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BMP-6、TGF-β对δEF1启动子活性调控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δEF1 (δ-crystallin enhancer-binding factor 1)隶属于一类转录因子超家族。体内、体外研究结果显示,δEF1具有广泛的转录抑制功能。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在乳腺癌EMT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过程中,δEF1可以通过与E-cadherin启动子序列中特定的反应元件(E2-box)直接结合而实现转录抑制作用,BMP-6通过抑制δE目的表达而间接激活E-cadherin转录,表明在乳腺癌细胞中δEF1受到BMP-6的调控从而参与乳腺癌细胞EMT。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BMP-6调控δEF1转录的分子机制未见报道。此外,已有研究表明,TGF-β等生长因子具有调控EMT和/或E-cadherin表达的功能,TGF-β可以通过调控δE目的表达来进一步影响下游信号通路。本文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在乳腺癌细胞中BMP-6和TGF-β调控δEF1转录的分子机理。 为此,本文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为模型,构建了五个不同截短长度的野生型人δEF1(-2381~-215)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分别与pCDNA3-BMP2/6共转染至MCF-7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各启动子活性。继而选用受BMP-6调控显著的野生型δEF1启动子(-522~-215)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点诱变法对该段启动子上的AP1结合位点进行突变,构建了该位点突变型的δEF1启动子(-522~-21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m0.5)。将野生型δEF1启动子(-522~-21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0.5)和突变型δEF1启动子(-522~-21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m0.5)分别与pCDNA3-BMP2/6共转染至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通过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检测启动子活性,判定AP1在BMP6对δEF1转录调控中所起作用。采用TGF-β分别刺激瞬时转染δEF1不同截短长度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MCF-7细胞系,及瞬时转染突变型的δEF1启动子(-522~-21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m0.5)的MCF-7细胞系,初步探讨TGF-β对δE目的转录调控作用。 研究发现:[1]BMP-6对δEF1不同截短长度的启动子都具有转录抑制作用。δEF1启动子(-522~-215)中AP1结合位点的突变可以有效地减弱BMP-6对该启动子的转录抑制作用;[2]TGF-β对δEF1各个长度的启动子均有不同程度的转录激活作用,TGF-β刺激AP1结合位点突变的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与野生型相比无显著变化。 因此,在乳腺癌细胞中,BMP-6对δEF1启动子的转录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该启动子上的AP1结合位点来介导的。BMP-6可能通过MAPK/AP1信号通路实现对δE目的转录调控作用,从而参与乳腺癌细胞EMT的过程。TGF-β在调控乳腺癌EMT中所起的作用与BMP-6相反,它可以激活δEF1启动子的活性,并且该过程也有可能是由MAPK/AP1信号通路介导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洲际综合性运动会.1990年9月22日下午,来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的亚
期刊
本文致力于采用多孔介质燃烧理论与技术处理超低热值气体,基于现有的超低热值多孔介质燃烧试验平台,对燃烧器内芯结构进行合理优化,针对不同热值燃气稳定燃烧特性开展实验室
1949年1月15日,人民解放军一举歼敌13万余人,解放了天津,为北平的和平解放以及对促进全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天津地下党所领导的第二条战线,密切配合解放军的军事进攻,为
期刊
研究向心涡轮在稳态工况下轮盘换热及温度分布作为主要内容.轮盘系统被简化为一个边界条件可知的两维导热问题进行讨论.在简化假设和经验公式的基础上,对向心涡轮通道内气体
微通道换热装置具有通道的水力直径小、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假设,采用CFD数值模拟,对变物性的
一我的母亲林一,1917年8月12日在东北出生,原名刘书兰,曾用名王晶殊(在东北参加抗日活动时)、李黎光(在苏联学习时),回到延安后改名林一.据她说改此名的寓意是:树林中一棵与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GDI汽油机能够通过部分负荷下分层稀薄燃烧技术来实现其经济性的目的,缸内分层稀燃直接影响着碳烟及NOx等
该论文利用已经得到实验验证的循环流化床内有关流动、燃烧和传热的基本规律,建立了燃煤循环流化床燃烧室的综合数学模型.将此模型计算机化后得到的程序可适用于一定结构参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