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向IPv6过渡技术的NAT-PT设计与实现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i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Internet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是IPv4协议,它形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的规模急剧膨胀,使得地址资源日益稀缺,路由表迅速膨胀,这些问题使得目前的IPv4协议已越来越不能适应Internet发展的要求。新一代的网络协议——IPv6协议也因此而产生,它可以提供巨大的地址空间,和网络适配的层次地址,以及更好的报头格式和扩展头选项等。从Internet的发展趋势来看,IPv6取代IPv4,得到最终的全面应用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从IPv4网络完全升级到IPv6网络将经历一个非常长的过渡过程.现阶段,我们只能建立IPv4/IPv6共存的网络.因此,解决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过渡技术问题,也就成为了2000年后IETF的IPv6工作小组的研究重点。目前,从IPv4到IPv6主要存在三种过渡技术: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NAT-PT技术(网络地址翻译—协议翻译技术)。本文对这三种过渡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同时,根据目前的过渡现状和现实需求,特别对其中的NAT-PT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NAT-PT技术实现了单协议栈的IPv4主机与单协议栈的IPv6主机之间的相互通信.解决了在IPv4/IPv6共存的网络中,类似于IPv4主机访问IPv6服务器以及IPv6主机访问IPv4服务器等问题。论文中提出的实现方案以Linux系统为平台,使用一个具有路由功能,并支持双协议的pc机作为翻译网关,多台支持单协议栈的PC机来模拟IPv4网络和IPv6网络。利用这个平台来实现单协议栈的IPv4网络与单协议栈的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无人机遥感系统由于其机动灵活、成本低、分辨率高、便于高危地区探测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和土地利用调查等国防国民应用领域。无人机影像几何处理的关键问题在于明确无人机影像像平面坐标与地面坐标系之间的数学关系,以便对无人机影像进行三维空间地理信息提取。然而,无人机遥感影像具有姿态不稳定、像幅小、数量多等特点,传统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往往无法进行。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这是目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是整个互联网的信息量暴增,许多大中型互联网企业也拥有越来越多的数据。如何从成千上万的数据海洋中准确地使用户找到需要的信息是现在企业面临的
随着LTE投入商用,2G、3G和4G将在移动通信网络市场内共存一段时间为人们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天线是无线网络信号的出入口,由于新的基站站点资源越来越难获得,复用已有站点使其支
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设备的发展,近几年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的需求和应用迅速增长。能够支持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Beyond 3G/4G)已经成为研
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数字电视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节目,而且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业务,并且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在我
多天线技术是未来移动通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在下行多用户蜂窝环境中的应用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系统可实现角度出发,聚焦于有限反馈的多天线多用户分集系统的研究。
电力载波通信是利用现成的电力线路(包括低压电力线和中压、高压电力线)或者其它线路(如双绞线、平行线、电话线、接地线、有线电视网、金属管道、大地、铁轨等)进行数据、语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数据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保护多媒体信息的安全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门课题。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信息隐藏技术研
我国铁路确定了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铁路的运输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铁路通信的关键环节是列车—地面的无线通信技术,列车调度与控制、行车安全综合监控和其它
医学B超图像有图像模糊,肉眼分辨率低的特点。目前,临床上脂肪肝的诊断都是医师根据经验主观判断,这种定性诊断有时会造成误诊,因此计算机辅助诊断成为医学发展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