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翻供问题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告人庭审翻供是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法律现象,特别是新的《刑事诉讼法》施行之后,有日渐增多的趋势。相对于全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庭审翻供现象突凸表现,更为频繁发生,已成为审判人员倍感棘手的问题。审判人员在处理时,往往表现出厌恶、轻视、排斥,忽视了庭审翻供的价值。不实的庭审翻供固然耗费了司法资源,影响了诉讼效率,阻碍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但是庭审翻供是被告人通过特殊的方式展示证据,从而维护自己辩护权的有效方式,据实的庭审翻供对查清犯罪事实,准确打击犯罪,避免冤假错案,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庭审过程中,要对翻供现象保持客观的态度。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庭审中大量出现翻供现象的成因和造成的影响,结合我国审判人员处理庭审翻供的做法,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为保障法律的公正性、打击犯罪以及维护人权做出贡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口供的概念、证据价值及地位,庭审翻供的概念和特征、类型、性质及价值进行分析。庭审翻供是口供的一种特殊形式,指被告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否认审判前向侦查人员、检察人员所作的有罪供述和辩解,提出无罪或者罪轻的供述和辩解。它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是被告人;(2)前提条件是要有原供的存在;(3)范围包括推翻原供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程度上足以影响定罪量刑;(4)时限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5)内容包括供述和辩解。就法律性质而言,它是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的行为,所形成的庭审陈述是法定的证据形式。它具有证据价值及保护辩护权实现的价值。第二部分是对庭审翻供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其原因包括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应当如实回答以及未明确规定不实翻供的法律后果等法律制度缺陷面导致的翻供,另外还包括了司法人员执法因素以及其他人为诱因而导致的翻供,对司法公正、人权保障、诉讼效率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三部分是分析了我国法律对庭审翻供的规定以及实践中的处理方法,归结于审判人员的个人心理偏见和公诉方和审判方的过度配合。建议审判人员在处理庭审翻供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法律不禁止翻供,不极端;改变自身的观念,不片面;审理前全面了解,有准备,同时在审查时做到: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对被告的庭审陈述认真听取,对翻供理由进行全面审查,充分审查相关供述和证据。第四部分基于第二部分的相关阐述,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减少无理翻供的情况发生,保障诉讼效率,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具体的应对措施有:设置有限沉默权的同时,对被告人庭审不实翻供作出惩罚性规定;借鉴辩诉交易制度,设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强化排除非法证据规则意识,真正贯彻证据合法性调查程序;扩大律师的程序参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其他文献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是最具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幽玄是日古典文学中最能体现日本民族传统的一个美学范畴。作者论述了它们在各自形成、发展
甘薯,又名地瓜、山芋、番薯等,是旋花科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块根植物。根据甘薯块根肉色的不同,分为红薯、白薯、紫薯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75.3%。
目的:1.对肥胖患者的体质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肥胖患者BMI、腰围(WC)、臀围、腰臀比(WHR)、腰身比(WHtR)、黑棘皮征及相关生化指标等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从而可对肥胖患者发生相关生化指标异常的高危体质人群进行重点预防及筛查,及早对其进行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纠正其偏颇体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防止或延缓其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相关并发症发展,为中医药防治肥胖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2.
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产物,在促进现代化城市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
《准则》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这一重大论断,阐明了坚持民主集中制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系,凸显了民主集中制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地
报纸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欧元危机、银行业危机、英国脱欧、民粹主义运动扰动欧洲政坛,美国总统特朗普则令世界贸易和跨大西洋关系阴霾笼罩,多个新兴经济体陷入困境拖累市场需求,再加撼
报纸
乡村宗教在中国乡村社会中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对之却只有简单的负面描写,可以说基本上处于"缺席"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是现实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压制,二是知识分
手足口病属急性传染病之一,其致病原因为由多种肠道病毒所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溃疡或疱疹。2017年山西省原平市手足口疫情呈现显著增高趋势,为进一
近代私立大学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转向当代大学的重要力量,为旧中国的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在众多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