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博学鸿儒的庙堂话语与心态研究

来源 :黄鹏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1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清初康熙十八年(1679)参试博学鸿儒科并被录取的文人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清初博学鸿儒群体在清朝官方意识形态的引导下,参与庙堂文学话语建构的过程。以庙堂为视域,统合“外现”的文学话语和“内在”的主体心态,考察博学鸿儒具有庙堂特征或以庙堂身份所表达的文学话语(包括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创作实践),以及作为话语主体在进入、身处乃至走出庙堂的过程中所反映的群体与个体的心态特征及其变化。本论文致力于体现以下几点创新:立足场域,即关注庙堂话语的内容主旨、表达方式与话语场域的联动关系;转换视角,即由“政治影响文学”的关系视角转向“文学话语”的本位视角;聚焦主体,即突显庙堂视域下博学鸿儒心态的综合特征、个体差异、嬗变分化及其动因。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博学鸿儒科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反响。首先从政治环境与诗坛背景两方面定位博学鸿儒科在历史与文学的双重坐标体系中的交汇点位置。官方与民间的双向记录,呈现出兼具威逼与恩遇特征的荐取过程。博学鸿儒科在遗民群体与“新朝诗人”群体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响,正是政治身份认同与朝野舆论塑造的差异化结果。第二章,庙堂主导的正统书写与美颂心态。“正统性”是清初政治的核心命题,清初的正统论说应当置于历史谱系中予以历时性的观照。结合政治史、思想史的背景,着重分析博学鸿儒以文学形式主动参与清朝塑造正统、康熙追求治道合一等意识形态活动的过程。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博学鸿儒藉由庙堂诗赋来回应官方的政治言说,从而形成政治意旨与文学形式的高度融合。博学鸿儒的美颂心态是其正统书写的基质,并因康熙的治绩而不断深化,同时在制约性的书写框架内尽力保持个人性的表达特色。第三章,庙堂指向的诗学建构与立论心态。本章通过论述康熙的文学规制、试官的文学引导与鸿儒的诗学观念三个方面,展现出文学思想在引导、整合、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庙堂化趋势。帝王—试官—鸿儒等多方面力量形成层级化、链条式的文学互动结构,相互作用并共同导向庙堂诗学话语的统一。诗歌的“体”“用”两方面,即由“真”到“正”的性情观和庙堂立场的诗教观,凸显出诗学建构的庙堂指向,反映了博学鸿儒渐趋平和的心态与君臣遇合的愿景。第四章,庙堂转向的身份认同与心态嬗变。本章选取博学鸿儒中最具有身份转型意义的“四布衣”为例,深入考察他们“野翰林”的心理特征以及“进”“出”庙堂之际的现实处境与精神世界。由野至朝的身份转型过程,不仅关系着文人个体的价值选择与追求,也是社交群体、舆论导向等社会性因素形塑的过程。博学鸿儒转向庙堂的身份意识,既表现出士人复杂多样的个体性,也反映出博学鸿儒科对士人潜移默化的政治吸附力和感染力。第五章,庙堂离合的空间书写与心态异趋。本章从空间书写角度切入文学的话语指向及其与作者心态的关系。博学鸿儒从山林到台阁的空间转换具有强制和急遽的特征,因此鸿儒群体的庙堂心态也呈现出纷繁交错的状态,并为这一群体内部的仕、隐分途埋下了现实与精神的双重伏笔。本章先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有关“山林”与“台阁”的诗学理论,再以博学鸿儒书写空间的作品为对象,探讨山林—庙堂转换视域下文学话语从疏离庙堂向融合庙堂的指向性转变。“山林”与“台阁”作为诗人隐与仕的精神象征,折射出博学鸿儒的心态异趋,这也是理解博学鸿儒群体分化的重要方式。第六章,庙堂话语的共时比较与文学评价。本章比较了博学鸿儒与同期台阁文臣的庙堂话语,分析两者的同、异表征,以此探讨话语主体与话语场域建立关系的方式对文学作品与作家心态的影响。从《诗观》《清诗别裁集》《四库全书总目》等当代和后世的文学评价来看,昭示出博学鸿儒庙堂话语所具有的文学思想的示范效应和社会舆论的导向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非线性数据拟合问题,建立以残差的平方和与绝对值和为目标的最小二乘与最小一乘模型,采用正弦余弦算法计算模型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对称且无异常值,则最小二乘得到的结果与最小一乘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如果数据存在异常值,则异常值对最小二乘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对最小一乘的影响较小.
