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As框架下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及其贸易效应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al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USBEA)的界定,本文将数字贸易界定为“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近年来数字贸易发展迅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但同时也给传统贸易规则带来了巨大挑战。多边贸易体制迄今仍难以适应数字贸易的发展变化。美国是数字贸易大国。由于在数字产业上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美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的构建,希望能为美国数字产品及服务对外输出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自里根政府以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本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内立法,本着将国内法国际化的基本逻辑,美国在其主导的区域贸易协定(简称RTAs)中不断输出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数字贸易规则。这些规则不断发展完善与演进升级,形成了一套规则体系,即数字贸易规则的“美式模板”。本文围绕“美式模板”的典型特征、发展趋向及贸易效应展开研究。
  首先,本文基于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对美国推出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背后的政治经济考虑进行理论阐释。第一,根据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轮轴-辐条”理论,为谋求在区域贸易协定体系中“轮轴国”的领导地位,美国通过主导签订多个RTAs的方式来对外输出“美式模板”。第二,为追求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消费的正外部性,美国在数字贸易谈判中会极力施压对方做出更多的市场准入开放承诺。第三,收集大量消费者数据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实施“差别定价”,是美国极力推进数据跨境自由流动的根本动因。第四,为捍卫美国在数字产品市场上的“知识垄断”地位,数字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成为了“美式模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本文对“美式模板”的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典型特征及具体规则展开分析。美国数字经济相关的国内立法体系是“美式模板”的规制基础。“美式模板”经历了分别以KORUS、TPP和USMCA为代表的三个发展阶段,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应对数字贸易给现行规则带来的挑战;在“跨境服务”章引入了机制创新元素;出台专门的数字贸易规则。本文对以下“美式模板”核心规则的演变历程和主要内容、出台动因及其引发的多国博弈进行了解析。一是对数字贸易关键术语的界定。二是要求“电子传输永久免关税”。三是不得限制“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四是“数据存储非强制本地化”,禁止实施计算机设施的本地化。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包括“源代码保护”和“技术非强制转移”。六是“技术选择的灵活性及非歧视性”,禁止要求投资者选择、购买或使用特定技术。七是“网络中介责任豁免”,防止因过度追究第三方责任而损害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权益。八是明确传统贸易规则(如“非歧视性待遇”)对数字产品的适用性。九是基于“负面清单”承诺既有数字贸易规则可自动适用于新服务。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和预测了“美式模板”的演进升级和扩展适用趋向:一方面,“美式模板”未来可能会“推进知识产权正当使用”“提高数据可获得性”“规范数字产品的边境后措施”。另一方面,不少美国未参与的RTAs也就美式数字贸易规则进行了承诺,但不同规则的受欢迎程度存在差异;在WTO框架下“美式模板”被全盘接受的难度较大。
  再次,本文对RTAs框架下代表性美式数字贸易规则的数字贸易效应展开经验研究。本文选择“电子传输免关税”“跨境数据自由流动”“数据存储非强制本地化”“源代码保护”“网络中介责任豁免”“技术非强制转移”“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这七项规则作为美式数字贸易规则的代表,基于2010-2018年的经验数据,应用扩展的静态面板引力模型对RTAs框架下代表性美式数字贸易规则对数字贸易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双方在其签署的RTAs中涵盖美式数字贸易规则可显著促进双边数字贸易发展。在七项代表性美式数字贸易规则中“跨境数据自由流动”“数据存储非强制本地化”“源代码保护”规则所带来的贸易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美式数字贸易规则对“金融”“保险”“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的正向促进效果最显著,对“个人娱乐”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贸易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或双方互联网发展整体水平越低,美式数字贸易规则对双边数字贸易流量的促进作用越大。
  最后,基于前文对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所做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应该对“美式模板”予以重视。在战术上,中国应尝试理性对接“美式模板”中的合理要价,如提升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实施“一刀切”的数据流动限制和本地化要求等;在战略上,中国应结合自身改革开放和发展数字贸易所需,构建中式数字贸易规则,提高中国在数字贸易国际治理领域的话语权。
其他文献
作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威廉·莱斯,他的技术思想一直被学者们广泛关注。无论是在莱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使用技术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对技术的反思。如何让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始终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莱斯的技术观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西方国家中因技术异化带来各种危机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本身,以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合理。本文首先考察了莱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是企业伦理研究中重大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它构成了企业伦理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西方企业伦理源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究,企业伦理理论伴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和社会责任运动的实践逐步丰富而发展。在企业社会责任争论的背后,隐含的实质性问题是企业对社会是否有道义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肯定了企业行为具有道德性,企业应当为自身行为的社会后果负道德责任。企业伦理理论从其发展的历史来看,与企业社会责任有
学位
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1978至2018年,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增长到8.1亿,城镇化率由17.9%增长至59.6%。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较大规模的城市数量也逐渐增多,并出现了“北、上、广”这样的特大型城市。从效率方面考虑,各种要素集聚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部分学者倡导人口的自由流动;从公平角度出发,政府应该引导城市从集聚走向均衡,实现人均福利的提高,部分学者建议限
学位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和密切,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明确中国未来汇率政策的方向,更有助于探析如何有效地调节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采用月度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区间为1990年1月至2019年6月,包含了344个样本数据,研究范围包括了1994年、2005年7月和2015年8月三次大汇改。本文将我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跃进,人口红利消失,互联网经济爆炸式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结构性问题。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发展不明朗,国内传统行业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创业已经成为了一条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道路。2014年,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随后在2015年初的政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大众创新创业”。可见双创是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抓住机遇,化解危机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考察中国家庭户主
学位
中国自2000年以来,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增多,人口红利消失,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老龄化背景下,提升中国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将有效地缓解高龄化与失能化并存带来的负面效应。“健康投资”作为提升健康人力资本存量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中国当前老龄化背景下,研究健康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具有十
学位
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考验,高管作为企业的“中枢”是企业能否焕发生机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Hambrick和Mason于1984年提出了高阶管理理论,认为高管背景对经营决策和企业绩效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以2015—2018年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试图探究“高管年龄-企业绩效”和“高管年龄-关联交易-企业绩效”两条影响路径,实证研究了高管年龄、关联交易、企业绩效三者之
学位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将婚姻市场和家庭内部资源分配联系起来,分析了性别比和教育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劳动参与决策的。婚姻市场上男性和女性的相对人口数量以及对伴侣特征的偏好都会影响人们对婚姻的价值的感受。当性别比大于1时,男性在婚姻市场上面临激烈的竞争。为了获得自己偏好的伴侣,男性会选择放弃一部分从家庭资源分配中获得的经济效用,从而增加自己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当教育同质婚占婚姻市场匹配类型的大多数时,
随着生产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提升以及关税、交通运输等贸易成本的下降,国际分工已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逐渐转变为产品内分工,追求成本最小化的跨国公司将分散的生产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传统的“一国生产、全球销售”贸易模式转变为“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新模式。产品多次跨越边界使得总量统计数据难以真实刻画各经济体的实际生产活动,而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全球价值链数据相较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从全球价值链视
基于对全球市场扎根于国际体系的认识,本文首先论证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双重属性:在生产力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要素、商品及服务的跨境流动,这是由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推动而形成,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内在必然性;在生产关系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影响和规范这种跨境流动的规则、国际秩序和社会结构,这是由主权国家之间的竞合状态以及一国内部的政治博弈结果所决定。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规则及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