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迷宫——曹禺前期剧作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性”是曹禺前期剧作的整体艺术支点。黑暗现实对人性的扭曲,人对不同生存方式和命运的急切探索以及对人性美的热切赞美与追求是曹禺“人性”表达的基本内涵。   曹禺前期的四部作品都是对“人性”的解读,总体上它们又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性的迷宫”。在这个迷宫中,剧中人物逃不出变幻复杂的“人性迷宫”,读者或者观众陶醉在“人性迷宫”的神秘莫测与复杂难解之中,剧作家自身也在“人性迷宫”中迷茫徘徊。本文以戏剧叙事学为主要阐述方法,结合剧作家的心理、精神文化分析,试图寻找作品所折射的“人性迷宫”与作家自身的“人性迷宫”的切合点,希望发现艺术家创作时个人生命体验的“心象”表演,探索艺术创作的某些外在与内在动因。同时,结合文艺界研究的成果,以求探究作家在“人性迷宫”中提出问题的隐含答案,这将是本课题着重阐述的论点,也是创新之处。   本文先从语言意义层面和话语层面进行解读曾禺前期剧作中呈现的“人性迷宫”,然后从曹禺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时代文化背景入手,寻找曹禺前期作品呈现“人性迷宫”原因,最后分析曹禺自身的“人性迷宫”给他创作造成的效果,以此来探讨曹禺是否在剧作中为通往“人性迷宫”出口的人们找到了答案或途径。
其他文献
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师生关系、学习效果”方面对两节习题评讲课例进行了分析,以“关注学生发展”为目标,重新认识评讲课,改善师生双边关系,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
本论文以田汉1924年1月到1930年9月六年间的话剧创作为研究对象,这六年多的时间在文学史上通常被称为“南国时期”。南国时期以1924年1月田汉夫妇创办《南国半月刊》为始,其中
在游记文学史的长河中,柳宗元和苏轼可谓是两颗耀眼的明珠。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得志之时无罪被贬,且贬谪时间长、地点多。二人游记作品大都作于被贬之时,其中映射了他们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地名中的音形义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地名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地名与文化的关系是文化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阐述了
文章通过对煤炭产品成本的特殊性和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煤炭企业特点的成本管理方法——基于作业的动态标准成本管理,并对其基本理论、流程
就速写表现形式而言,线条、明暗、工具不限,简单方便,非如照相机,用不着对焦,也不必用“长枪短炮”般地摆出架式。虽也时有围观者但终归是好奇的目光与时有称许的友好。速写
学位
以添加镇静催眠候选新药N6-羟苄腺嘌呤核苷[N6-(4-hydroxybenzyl)adenine riboside,NHBA]的组织匀浆切片作为考察对象,对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质谱成像系统(Air Flow Assisted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体大虑周的古典文论著作,用现代观点来看其理论体系,涉及文学的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鉴赏论和发展论,文学风格学的研究跨越创作论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