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违约制度比较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p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我国《合同法》对预期违约行为规定的缺陷,提出了在立法和司法方面的解决思路。以求为以后对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规定进行司法解释和司法提供参考。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预期违约的概念界定。在分析预期违约的概念探源的基础上,得出“预期违约”这种称谓是对“anticipatorybreachofcontract”最恰当的中文表达。再从违约时间、行为表现、侵害对象、救济手段、违约形态等方面与实际违约的不同,分析了预期违约责任的特点。其次,讨论了预期违约的分类,将预期违约分为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预先非根本违约与预先根本违约。再次,将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进行比较,讨论了不安抗辩权与的预期违约异同,在分析了不安抗辩权与明示预期违约、不安抗辩权与默示预期违约的不同后,得出默示预期违约制度比不安抗辩权更能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更先进的制度。 第二部分,阐述了英美法律关于预期违约的规定。从英国的判例和美国法律规定讨论了明示预期违约规则和默示预期违约规则的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它们的法律构成和法律救济。 第三部分,阐述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预期违约的规定。《公约》的预期违约规范是对英美法和大陆法在合同及货物买卖方面制度的兼容并蓄,对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作了折中处理。 第四部分,阐述了《公约》和英美法规定对中国合同法的借鉴。论述了中国《合同法》规范与英美法、《公约》相比独有的特点,同时分析了我国《合同法》规定的缺陷和现实危害。即规定分散在几个位于不同章节的法条当中,松散、凌乱的规定给适用法律带来混淆;法律规定的隐性矛盾和重合给法律适用带来理解的歧义;其规定的内涵不够丰富给法律适用带来分歧;最重要的,规定中的法律空白给法律适用带来无所适从。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合同法》规定的缺陷的解决思路:提出了立法上的完善的措施,以及司法中的对策。
其他文献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承担的“滑坡监测技术研究与方法示范”在梳理滑坡监测经验、分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技术需求的基础上,研发完成了“一线多传感器”滑坡监测
清末宪政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序幕。《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其成果之一,它在中国的登场,标志着中国宪政从观念的启蒙已走到制度层面的初步试验,它留给后世的决不仅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增长,个人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加大。事实证明,完善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对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增长起了积
本文介绍了国际私法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概述了影响国际私法发展趋势的因素;阐述了21世纪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并就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趋势进行了论述.
为了加强对青海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当地牧民的生活条件,青海省政府响应中央的政策号召,在三江源地区实行大规模的移民政策。本文选取青海省过马营镇移民新村为个案分
商会立法在中国当前是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改革的需要,是迎接全球化挑战与直面世贸组织的需要,是解决商会发展存在之问题的需要.而当前中国学术理论研究尤其是法学界对社会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其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与积极投入,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
白鲁恂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观的核心是道德政治文化。在道德政治文化中,权力来源于道德的高尚,中国人权力获得的路径就是由道德力量获得权威,再由权威获得权力。当领袖被公开质疑其
上海合作组织(SCO)是发端于边界谈判的“上海五国”转变而来的,在地区和国际反恐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