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预测价值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全世界每年都有大量细菌感染患者出现,而且细菌感染早已悄然成为世界上众多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液内科的患者由于其血液系统疾病本身特点,以及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应用对免疫系统造成不同程度损害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不同剂量的化学治疗药物以及多种拥有不同机制的免疫抑制剂,再加上不少患者常常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粒细胞缺乏,感染率非常高,细菌感染也成为血液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血液内科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曾挽救大批患者的生命,但随着近些年碳青霉烯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针对感染患者的管理和治疗也随之变得更加困难,血液病伴发细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也不断上升。了解血液内科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定量评估患者的死亡风险有利于感染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对于患者自身和广大临床工作者来讲意义重大。目的(1)明确影响血液内科伴有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死亡风险的因素;(2)构建血液内科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测该模型对感染者预后情况的预测效能。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筛选2018年11月—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在院的168例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病历资料。以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在院的患者定义为建立模型组(简称建模组,共129例),以2020年11月—2021年2月在院的患者定义为验证模型组(简称验证组,共39例)。依据离院的转归状况将建模组的患者分为存活亚组(61例)、死亡亚组(68例)。在存活亚组和死亡亚组组间,比较患者的一般状况、抗生素使用情况、血液内科疾病情况、患者部分生化指标、是否进行过侵入性操作、是否曾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否曾入住过重症监护室以及是否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等资料信息。对建模组的死亡亚组和存活亚组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得到感染者的死亡风险因素。为了实现引入更多风险因素至下一步分析的目的,进一步引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所得到的P<0.20指标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中,得到影响血液病伴有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死亡风险的因素,并且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中输出的相关系数,建立血液内科伴有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感染后死亡风险的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评估。分别对建模组及验证组患者绘制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预计发生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建模组死亡亚组和存活亚组患者在血液系统原发病类型、在耐药菌感染前住院天数、感染前抗生素使用天数、感染前不同时间抗生素使用总种类数、感染前抗生素联合使用数、感染前是否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前是否使用过其余特殊使用级抗生素、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粒缺持续时间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是否接受过化疗、是否接受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感染前是否使用过高级抗生素、感染前血清白蛋白等在单因素分析结果中0.05<P<0.20。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自变量引入原则,将单因素分析P<0.20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代入到多因素回归分析方程中,结果示:Logistic(P)=0.833×a+1.803×b+0.130×c-0.107×d+0.928×e-0.320×f-2.560(其中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记作a、是否进行过HSCT记作b、感染前住院时间记作c、感染前抗生素使用时间记作d、感染前是否使用过其余种类的特殊使用级抗生素记作e、感染前中性粒细胞计数记作f)。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似然比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37.388,P<0.00001;H-L检验得出结果:chi-square=7.787,P=0.455。以建模组资料绘制ROC曲线,得到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最佳截断值为0.4531,计算出敏感度为86.8%、特异度为65.6%,约登指数为0.524。以验证组资料绘制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最佳截断值为0.4994,计算得出敏感度为73.9%,特异度为81.2%,约登指数为0.551。结论血液内科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感染患者整体率死亡的风险因素有:HSCT、感染前住院时间、感染前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足、感染前使用过其余种类的特殊使用级抗生素、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以及感染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少等;以所得到的上述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因子,可以构建出一个死亡风险预测模型,这个模型对血液内科发生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血液学及骨髓病理学特征,研究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中的相关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探讨JAK2基因突变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伴发骨髓纤维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86例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PV99例,PMF65例,ET222例,应
学位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聚焦“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研究认为:我国中小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应坚守课堂主要阵地,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夯实课后体育服务,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深化体育教育融合,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我国中小学体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点:资源配备不足,降低了体育课堂教学提升身心健康能力;社会力量匮乏,导致了体育课后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不高;体系衔接不畅,限制了协同育人的有效保障。为促
期刊
目的本研究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伴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出现左心室逆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verse remodeling,LVRR)的预测因素,同时探讨预测因素对
学位
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主要的病理类型(占比80%以上)。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主的免疫疗法开启了 NSCLC治疗的新篇章,其中,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 1(programmed death
学位
目的分析经EGFR-TKI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免疫治疗的疗效,以识别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为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组织病理确诊为EGFR敏感突变的ⅢB期~ⅣB期经EGFR-TKI治疗进展后接受免疫治疗的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EC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孕妇与健康孕妇妊娠结局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T1DM孕妇孕期血糖状况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T1DM合并妊娠患者42例作为T1DM组,以相同年龄为匹配原则,按照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同期住
学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全面发展。小学美术在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提高、拓展知识视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有效的趣味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
期刊
背景原发性肝癌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已成为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中,约90%的患者病理类型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尽管近年来在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但由于HCC术后复发和转移率高,对放、化疗不敏感,靶向药物有效率低且易耐药,临床治疗依然面临重大挑战。因此,深入研究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探索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有效的治疗靶
学位
目的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康复出院1年的遗留症状和胸部影像学数据,以及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比较患者住院时病情轻重程度对预后的影响。同时,评估胸部影像学预后表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筛选出导致胸部影像学预后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1.招募2020年1月~2020年2月于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康复出院的COVID-1
学位
在经历宦海沉浮后,辛弃疾被弹劾罢官,也开启了他在带湖和瓢泉的农村生活。在乡村生活期间,辛弃疾虽然心有无奈,却也静心享受着乡间景致与风俗人情,他在与乡村自然的对话中安顿心灵,找寻到不同于官场尔虞我诈的生活美趣。他将农村的闲适生活写入词中,描绘了多幅淳朴的村居生活画卷,故而其闲居词中不乏乡野景致中的清趣、物我相伴中的哲趣、乡间风情中的俗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