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广告几乎是无孔不入的,也因此引发了众多语言学家对广告的主要载体——广告语言的注意。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说服顾客进行购买,这种目的性决定了其语言风格和特色,并使其独立于其他文体,在语言学范畴内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此外,作为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产物,广告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域、性别、社会变革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凸现了其社会性特点。学者们从语言、修辞特色、语言的模糊性甚至是文化方面对广告语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很少有学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阐释。尽管Tanaka,K.(Advertising English,1994)注意到广告和社会的关系,但并未从社会学角度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 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洞悉广告语言。首先,作者强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广告语言的研究不应该脱离社会因素。然后,简单地介绍了著名的AIDMA广告理论(广告作用于广告受众的过程为:引起注意,即从周围对象中指向和集中于具体的广告,接着,引发广告受众对该广告的兴趣,然后产生拥有此产品的欲望并记忆该产品,最后促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该广告产品的行动)。借助于William Bright(1964)对社会语言学的阐释(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科学,任务在于描述“语言与社会结构的共变”,简而言之,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作者指出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广告语言有利于促进广告人与社会语言学家的“双赢”,即:推进广告效果最优化并丰富社会语言学研究。 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从语言变体方面分析广告语言,包括语场、语旨、语式。广告语言以其特殊的目的性决定了其语场及语式;语旨反映了广告发布人与商品潜在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接着,文章分析了因地域、性别、社会现实的差别而引起的广告语言的变异。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文章尝试着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AIDMA广告理论实现的可行性方法,提出了创造亲近氛围以引起注意;采用双关或暗喻保持兴趣;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以刺激购买欲望;口语化的语言或重复以加深记忆等方法。 本文试着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广告语言并尝试着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AIDMA广告理论实现的可行性方法,寄希望于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丰富和充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为广告语言的研究寻求新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