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龄闽楠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楠(P. bournei (Hemsl.) Yang),樟科楠属,常绿阔叶大乔木,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渐危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意义。本文采用室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湖南三种林龄的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含碳率与碳密度的分布特点,主要结果如下:(1)12a、25a、38a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分别为52.52t/hm2、210.45t/hm、347.44t/hm2;乔木层在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中占绝对优势,分配率达95.09%-97.19%,按林龄从小到大分别为49.95t/hm2、205.22t/hm2、337.67t/hm2,其次为枯落物层,占2.06%~4.68%,灌草层所占的比例最小,仅为0.23%-0.46%;乔木层各器官以干所占比例最高,占53.05%~62.64%,并且干占的比例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树根在乔木层的分配比例相对稳定,占15.97%~17.87%;枝、叶分别占乔木层的10.60%-15.33%、7.08%-8.75%,随着林龄的增大,枝叶占的比例逐渐降低;12a、25a、38a林龄闽楠人工林的年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6.73t/hm2·a、17.35t/hm2·a、24.60t/hm2-a。(2)12年生闽楠不同季节乔木层的平均含碳率排序为:春季(49.45%)>冬季(46.04%)>秋季(45.61%)>夏季(44.25%),各器官全年平均含碳率排序为树叶(48.41%)>树根(46.98%)>树皮(46.98%)>树枝(45.20%)>树干>(44.02%)。三种林龄的闽楠各器官平均含碳率大致表现为:树叶(48.45%)>树根(46.09)>树干(46.07%)>树皮(44.41%)>树枝(44.38%),树根内各组分的平均含碳率的差别较小。随着林龄的增大,闽楠乔木层的平均含碳率也在增加,表现为38年(46.99%)>25年(46.38%)>12年(44.64%)。闽楠人工林植被层的含碳率从上到下逐渐减少,三种林龄均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三块样地内土壤含碳率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三块样地内0~60cm土层的含碳率随林龄增大而增大,但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2年5.86%、25年6.34%、38年7.05%。不同土层的土壤含碳率与全氮的含量显著相关,与全磷的含量部分显著相关。(3)随着林龄的增大,闽楠人工林林分乔木层的碳密度也在增加,12年生、25年生和38年生分别为22.05t/hm2、95.62t/hm2和159.50t/hm2,占整个生态系统的比例分别为18.76%,48.22%,58.87%,通过建立闽楠生物量与碳密度的相关模型表明乔木层碳密度与生物量成正比。灌草层碳密度占整个生态系统的比例小于1%,枯落物层占的比例不足2%。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年均净固碳量按林龄从小到大分别为:2.17t/hm2·a,5.01t/hm2·a和6.10t/hm2·a。乔木层林分的主要的固碳部分,占林分合计的60%以上,分别为1.84t/hm2·a、3.82t/hm2·a和4.20t/hm2·a,其中凋落物的年均净固碳量也占很大一部分,分别为0.28t/hm2·a、0.95t/hm2·a和1.51t/hm2·a,分别占林分合计的12.90%、18.96%和24.75%。
其他文献
从pH值、碳源、氮源、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生长因子、接种量、种龄、转速、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方面优化类球红细菌3757发酵生产辅酶Q10的工艺。结果表明,较优的培养基组成是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向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难题,始于2006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百姓的呼声中启程。看病难、看病贵是中国长期存在、不可否认的事实。首先是医院治疗、药品费用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各个国家开始审视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的支付体系。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与经济实力的逐渐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顺应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豫西某县农村中小学的实地走访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村小学在"撤点并校"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引发的问题,并且通过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积极探
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棉农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棉纺织品价格的浮动。我国每年都有大面积棉花种植区域因早衰问题大幅度减产,如何控制棉花早衰已成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我国将面临诸多的挑战,其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如何协调城市化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大难题,此时园林植物要承担比
本文用生态学的系统化、结构化视角研究我国的农民工问题。在农民工家庭生态系统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中,人类生态系统是农民工家庭所有适应行为发生的背景。生态系统概念的引入
随着家用电器电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家用电器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据调查,2012年国内家用电器电机总产量约120亿台,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并以每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此为主食。开展水稻农艺性状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研究,对克隆调控水稻农艺性状关键基因、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