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艾滋病防治人员的职业倦怠、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促进艾滋病防治人员身心健康,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绩效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分别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工作人员251人和黑龙江省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工作人员252人,共计503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MBI-G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艾滋病防治人员进行调查,通过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结果:艾滋病防治人员503人中,有情感衰竭的人数249人(49.50%),去个性化的人数129人(25.65%),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人数205人(40.76%),有职业倦怠的人数共350人(69.58%)。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艾滋病防治人员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维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对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强迫症状和敌对。去个性化维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对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职称、偏执和强迫症状。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对工作满意度、家庭成员关系、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状况和人际关系敏感。 艾滋病防治人员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以及总均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低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艾滋病防治人员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均低于一般社会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防治人员生存质量心理领域的影响因素包括:对工作满意度、吸烟状况、抑郁、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社会关系领域的影响因素包括:对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工作年限、人际关系敏感、个人成就感降低。 结论:艾滋病防治人员职业倦怠状况比较严重;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低;艾滋病防治人员生存质量较低。应当加强对该人群的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关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状况,降低职业倦怠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