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麦形态和生理可塑性有关的氮高效基因筛选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ang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小麦生产中面临氮肥施用量过大且利用率低的问题。小麦的形态和生理可塑性是减少产量损失、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且可塑性与Expansin、WRKY、NAR、NRT和PSB等基因家族的表达及调控有密切关系。因此,如何在减少施氮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小麦的形态生理可塑性,维持小麦产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调查氮饥饿下冬小麦幼苗叶片和根系形态、生理参数、氮素吸收利用规律、各器官中不同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量及蛋白含量。明确了氮饥饿下小麦形态和生理的可塑性;结合生物信息学,探明氮饥饿下各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小麦形态和生理可塑性的关系;并鉴定挖掘出与氮高效吸收和利用相关的基因。该研究可为通过转基因的方法鉴定氮高效基因提供参考,同时为合理减量施氮,充分利用冬小麦形态和生理的可塑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饥饿下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的可塑性氮饥饿时小麦幼苗通过根系指标与光合生理指标的可塑性来弥补氮亏缺的不利影响,从而维持小麦正常生长。本研究表明,氮饥饿抑制了小麦幼苗叶片的生长,氮饥饿处理1、3、5、7天后株高、叶重、叶面积均低于正常氮处理,氮饥饿5天时显著低于正常氮处理。氮饥饿促进了小麦幼苗根系的生长,氮饥饿处理1、3、5、7天后根系指标如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重均高于正常氮处理,氮饥饿5天时显著高于正常氮处理。氮饥饿5天时根尖分生区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氮处理,有利于根的生长。氮饥饿下小麦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先增加后降低,在氮饥饿5天时显著高于正常氮处理,7天后开始低于正常氮处理。2.氮高效基因的鉴定与筛选氮饥饿条件下,小麦的分子响应机制可为今后筛选氮高效基因提供依据。本研究对N1和N0处理下的小麦根和叶分别取样进行转录组和蛋白组测序,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库,一共筛选出38、32、5、4、12个响应氮饥饿的Expansin、WRKY、NAR、NRT和PSB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氮饥饿下根和叶中不同基因的表达量可知,氮饥饿下24、4、2、4个Expansin、WRKY、NAR、NRT差异基因在根组织中表达量提高;7、13、3个Expansin、WRKY、NAR差异基因在根组织中表达量降低。氮饥饿下4、10、2、1个Expansin、WRKY、NAR、PSB差异基因在叶片中表达量提高;3、9、2、11个Expansin、WRKY、NAR、PSB差异基因在叶片中表达量降低。然后找到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进化关系、染色体分布和基因结构。根据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可以发现Expansin、WRKY、NAR、NRT和PSB差异基因可分为3,3,2,3,12个亚族。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5个基因家族差异基因分别分布在小麦的17,16,3,4,13条染色体上。基因结构分析表明5个基因家族差异基因外显子数目分别在2-5,1-5,2-4,1,1-5之间。GO富集和KEGG富集结果表明氮饥饿下在根中表达量显著提高的24个Expansin基因(EXPA31、EXPA14、EXPA24和EXPA9等)富集在与细胞壁延展功能相关的组分中;分别在根和叶中表达量显著降低的1个WRKY71与1个WRKY24基因富集在ABA或GA信号通路中;在叶中表达量显著降低的2个NAR7基因和根中表达量显著提高的4个NRT基因富集在氮代谢途径中;叶中11个表达量显著降低的PSB基因(PSB27、PSB28、PSBD、PSBM等)和1个表达量显著提高的PSBR基因富集在光合作用光系统II通路中。3.与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可塑性有关的氮高效基因氮饥饿时小麦幼苗根系形态变化可能与Expansin、WRKY和NRT基因家族相关。氮饥饿时根中表达量显著降低的WRKY71基因抑制了ABA信号通路,可能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根中表达量显著提高的Expansin和NRT基因可能最终促进了小麦幼苗根系的发育。Expansin基因主要是EXPA31、EXPA14、EXPA9、EXPA24诱导了根细胞壁延展,进而促进了根系伸长,增加了根表面积,促进了氮的吸收;NRT基因主要是NRT2.1、NRT2.2、NRT2.3、NRT2.4促进了根氮代谢通路中硝酸盐向细胞内的转运,可能促进了根系对氮的吸收,有利于根的生长。氮饥饿时小麦幼苗叶片形态变化可能与NAR、WRKY基因家族相关。氮饥饿时叶中表达量显著降低的NAR7基因抑制了氮代谢通路中硝酸还原为亚硝酸的过程,可能减少了叶片对氮素的吸收,不利于叶片的生长;叶中表达量显著降低的WRKY24基因抑制了ABA与GA信号通路,可能抑制了叶片的发育和叶面积的增加,光合面积减小,从而影响了叶片对氮素的吸收。氮饥饿时小麦幼苗的光合作用可能与PSB基因家族相关,叶中表达量显著提高的1个PSBR基因对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而叶中表达量显著降低的PSB27、PSB28、PS BD与PSBM基因可能最终抑制了光合作用,降低了光合速率。
其他文献
试验于2020-2021年间冬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道朗镇玄庄村(E116°54′,N36°12′)大田进行。试验材料采用中筋小麦品种济麦44(以J表示)和强筋小麦品种山农28(以S表示),本试验施钾总量为120 kg·hm-2,设置五种施钾方式,分别为一次性全部播种期底施、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50%拔节期追施+50%开花期追施、50%底施+30%拔节期追施+20%开花期追施和20%底
学位
