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PWM整流器电流谐波补偿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YFACYFA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常用的交直流功率变换拓扑之一,单相PWM整流器因具有高正弦度的输入电流及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成为了当今电源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输入输出瞬时功率的不平衡,单相PWM整流器的输出电压中包含固有的二倍工频纹波,该纹波电压通过反馈进入控制环路,引发参考电流和输入电流的畸变,传统通过降低电压外环带宽以抑制电流畸变的方式会同步降低变换器的动态性能。针对此问题,本文从控制层面出发,探索解决单相PWM整流器因输出电压二倍工频纹波而产生的谐波畸变问题,同时兼顾变换器动态性能的提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单相PWM整流器中各谐波形成机理不清晰的问题,以理论推导的方式明确了系统各次谐波的形成过程,为解决单相PWM整流器的谐波畸变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考方向。基于主电路的功率平衡和控制参考的构建展开分析,剖析输出电压纹波与输入电流谐波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通过分析环路带宽与系统动态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突出传统低带宽电压外环的谐波抑制方式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制约,引出本文所关注的变换器动稳态性能对立矛盾的问题,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2)为解决单相PWM整流器动态响应速度与稳态波形质量的对立矛盾问题,基于谐波扰动消除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兼顾变换器动稳态性能的谐波电流降维前馈补偿控制策略。选择高带宽控制环路设计下输入电流中的非期望三次谐波与基波输入电压,基于三角函数的运算法则,共同构建二次谐波补偿量,将其前馈至外环输出点形成谐波闭环以抑止参考电流的畸变,最终实现变换器动稳态性能的统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验证所提谐波电流降维前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提出了基于D-Q模式的单相PWM整流器虚拟阻抗控制策略。针对D-Q平均电流控制的单相PWM整流器,利用小信号建模与前馈解耦控制推导变换器系统的D轴二端口模型,明确输出电压与D轴输入电流之间的阻抗关联。在D轴二端口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串联虚拟阻抗的方式减小二倍工频处输出电压至D轴输入电流的转移导纳幅值,从而减小D轴电流的二次谐波分量,最终实现对输入电流谐波畸变的抑制。本文通过D-Q平均电流控制的单相PWM整流器进行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串联虚拟阻抗控制策略对高带宽电压外环下输入电流的波形质量改善和提升作用。
其他文献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廉价易获得的无标记样本,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有标记样本获取十分昂贵且耗时,为了充分利用有标记样本和无标记样本的信息,半监督学习算法在这种情况下就诞生了,获得了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自训练算法是半监督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采用数目较少的带有标记的样本点学习,通过寻找少量有标记样本的高置信度点训练得到高性能分类器。自训练算法中如何确定少量有标记样本的高置信度点是算法的核心,它决定算法是
可再生能源受环境限制,大多具有天然的随机性和间歇性,难以单独作为持续稳定的电源为系统供电,而储能系统的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传统的储能系统通常由单一类型的储能设备构成,如铅酸蓄电池等。然而,现有的储能设备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等特性上具有原理上的矛盾性,难以兼顾,为此,相关学者提出了一种由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共同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旨在实现不同类型装置的优势互补。本文针对这一类混合储能系统在应用
冷弯薄壁型钢―钢板剪力墙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墙体结构,此类墙体利用冷弯型钢边柱与内嵌薄钢板共同作用来增强墙体的抗剪性能,拥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这种新型钢板剪力墙的研究成果尚不成熟,其受力性能与抗剪理论方法亟待更加完善性的分析和探讨。本文基于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对冷弯薄壁型钢―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到了剪力墙的滞回性能、破坏特征以及刚度退化,研究了纵横向加劲肋、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的常用技术之一,它旨在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小簇且保证簇内对象的相似度尽可能高于簇间对象的相似度。聚类分析不仅可以作为探索数据集内部结构特征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其他数据挖掘技术(如分类、特征提取和属性子集选择等)的预处理步骤。聚类分析已经在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聚类分析的相关理论和算法已经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研究分支。其中,基于
随着工程结构向轻量化、大型化、复杂化方向的发展,动力荷载对此类结构的安全状况影响越来越重要,因动力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并且常伴有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为有效保护结构安全,近年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与普及。其通过在结构上安装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结构状况的实时监测,从而实现结构健康状况的实时评估,进而实现对监控结构的振动控制、安全预警等工作,最终保证结构安全。在健康监测中,对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
岩溶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径流息息相关,径流的影响将在灰岩内部产生大量溶隙(管道),这些溶隙的形成将会极大影响岩溶地区的稳定性。三峡库岸地区由于长江径流的影响,地表及地下水系发达,从而形成复杂的岩溶溶隙网络,因此更易发生岩溶地质灾害。因此,为深入了解灰岩岩溶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溶隙对灰岩的损伤弱化机理。由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干湿循环下节理岩体宏细观损伤劣化机制及本构模型研
离心微流控芯片作为一种集成度高、成本低廉、操作性强的微流体平台,近年来逐渐成为分析化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广泛用于临床诊断、生化反应、食品检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但是,由于离心操作中流体的单向流动特性(由转动轴心向外周运动)和芯片整体运动的性质,传统流动控制方式,如外加泵、阀结构和集成的微阀装置等都很难应用到离心微流控芯片的流控操作中,这也限制了离心微流控芯片上流动控制的灵活性及其广泛应
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反应器起泡是影响其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揭示AD起泡机理对保障AD反应器的高效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理论价值。鉴于此,本研究以实验室规模的餐厨垃圾AD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引入实际沼气厂中常见的负荷波动、氨抑制和高油脂等三种扰动因素,开展泡沫诱导实验。观察起泡前后反应器性能、表面张力、粘度和EPS等理化指标及微生物形貌、群落结构等生化
随着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向深部延伸开采成了必然选择。然而,进入深部开采以后,深部工程灾害频频发生。其中,煤与瓦斯突出是深部工程中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它的发生机理难以掌握,预测和控制的难度较大,而且突出的“阀值”始终无法量化。煤体能量演化以及瓦斯运移规律对突出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利用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MTS拉压弯扭实验设备”和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THM-2型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试
第三场所对于社区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对于老旧小区内第三场所的建设既是机遇亦是挑战,而由于第三场所对于山地老旧小区的重要性与独特意义,让山地老旧小区语境下的第三场所研究更具有价值。本研究以山地老旧小区第三场所为研究对象,聚焦3个问题:第一,第三场所如何识别?第二,山地老旧小区第三场所现状如何?第三,有哪些优化山地老旧小区第三场所的设计建议?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思路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