期刊
井间连通性对于注水油田的开发方案制定、剩余油分布识别和开发后期调整至关重要,但由于储层砂体叠置关系复杂、油水井间动态影响因素众多,严重影响了井间连通性识别方法的准确性,亟需建立一种考虑砂体叠置模式的井间连通性识别方法。本文依据砂体叠置关系,基于阻容模型,考虑不同砂体叠置模式,建立单层和多层井间连通性反演模型,为剩余油分布及方案调整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基础。首先,根据实际油藏砂体构型特征,构建井间砂体叠
学位
近年来,吉林油田开展了CO2注入油藏矿场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大量轻烃的采出,CO2与地层原油的极性差异变大,萃取原油效果变差,并且由于黏性指进和过早突破的问题,开发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明确CO2驱油机理,并利用两亲性的表活剂来改变CO2和原油物性,减小界面张力,改善驱油效果。本文初选了六种目前常用的驱油表活剂,进行溶解度、降粘实验,耐盐、耐温实验,结合乾安区块原油特点以及
学位
提高采收率是油藏永恒不变的主题,选择何种开发方式将对油藏开发全过程起到决定性作用。注烃气驱因气源易获取,并且易混相,能膨胀原油,可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是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基于YD油藏原油和油藏数据,开展了注气膨胀实验、最小混相压力实验、长岩心驱替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采用了实验和数模相结合的方式对YD油藏注烃气开发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注入烃气可有效改善YD油藏的原油物性
学位
严重段塞流是海底输油管路中常见的一种压力呈周期性波动的流型。其周期性喷发一方面会引起输油管路的振动并对下游设备造成冲击破坏,另一方面还会导致油气输送流量的不稳定。因此,探究严重段塞流出现时组合管路中流型的特征识别对消除严重段塞流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在一套由水平管路、倾斜管路和垂直管路构成的组合管路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管径Ф35mm×5mm,水平管路长度为15m;倾斜管路长度为4m,倾角为-5°;
学位
汽提器是催化裂化装置的关键装备之一,其作用在于用汽提介质置换出催化剂所夹带的油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发了新型组合汽提技术——MSCS(Multi stage circulation stripper)汽提器,在实验研究和工业运行中均获得了良好的汽提效果。为进一步获得工业汽提器内气固混合、传质规律以及油气反应进程,本文对大庆石化MSCS汽提器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计算,结合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不
学位
石油含硫化合物是石油中重要的杂原子化合物,对其分子组成的研究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以及炼油化工工艺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高分辨质谱结合不同电离技术是目前分析石油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大气压光致电离源(APP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适合分析非极性化合物,因此可以直接电离石油中硫醚和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对于只能电离强极性化合物的电喷雾电离源(ESI),需将含硫化合物通过化学衍生化转化为
学位
丙烯精馏塔是化工操作过程中分离出高纯度丙烯的重要设备。但由于丙烯-丙烷体系为特殊的近沸体系,且相对挥发度趋近于1,因此所需塔板数较多,分离较困难,能耗高且塔板效率的预测偏差较大,从而导致塔顶产品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通过模拟软件对其进行计算时,热力学参数的微小改变也会对模拟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这就不仅导致丙烯塔的工艺设计产生巨大偏差,也会对丙烯产品收率及纯度等造成影响。此外,理论板数的预测偏差直接影响
学位
旋风分离器结构简单但流场复杂,内部流动除了内外双层强旋湍流的主旋流型外,还存在着顶部环流、升气管下口短路流、底部排料段旋涡不稳定摆动等多处不利于分离的“二次流”。如由于旋涡尾端的摆动,在排料口处内旋流不稳定,将旋风分离器底部已浓集的颗粒重新带入到内旋流中,形成灰斗处的颗粒返混和夹带,从而影响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操作性能。目前针对该问题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对分离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和
学位
快速发展的电子科技在促进生活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精密仪器的运行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吸波材料是指能够将入射电磁波的电磁能量转换为热能或利用材料结构使入射微波产生干涉相消的材料,开发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至关重要。基于优异的介电性质、可调变的形貌、轻的质量和稳定的化学特性等,碳材料在吸波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开发高性能碳基吸波材料仍充满挑战,特别是面临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