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的加快,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无法消耗过多的劳动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加之户籍制度的限制和进城务工人员收入水平的限制等原因,他们的孩子就被滞留在农村,形成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也日益迅速,留守儿童的规模和人数也越来越多,远离父母的照顾,不仅对他们的生活、心理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孩子的教育,甚至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俗话说“爱子不教,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寥寥数语,足见教育的重要性。孩子是农村人的希望,孩子的教育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后续发展劲头以及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近年来,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很多学者、各科研团体、社会相关部门都对其教育做了大量的调研和研究工作。政府2004年召开的“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正式进入政府的工作日程。至此,各地方政府依据本地实际纷纷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活动。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本文在政府行为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指导下,运用个案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柘城县应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政府行为分析,总结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分析政府行为的现状,以此探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府方面的原因,并依据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长期性、广泛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事务占主导地位,有动员和调配一切社会资源的权力和能力,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改革教育财政投入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全面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