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针结合作业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hua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体针治疗结合作业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作用和疗效。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手段,回顾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中治疗的、符合中风后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此后按照入院后采取的治疗措施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对比,收集整理后共得到病例60例,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均采用了常规的针对中风的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了体针针刺和作业疗法,取穴:百会、太冲、内关、三阴交、神门、神庭、心俞、肝俞,每次留针30分钟,日一次,配合的作业治疗为针对不同患者病情制定而成的个体化方案,根据接受的作业疗法类型不同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分为基础ADL训练、工具性ADL训练)、文娱活动训练和音乐欣赏等进行二次分组;对照组则只接受了普通抗抑郁药物(氟西汀20mg日一次)进行治疗,他们皆因对针刺的抗拒或机体的不耐受而并未接受针刺治疗和作业疗法。同时为了统一效果,观察疗效的时间选择了患者入院2周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整理,纳入统计整理的指标包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两种量表数据及其变化,并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上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和各项评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并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两组的量表数值进行组内前后对比,发现每组的量表数值均有减少,而p<0.05说明这一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方式对PSD(post-stroke depression,中风后抑郁)的治疗均有效果。在此之后再进行同一时间点上的组间对比,p<0.05,同样证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证明治疗组对于中风后抑郁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中风后抑郁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HAMD-24以及SDS评分。2.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对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更加显著,体针结合作业疗法的治疗对中风后抑郁的治疗作用比常规西药治疗更好。3.在治疗组患者中,接受了工具性ADL训练的患者的中风后抑郁情况更容易改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推动组织转型、实现企业数字化变革的基础和抓手。尽管很多企业早已开始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但随着企业发展和管理实践的变化,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也需要适应和满足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如何从企业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设计,最大化利用系统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提升效率,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HY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金融的脆弱性是金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1世纪初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也使得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充分暴露。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爆发,对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学者们的结论表明,过去的微观审慎监管无论在监管理念和监管目标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而,在寻求防范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各国都认识到了宏观审慎监管是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保证。我国也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通过一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电针对胸科手术双腔支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外科胸科麻醉组预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名患者进行随机化分组,处理因素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针刺腧穴加电针刺激,在麻醉诱导开始前30分钟实施干预,作为干预效应组;B组采用假针刺和不通电的电针刺激在相同时相进行干预,作为对照组。测量全身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