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细胞转录组的ERF6-GPAT调控网络在龙眼体胚发生早期的功能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zdh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作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Dimocarpus)热带/亚热带常绿木本果树,原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及东南亚等地区。龙眼果实鲜美多汁,富含多糖、生物碱及黄酮等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自然条件下,龙眼胚胎发育的质量直接影响了龙眼果实的发育,若胚胎发育质量差,会导致果实坐果率低、落果严重及形成小果等。因此,对龙眼胚胎发生(embryogenesis)分子机制的研究能为提高果实的产量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然而,龙眼合子胚发育早期取样困难,阻碍了对合子胚发育的分子机制的阐明。取而代之,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体胚发生,somatic embryogenesis,SE)系统已被用于龙眼离体胚胎发育的研究。先前的研究发现,龙眼胚性愈伤组织(embryonic callus,EC)中不但含有胚性细胞,还含有非胚性细胞,只有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胚性细胞才具有体胚发生的潜能。目前,基于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及蛋白组测序等技术,已对龙眼SE过程分子机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这些发现是在有限的细胞群中对特定发育阶段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而龙眼EC中胚性细胞及非胚性细胞分子调控的差异仍然未知。此外,龙眼体胚中的具体细胞类型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最近发展起来的高分辨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对龙眼EC进行scRNA-seq。基于测序结果得到的不同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规律及功能注释结果,对龙眼EC的细胞类型进行分类及鉴定。同时筛选关键调控因子,验证它们在龙眼SE早期中的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对龙眼EC进行scRNA-seq,从两个生物学重复中分离得到28,724个单细胞用于分析。采用serurat软件对细胞进行无监督聚类,共得到12个细胞亚群(cluster)。选取每个cluster中上调表达倍数前20的基因作为每个cluster的标记基因,对其进行功能注释,结合已报道的不同细胞类型的标记基因,在龙眼EC中鉴定出5个cluster共4种细胞类型,包括增殖细胞(proliferating cell,PC,cluster 6及8)、分生细胞(meristematic cell,MC,cluster 9)、维管细胞(vascular cell,VC,cluster 7)及表皮细胞(epidermal cell,EPC,cluster 11)。结合bulk RNA-seq结果,对每个cluster中上调表达前20的基因在龙眼SE早期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cluster 8及9的大部分标记基因在龙眼SE早期呈逐渐下调的表达趋势,表明这2个cluster可能为龙眼SE早期细胞群。而cluster 2、5、7及11的标记基因在龙眼SE早期呈逐渐上调的表达趋势,表明这4个cluster可能为龙眼SE分化期细胞群。挑选了已被鉴定细胞类型的、可能在龙眼SE过程中出现细胞分化的cluster 8、9、7及11进行拟时分析,发现cluster 8及9处于拟时间轴的起始位置,之后细胞连续分裂并分化为2个分支,一个分支为cluster 7的VC细胞群,另一个分支为cluster 11的EPC细胞群。结果表明龙眼胚性细胞在早期经历旺盛的连续不断的有丝分裂过程,之后逐渐分化为VC及EPC。对该细胞连续分化轨迹中上调表达的转录因子-靶基因调控网络进行分析,发现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ERF6)、ERF20、ERF114、MYB9、MYB4、NAC058及WRKY75等转录因子均在该细胞分化轨迹中活跃表达。进一步采用过表达瞬时转化龙眼原生质体技术,验证了NAC83-XTH23及NAC58-MYB9的正调控关系。此外,部分cluster的上调表达的基因富集在“细胞自噬”途径中,这些cluster中的细胞可能通过自噬调节以维持细胞稳态,或介导非胚性细胞凋亡。2龙眼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基于scRNA-seq的结果,发现了多个AP2/ERF转录因子可能参与调控龙眼EC的细胞分化过程,如ERF6、ERF20及ERF114等成员在单细胞转录组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显著上调表达。