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降水对雨养区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模拟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干旱和半干旱区,降水是农田土壤温室气体脉冲式排放的重要驱动因素。尽管历时短、发生突然,但伴随着降水的发生,土壤CO2和N2O排放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占比高达50%以上。地表CO2和N2O排放是土壤中CO2和N2O产生、传输和消耗的净结果。土壤O2浓度、碳氮底物等因素均会影响土壤CO2和N2O的产生。全球变暖趋势下,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增加。然而至今对极端降水条件下土壤CO2和N2O的排放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基于模拟极端降水试验,在控制相同总降水量(300 mm)的基础上设置2个单次降水量,分别为常规降水(每次10 mm,即P10)和极端降水(每次75 mm,即P75),通过高频率监测对照(CK)、施氮肥(N)、施氮肥加少量秸秆(N+LM)、施氮肥加大量秸秆(N+HM)4个管理措施地表CO2、N2O通量,土壤CO2、N2O、CH4和O2浓度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壤温度和水分、土壤DOC、NH4+-N和NO3--N含量;展开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极端降水对地表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2)极端降水下O2对土壤内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影响;3)极端降水下碳氮底物对土壤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极端降水显著影响地表CO2和N2O通量的动态变化。相比于P10,P75下地表CO2和N2O通量在降水后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趋势,变化更加剧烈(能够在2-5天内到达峰值),并且随着降水次数的增加,地表CO2和N2O通量逐渐衰减。极端降水能够降低CO2和N2O的综合增温潜势。P10与P75下,4种管理措施中地表CO2和N2O通量的升高幅度均呈现为N+HM>N+LM>N>CK,地表CO2、N2O累积排放量在N+LM(N2O累积排放量除外)和N+HM处理中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比于P10,P75下CO2累积排放量在N+LM和N+HM处理中分别降低了32%和40%,N2O累积排放量在N+HM处理中增加了89%。(2)极端降水下促进土壤内O2消耗、CO2和N2O累积,但对土壤内CH4浓度的影响较小。P75下土壤O2浓度在降水后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土壤内CO2、N2O浓度与O2浓度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相比于P10,P75下三种气体的动态变化更加剧烈,且到达峰值的时间(1-5天)较早。土壤CO2、N2O与O2浓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但随着土壤内O2浓度降低,土壤内CO2浓度呈生长曲线型升高,土壤内N2O浓度呈指数型升高。4种管理措施中三种气体浓度变化幅度均呈现为N+HM>N+LM>N>CK。地表CO2和N2O通量与土壤内CO2和N2O浓度有关。P75下地表CO2、N2O通量分别与其土壤内浓度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到达峰值的时间略晚(1-3天);并且地表CO2、N2O通量分别与其土壤内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3)极端降水对土壤DOC含量无显著影响,但能够降低土壤NH4+-N和NO3--N含量。P10和P75下土壤DOC含量在第一次降水后3天内降低;相比于P10,P75下土壤NH4+-N含量降低的时间(降水后3天内)较短,土壤NO3--N含量(除N处理外)降低,这均与土壤内CO2和N2O浓度的动态变化相吻合。本研究揭示了极端降水条件下地表CO2、N2O通量,土壤内CO2、N2O和O2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明确了地表CO2、N2O通量与土壤内CO2、N2O浓度以及土壤内O2浓度与CO2、N2O浓度间的关系,并阐明了土壤内O2浓度、碳氮底物对土壤内CO2和N2O浓度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土壤侵蚀是土壤碳库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影响全球碳循环的主要环节。因坡面土壤侵蚀复杂多变,不同侵蚀条件(侵蚀方式、覆盖条件、尺度及降雨特征等)对侵蚀泥沙有机碳特征参数(含量、组分、富集)的影响不同。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针对某种特定条件,缺少不同条件下的对比研究,限制了对坡面有机碳流失机制及侵蚀泥沙中有机碳特征参数变化的深入理解。本文以典型黄绵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坡面侵蚀条件的小区,测定自然降雨
学位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是我国气候上的南北分界线,特别表现在对冬夏季风的巨大屏障作用,其特殊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秦岭丰富的植物资源。近年来,社会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在矿区和道路沿途造成了大量的石质工程创面,导致生态受到极大威胁。当前,石质边坡的生态修复使用传统的技术手段普遍存在施工难、成本高和养护难等问题。而藓类植物在涵养水源、营养循环、环境指示、天然更新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岩面上直接生长的石
学位
由于果业种植规模持续扩大,乔化苹果园化肥施用过量以及建园时间较长,土壤环境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壤结构变差,影响果树根系发育;水分吸收率降低,出现土壤干层;肥料利用率下降,造成硝态氮淋溶累积等问题。因此,随着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迅速发展,针对矮砧密植苹果园中果树根系空间分布特征、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土壤矿质氮累积与分布特征不明确,以及果园缺乏人工调控措施提高土壤水、肥利用率等问题。本研究以陕西省
学位
黄土高原北部地区为风蚀水蚀交错区,又是冻融作用强烈地区,冻融作用与风蚀、水蚀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土壤侵蚀,同时由降雨击溅和径流作用于地表形成的土壤物理结皮在该区内分布范围较广,土壤物理结皮的存在对风蚀有抑制作用,而冻融后结皮的抗风蚀能力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以沙黄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模拟降雨、室内模拟冻融以及室内风洞试验,系统研究了冻融作用对结皮强度以及结皮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强度物理
学位
植被恢复与建设作为解决土壤侵蚀问题的重要举措,极大改善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然而,黄土高原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承载能力与植被恢复需要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有限的水土资源并不足以支撑全域实现植被覆盖,为解决这一问题,选择适宜区域环境且具备优异防蚀功能的植被措施对区域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植被类型、根系及分布格局等植被特征是影响植被防蚀作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常见作物谷子和草本紫花
学位
微塑料因其小而轻的特性,极易在环境中破碎、迁移和积累,致使微塑料污染遍布全球。土壤侵蚀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土流失形式,可直接影响环境中微塑料的迁移及其空间重分布。黄土高原是我国西部地区塑料用量较大的典型区域,同时也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严重地区。但是关于该地区土壤中微塑料的空间分布及迁移特征尚不清楚,了解微塑料的空间分布及迁移特征有助于为微塑料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王东沟小
学位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作为一种寄主范围广、迁飞能力强、繁殖能力高的植食性害虫,在入侵中国后对我国的农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尽管化学防治是我国目前防治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的最重要的应急防治措施,但是全球范围内草地贪夜蛾的治理经验表明生物防治是草地贪夜蛾最有效的控制手段之一,因此,生物防治也必将成为我国草地贪夜蛾综合治理战略的必要支柱。本研究在调查陕西省杨凌区及周边玉米
学位
自“退耕还林(草)”工程大规模实施以来,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成效瞩目,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然而人工造林初期,不同树种人工幼林土壤水分及产流产沙状况仍有差异。因此,合理选择造林树种与造林模式以增加人工幼林水土保持效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区纸坊沟流域为试验区,设置6种类型标准径流小区,包括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Pinus tabulaefor
学位
团聚体稳定性是决定土壤抗侵蚀和退化能力的重要土壤物理性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大、水土流失面积广,该地区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研究多基于水稳性团聚体,关于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变化的研究较少。为探明典型黄绵土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纸坊沟流域及子午岭林区为研究区,选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演替阶段及不同土层深度之间土壤理化性质、团聚
学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发的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重大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小麦条锈菌变异频繁,新的毒性小种出现会导致抗病基因不断被克服,从而使抗病品种丧失抗性。小麦条锈菌作为活体营养寄生真菌,通过吸器从细胞中吸收营养,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