高活力种子萌发出苗快速、整齐,幼苗强壮,是作物高产的基础。水分是种子萌发出苗的关键因子,植物水通道蛋白(AQPs)介导的水分跨膜转运可能参与调控种子萌发出苗,但在玉米中的相关研究较少。玉米种质资源丰富,萌发出苗特性的种质评价对玉米种质改良和创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玉米自然群体(368份)为材料,通过标准发芽试验对群体材料的萌发出苗表型进行鉴定,并基于萌发出苗特性相关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种质评价
学位
为明确节水高产条件下小麦分蘖发生成穗和不同茎蘖籽粒产量对施磷量响应的生理机制,探明适宜的磷肥用量。于2020—2021年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汶阳田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大田试验。以济麦22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土壤水分,副区为施磷量。两个土壤水分处理为W70(拔节期和开花期将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70%)和W0(全生育期不灌水);四个施磷量处理分别为
学位
缓控释氮肥等新型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研究人员逐渐探索其一次性施入对于常规分次施肥的替代作用。与常规条播相比,宽幅播种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促进氮素吸收,协同提高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鉴于不同播种方式间小麦的群体与个体差异、吸氮能力差异,新型肥料一次性施入对分次施肥的替代效应可能在常规条播与宽幅播种间表现不同。本研究于2020-2021年生长季,以冬小麦品种
学位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及粮食作物,且我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目前,我国大豆产量低,进口依赖性强,如何提高我国的大豆产量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是自然界固氮效率最高、固氮量最大的生物固氮系统。发挥根瘤菌的生物固氮功能,可以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充足并且稳定的氮源,减少施肥,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葡萄糖是能量中枢分子,在植物各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位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培育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一直是育种家的育种目标。山农44和山农46是本课题组选育并于2021年通过山东省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分别具有优质强筋和大粒高产的优点。为了促进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制定合理的配套栽培技术,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转化为农业生产力。2020-2021年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宅子村试验田,设置播期播量互作、磷硫肥及浇水次数互作和追施氮肥用量及时间互作的试验,研究播期播
学位
针对我国强筋小麦生产中产量品质效率矛盾突出的问题,以强筋小麦藁优5766为供试品种,设置两个播期(10月8日、10月22日)、两个氮肥梯度(180 kg hm-2、240kg hm-2)、两个基追比(5:5、3:7)和三个种植密度(180万株hm-2、270万株hm-2、360万株hm-2),研究播期、种植密度和氮肥运筹及其互作对强筋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播期、种植密
学位
秸秆含有大量作物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可再生资源。微生物微生物菌剂是一种无毒害、纯天然、环保的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的酸碱度,替代部分化肥,而且还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改善土壤结构。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氮肥投入过高的问题,研究秸秆、微生物菌剂、有机肥等绿色肥料投入实现氮肥减施的高产高效途径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试验选用小麦品种山农20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秸秆不
学位
金银花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大宗药材,在生产中受地下害虫蛴螬危害严重。昆虫病原线虫是重要生物防治资源,具有主动搜索寄主能力,对土栖性及钻蛀性害虫有特效,其在金银花田中对蛴螬的防控效果仍有待研究。本论文在调查平邑地区金银花田蛴螬主要种类的基础上,开展有效防控金银花田蛴螬的优势线虫种类、剂量及增效剂研究,测定不同线虫对蛴螬的趋化性,并研究了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控金银花田蛴螬的田间效果,论文结果为绿色、高效防
学位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品种间杂交程度不断深入,小麦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而有效的种质资源较为匮乏,限制了小麦育种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是小麦重要的野生近缘种之一,具有大穗多花、耐旱、抗寒、耐盐、生长势强等诸多小麦不具备的优良性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作为优异性状的供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室利用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创制了八倍体小偃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