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宋代文史作品中信陵君形象的接受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zhimin_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陵君,即魏无忌,战国末期魏国人,是魏昭王少子与魏安釐王的异母弟,与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后世视其为四公子之首。信陵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其身份尊贵、地位显赫且能礼贤下士、急危救难而致天下食客争往归附,自成一股势力,名冠诸侯。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品质与窃符救赵的功绩为后人评论、吟咏不休,其形象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不断地被传播、接受、阐释,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横向与纵向分析、宏观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尝试爬梳由先秦至宋代的文史作品,以信陵君这一古老独特的人物与文化现象作为观照主题,辅以历代学者文人的评价、论述,考究信陵君形象的接受史,探析信陵君故事在历时的传播、推演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整理信陵君这一文化符号是否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被增添了新的文化、文学内涵。文章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具体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绪论部分涉及三个问题:第一,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梳理近70年来学术界对信陵君整体的研究情况,学习方法,寻找突破点,发现信陵君形象接受研究的不足与空白之处。第二,简单论述信陵君千百年来传颂不止的意义与价值,辅以信陵君形象研究比较薄弱的情况,为本论文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提供论点支撑。第三,对本文所要用到的研究方法与难点做简单介绍。第一章主要探究信陵君的原初形象。通过解读先秦两汉文史典籍中的信陵君故事,归纳形象特质,找寻接受与阐释的源头。根据信陵君的社会身份以及文本中呈现出的面貌,本章将信陵君形象归为君子、游侠、策士、臣子等四种,以方便区分不同性质的典籍中的复杂多样的信陵君形象,不同形象呈现出的品性特质与评价倾向均不相同。《史记》中的记载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最为深远,其余典籍作品则使信陵君的形象更加丰富饱满。第二章阐述魏晋南北朝文史作品中信陵君独立人格的形成,是信陵君形象接受史上的重要阶段。魏晋南北朝史书呈现出了褒扬与贬抑这两种明显不同的评价倾向,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魏晋南北朝诗文抛弃了早期文史作品中对信陵君的道德、事功等的评判,转向关注信陵君个人的身心发展、人格魅力与品质特征,对信陵君礼贤下士、客赵归魏、窃符救赵、杀鹞济鸠以及游侠形象等各方面做了比较全面、生动、丰富的艺术接受。第三章探究唐代文史作品中的信陵君形象的发展情况。文化的繁荣发展促使信陵君形象的接受达到顶峰,这主要体现在文学性阐释上。唐代史书中对信陵君的评述也是基于《史记》《汉书》中的记载,对信陵君取士、救国等行为进行论述。唐诗中信陵君形象的符号化趋势明显,在对礼贤下士、游侠形象等的恒定元素的承接与再创造中,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企望明主等多种感情,阐释的广度与深度呈现了文人的选择性。唐代散文对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品质作出了不同于前者的接受,叙述生动,褒贬相交,创作主体立场的不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评价倾向,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第四章论述宋代文史作品中的信陵君形象,宋代可视为信陵君形象接受的复归与过渡期。宋史如《资治通鉴》对信陵君的臣子形象作了隔代接受,对其事迹的记录更加简洁,赋予了信陵君新的形象面貌。宋代信陵诗的文学性、抒情性减弱,信陵君形象特质在承袭宋前作品的基础上,也融入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具体表现为主题的类型化、议论性的增强以及元素的添加与拓展等。宋代散文对信陵君故事做了全面且细致的归纳、记录,更关注信陵君自身的形象、事迹,推动了信陵君故事在后世的流传。第五章分析信陵君故事中的文化功能。就“士为知己者死”的士文化来讲,罗列前人观点,对侯嬴自刎的缘由进行论述。创作观念的改变源于作者遭际的不同,从“知己”到“知遇”,从期盼“救危救难”到“感士不遇”,其中折射了古代士人普遍的明主情结。就游侠文化来讲,信陵君游侠形象随着时代发展,“义”的内核始终如一,只是外在形式发生了改变,这表现在“重义守信”“一诺千金”等仍是核心,但外在形象越发飞扬、潇洒、不羁。第六章对信陵君形象承接与阐释的过程做历时的纵向总结,使之与前四章横向的梳理相补充,逻辑更完整。这里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对信陵君形象接受的规律与特点做总结,即继承与创新的交融、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二是对其中个性化的接受做简单阐述,对宋之后信陵作品中“醇酒妇人”的重新诠解做简单的概述,呈现信陵君形象在后世的发展与影响,使其接受史与影响史脉络更加完整;三是简单概述文人接受的选择性与阐释的距离感。
其他文献
