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资本错配的纠正效应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ui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资源配置上呈现稀缺与拥挤共存的现象,资本错配程度依旧很严重。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资本配置效率不高容易造成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这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下,普惠金融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催生了数字普惠金融这种新兴业态,其实质是利用数字技术为那些没有能力或缺少资金的人群提供一系列正规、可持续的金融服务,这为解决资本错配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因此,系统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对我国资本错配存在纠正机制,对改善我国资本错配,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而深刻的意义。本文以2011-2018年全国131个地级市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基于对不同区域的资本错配指标的测量,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总体指标和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子维度指数与资本错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使用系统GMM进行鲁棒性测试。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国的资本错配中起到了很好的矫正作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显著改善资本错配程度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和三个分指数均对资本配置不足、过剩地区的纠正效应显著;且过剩地区的改善效应更大。考虑到各城市群经济发展、交通、信息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极大可能会导致本文选取的主要研究变量以及研究结果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分区域样本研究得:数字普惠金融主要能够显著改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北部湾、成渝这六大城市群的资本错配情况;而覆盖广度则对京津冀、哈长、北部湾和关中城市群改善效果显著,使用深度对长三角和关中城市群显著,数字化程度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哈长城市群显著。最后,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还可以通过金融摩擦和政策扭曲这两条具体纠正机制来改善资本错配程度,且发现政策扭曲的中介效应强于金融摩擦;这与中国主要商业银行放贷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政策因素影响的国情相符。在此基础上,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得出:国企的金融摩擦的中介作用对整体效果的影响要比民企大,而民企的政策扭曲中介作用对整体效果的影响要比国企大;表明未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改善不同产权企业的资本配置扭曲情况的发力点应各有侧重。本文的启示是:在数字经济和普惠金融迅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同时注重不同区域、不同产权企业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发力才能更好地促进资本在全国的自由流通和有效的整合,从而改善我国的资本分配失衡情况,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全球控烟形势日趋严峻、消费者健康意识变化及各个国家政府烟草管制的加强,烟草产品结构正在加速向多元化、无烟化方向调整。目前,加热卷烟和电子烟等新型烟草产品作为新兴的战略产品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和发展,各大烟草公司也早已对加热卷烟进行发展和开拓。当下国内烟草市场加热卷烟制品暂时禁止销售,但中国烟草企业已在进行加热卷烟的研发并出口部分产品到海外试销。为了促使我国烟草公司提升加热卷烟制品国际竞争
学位
近年来,贸易摩擦频发,疫情在全球肆虐不停,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受到阻碍,在此背景下,加入自由贸易区,强化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应对逆全球化思潮的重要战略。自贸区内各国形成的贸易网络能够有效增强区内的贸易稳定性,帮助我国有效应对全球贸易冲击,提升抵抗贸易风险的能力。当前多数文献聚焦于世界贸易网络结构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中国—东盟贸易网络结构,而关于我国自贸区的贸易网络结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首先基于社
学位
当前我国正坚定不移地畅通双循环,培育制造业发展新优势,同时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制造企业参与国际循环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做出最佳的国际化模式决策——完全内销、出口或对外直接投资,关系到对外开放战略的推进和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生存状况。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技术统计企业年报中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出
学位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新能源是能源结构转型与早日达成“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途径,受到绿色信贷政策的极大支持。新能源上市公司是新能源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绿色信贷政策从金融杠杆角度缓解了新能源公司的融资约束,为其发展注入动力,而股票价格趋势能反映出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能力。所以,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对新能源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效果,对绿色信贷政策的针对性制定、实施以及新能源公司提高
学位
世界经济和贸易的逐步发展,对全球价值链有日益突出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位于价值链低端。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尤其是在农业经济秩序日益发展成熟的今天,其价值链在进入更高的价值链升级中面临着主导者的约束和阻碍,并可能被“俘获”或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因此确定中国农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具体位置,研究嵌入位置对增值能力的影响,
学位
供应链金融作为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提升企业财务绩效。相较于传统融资方式,供应链金融通过降低企业风险、提高资金周转效率的方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性服务,实现规模经济,进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但由于行业性质和技术迭代周期的差异,供应链金融对不同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也大相径庭。为了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不同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差异,本文分别从企业运营效率、企业风险以
学位
作为中国经济的微观主体,实体企业主要向社会提供产品和非金融类的服务。在预防性动机和套利动机的驱使下,企业金融化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实体企业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趋势。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实体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日渐突出的问题。现有研究集中于考察企业金融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线性关系,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以及这种非线性关系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目前研究尚未对此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因此,本文聚焦于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以家庭为单位参与金融市场的现象愈发常见,家庭投资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金融产品的迭代创新以及国际经济市场环境的复杂化趋势,均为居民进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通过分析已有文献可以发现,居民自身金融素养的缺失以及风险意识的淡薄极大的提高了其参与金融市场的风险,增加了市场经济的动荡。因此,通过本研究,可以在提高我国居民金融素养、强
学位
在以贸易整合化和生产地理分散化为鲜明特征的全球价值链“贸易工序”结构下,中国面临外部环境压迫和内部人口红利消融、劳动力成本骤增的双重压迫,如何破解中国长期的低附加值产业惯性带来价值链嵌入过程中非平衡、非协调和非持续等一系列问题迫在眉睫。相较于外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压力更容易通过制度来缓解。新贸易理论驱动下制度因素逐渐成为一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新型比较优势,劳动力市场制度作为与劳动力
学位
1839年摄影术的问世改变了人类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影像由此建构起了人们关于历史的记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帝国主义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扩张,中国边疆危机四伏,许多身份各异的西方人因此有机会深入我国西南腹地进行游历考察,并通过摄影,对当地的地理风貌、自然资源、人文风俗等综合信息进行详尽记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地处中国边疆的云南在这百年中的历史风貌也被西方人用影像记录了下来。本文以清末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