(2)Cd、Pb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氨基酸的总量显著高于Cd、Pb单一处理,其中以草酸和半胱氨酸为主,分别占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氨基酸总量的42.2%-59.4%、11.7%-20.1%。同时,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际土壤DOM含量亦较Cd、Pb单一处理显著增加,增幅达59.0%、53.5%。Cd、Pb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壤DOM对土壤Cd、Pb的溶解能力强于Cd、Pb单一处理。Cd、Pb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系分泌物总量和类型的变化以及根际土壤DOM的显著增加,尤其是酸性组分和亲水性组分以及O–H、N–H、C–O等基团的增加是促进其根际Cd、Pb活化并进一步增加根系Cd、Pb吸收的重要机制。(3)Cd、Pb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表皮、外皮层和内皮层的相对厚度显著增加,根木质化和木栓化程度明显增强。其中,矿山生态型根表皮和外皮层木质化程度最高,其次为内皮层、中柱和皮层薄壁细胞;根木薄壁组织细胞木栓化程度最高,其次为内皮层。Cd、Pb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根内Cd、Pb主要分布于外皮层、皮层和内皮层,其次为表皮和中柱。根皮层组织将Cd、Pb大量“阻滞”于中柱外,是减少根部Cd、Pb通过中柱向地上部转运、进而促进根系Cd、Pb滞留的重要生理机制。(4)细胞壁是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系Cd、Pb分布的主要位点。Cd、Pb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细胞壁果胶和半纤维素1(HC1)的糖醛酸含量显著高于Cd、Pb单一处理,其中果胶结合Cd、Pb的含量显著高于半纤维素1,且果胶甲酯酶活性显著增加。同时,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细胞壁O–H、N–H、C–OH、C–O–C、C–C及芳环结构明显增多。表明,Cd、Pb复合处理下,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细胞壁低甲酯化果胶和Cd、Pb结合官能团更多是其细胞壁Cd、Pb结合以及根系Cd、Pb固持的重要生理机制。
其他文献
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是造成仔猪腹泻和死亡的重要潜在原因。松树皮来源广泛,且富含多酚活性成分,松树皮多酚(PBP)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强,能够缓解仔猪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和肠道炎症的发生。本试验通过确定提取时间、料液比和酶的种类等主要工艺参数,建立了松树皮多酚的酶解提取工艺,通过LC-MS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PBP的多酚组分和含量。通过建立LPS诱导猪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应激模型,测定PBP对
卵菌是类真菌微生物,具有与丝状真菌相似的形态特征,可引起腐霉病、疫霉病、霜霉病和白锈病等多种破坏性的植物疾病,但在进化关系上与异型、双鞭毛的金褐藻相近。随着基因组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大量卵菌基因组被测序完成,为我们研究卵菌系统进化和致病因子分析提供了机会。但专性生物营养型和半生物营养型病原体的分子基础或进化的研究还不完善。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同源性分析方法对National Center for B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与油料作物,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与矿物质,同时也是嗜钙作物。为探究施钙对酸性红壤花生抗病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设计相关试验并调查分析了施钙处理对南方酸性红壤种植的花生常见病害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比较了施钙与对照下对钙敏感花生品种湘花2008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根系内生微生物及叶际微生物真菌与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同时通过转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猪群中引起免疫抑制的重要病原体,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目前疫苗免疫仍然是预防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因PCV2毒株变异快、疫苗保护期短、现有疫苗交叉保护效果差等问题,单纯的疫苗免疫不能根除PCV2的感染。PCV2属于免疫抑制性病毒,在与宿主共同进化时,为了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不断建立复杂的机制来生存,依靠单一药物很
双生病毒科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病毒依赖烟粉虱以持久循回方式传播,病毒的CP蛋白在烟粉虱的传毒过程中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烟粉虱与病毒之间的互作关系差异显著,与不同的烟粉風隐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以及不同的病毒或者同一病毒的不同株系组成的不同组合有关,但烟粉虱传播双生病毒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苎麻花叶病毒(Ramie mosaic virus,RaMoV)是在我国新发现的双组份双生病毒,通过烟粉虱传播扩散。
草鱼出血病长期制约我国草鱼产业健康发展。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和草鱼(Ctenopharymgodon idellus)同属雅罗鱼亚科,赤眼鳟抗GCRV免疫分子的功能探讨可为草鱼抗病育种机理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模式。本论文主要研究先天性模式识别受体TLR7亚家族(TLR7、TLR8和TLR9)在赤眼鳟和草鱼抗GCRV时所发挥的作用,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
中国当前正处于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两种体系并存并向土壤系统分类过渡的阶段。两种分类体系均以土壤发生学原理为指导,深入研究土壤的发生学特性有利于全面地认识土壤形成过程并合理地进行土壤系统分类。水耕人为土是指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植稻土壤类型,其对应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体系中的水稻土。本研究旨在探讨湖南典型母质发育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揭示成土母质和成土环境对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发生分类
嵌入式(Near surface mounted,简称NSM)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加固方法因加固效果好、适用范围广和施工难度低而受到国内外工程界的青睐,以磷酸镁水泥(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简称MPC)作为界面黏结剂的MPC-NSM-FRP加固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环氧树脂黏结剂耐久性能的不足,延长被加固结构的服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和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均属于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是在我国种植和食用最为广泛的两个种,采收时果实一般分别呈红色和绿色,分别俗称花椒和青花椒(本文分别将二者称为红花椒和青花椒)。花椒果皮因其独特的辛麻味被广泛用作调味品。近年来花椒的种植规模增长迅速,而目前对花椒的基础研究,尤其是风味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品质
血液检测是临床分析多种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年来,血液循环系统中出现了两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即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和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fNRBCs)。通过对CTCs或fNRBCs进行检测、富集和分析,可以分别应用于非侵袭性的癌症诊断和无创产前诊断(Non-invasive pre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