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指尽管能够预见到会带来不利的后果,人们仍然自意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Steel,2007)。拖延行为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学业表现和工作绩效,还可能对企业生存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Sirois&Fuschia,2015)。研究表明,拖延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普遍存在(Steel&Ferrari,2013),甚至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Gust
本文以电白黎话的代表方言点霞洞镇的黎话为研究对象,对电白黎话的语音进行全面的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将电白黎话与《广韵》、北京话、雷州话及闽南片闽语进行对比,以探究电白黎话的语音面貌和特点。全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是绪论。本章介绍了电白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方言分布,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本选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行文体例。第2章是电白黎话语音系统的描写。本章归纳了电白黎话的声韵调系统,描写了合
文人结社在明代成为文人交游往来的常见方式,俨然成为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明代文人、文学及社会的重要视角。杭州东南名郡,山水胜都,备受文人青睐,无论是杭州本地文人还是流寓杭州的过客,在杭州都有活跃的结社行为,因此,明代杭州乃江南文人结社的一大中心。以杭州为中心探讨文人结社,在考察明代文人结社的地域特性和整体风貌的同时,也是发掘山水胜景对明代文人生活、文人心态及其所影响的文学风貌之重要参照。明代
古典诗歌的诗题、诗序、自注往往是诗人给读者解读诗歌留下的线索,更贴合诗人创作当下的心态。诗题、序、自注作为解读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自拟副文本,已逐渐受到学者重视。本文将苏辙诗歌的诗题、自序、自注界定为诗歌自拟副文本,勾勒苏辙诗歌自拟副文本的概貌,从中分析自拟副文本与诗歌之间的互文性,并进一步挖掘苏辙诗歌副文本所彰显的自我意识,最后探析其特色的生成因素。全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分别为绪论、正
戏题诗初始于齐梁,于中唐进入繁荣期,至明清及近代都不断有诗人创作,作为一种特殊诗体在诗坛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白居易作为唐代重要诗人有戏题诗82首,是唐代戏题诗数量最多的诗人。其戏题诗在承袭前人戏题创作模式的同时,还呈现出许多创变之处,具有不同于前人的文学特性,因而可以作为戏题诗研究的例证。本文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围绕白居易戏题诗进行研究:绪论部分涉及三方面:首先对戏题诗的概念进行界定,明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山海经》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影视、小说,甚至是游戏中。不同领域各取所需,从《山海经》这堆神话富矿中挖掘出能为己所用的元素。作为中国古代神话的集大成者,中国神话的“渊薮”,《山海经》也是网络小说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取法对象。网络小说作者们既是神话的“说书人”,也是古老神话在当代的传播者。研究中国网络小说与《山海经》的关系,一方面能了解《山海经》等神话在网络小说中的
在特定的法律语域,《民法典》语篇中的指称衔接、结构衔接、逻辑衔接和词汇衔接等四种显性衔接方式有着各自的应用特点及动因,并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民法典》语篇用词准确、简洁经济、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语义连贯等语言特点和客观平实、庄严肃穆等言语风格特点。在指称衔接方面,指示指称、人称指称和比较指称的使用频率都相对较高。在指示指称中,近指远多于远指,这能在更大程度上避免指称意义的含糊不清,从而保证《民法典》
杜甫及其诗歌创作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人其诗在后世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学杜、注杜、论杜等多方面的杜诗接受与研究,使得杜诗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学意义和价值。追和杜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创作现象,实质上仍是一个学杜、释杜的过程,其创作的特色和数量,与不同时代的文学思潮及杜诗接受趋向有着密切的关联。据现存文本资料显示,明以前的追和杜诗大都以和韵为主,或与杜诗的主题情感有所契合,已经出现了
学位
韦应物是大历文学的重镇之一,诗歌是他记录生活、书写情志与自我呈现的主要方式。一般说来,诗歌写作可贯穿一生,个体对自我的呈现与建构也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在时代盛衰、人生际遇的转变之间,韦应物在诗歌中表达了多个时空、多个面向上的丰富自我形象。而在后世的接受之中,主流文学史倾向于接受其高洁清净、超然尘俗的高士形象,部分官员文士则倾向于接受其为官自愧的循吏形象。由此,韦应物诗歌中自身形象的丰富多样性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