因此,对其所在的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进行鉴定,共鉴定到125个龙眼AP2/ERF超家族成员。根据其保守结构域数量及种类的差异,进一步将这125个成员分为ERF、AP2、RAV及Soloist四个家族。基于bulk RNA-seq结果,对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AP2/ERF成员在龙眼SE早期及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并能够响应不同光质、激素及温度。此外,在单细胞转录组中上调表达的ERF6及ERF20在球形胚(globular embryo,GE)阶段上调,ERF6还在高温胁迫中上调表达。3龙眼GPAT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基于scRNA-seq的结果,发现了2个GPAT家族成员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6.2)及GPAT8在EPC中特异表达,可能参与龙眼生长发育及抗逆境胁迫等生物学过程。因此,对其所在的GPAT家族进行鉴定,共得到9个龙眼GPAT家族成员。基于bulk RNA-seq结果,对GPAT家族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GPAT家族成员在龙眼SE早期及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并能够响应不同光质及温度。测定了龙眼SE早期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的含量变化情况,发现龙眼SE早期TAG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广靶代谢组学测定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果。此外,在单细胞转录组中上调表达的GPAT6.2及GPAT8在GE阶段上调表达,并在高温胁迫中上调表达,表明它们可能在龙眼中发挥重要功能。4 AP2/ERF-GPAT调控网络的验证及其在高温胁迫下的龙眼体胚发生早期的表达模式分析对龙眼AP2/ERF-GPAT转录因子-靶基因调控网络进行预测,共有73个AP2/ERF转录因子可能调控9个GPAT家族基因。在单细胞转录组中上调表达的ERF6可能调控整个GPAT家族基因的表达。将ERF6过表达瞬时转化龙眼原生质体,发现ERF6能够激活大部分GPAT家族基因的表达。双荧光素酶试验结果显示ERF6能激活GPAT6.2及GPAT8的启动子活性,表明ERF6为GPAT6.2及GPAT8的激活子。为进一步研究ERF6及GPAT家族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龙眼体胚中的响应情况,对龙眼SE早期进行高温(35℃)胁迫处理。结果显示高温抑制了龙眼体胚的分化,高温处理下龙眼体胚无法分化为GE。高温胁迫激活了ERF6及GPAT家族基因的表达,在第9 d激活最显著。对高温胁迫下龙眼SE早期TAG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发现高温胁迫第6及9 d时,TAG含量显著上升,表明TAG也参与了龙眼高温胁迫过程。该结果表明ERF6可能通过激活GPAT家族基因的表达,参与龙眼体胚TAG的生物合成,从而参与龙眼体胚对高温胁迫的响应。5 ERF6稳定转化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功能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ERF6过表达稳定转化龙眼EC,研究ERF6在龙眼体胚中的功能。结果显示,过表达ERF6后GPAT家族大部分基因显著上调表达,且过表达ERF6的龙眼EC中TAG含量显著升高,表明ERF6能在龙眼EC中通过激活GPAT家族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TAG的生物合成。将筛选后的ERF6阳性EC转接至MS培养基进行体胚发生观察,结果显示过表达ERF6后龙眼EC能够正常进行体胚发生。此外,过表达ERF6抑制了龙眼体胚在高温胁迫下的分化过程,高温胁迫下过表达ERF6的龙眼体胚中TAG含量显著上升,且ERF6在高温胁迫下亦能够激活GPAT家族基因的表达。外源添加褪黑素(Melatonin,MT)后高温胁迫下过表达ERF6的龙眼体胚中的TAG含量下降,过表达ERF6导致的龙眼体胚在高温胁迫下的细胞解体现象消失。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ERF6通过激活GPAT家族基因的表达,促进了龙眼体胚TAG的生物合成,抑制了龙眼体胚分化。
其他文献
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是复杂多变的,例如病原微生物激活植物启动抗病防御策略,共生微生物刺激植物激活养分循环供给。植物与微生物进化出的这种既相互防御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使植物能更好的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生长素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所有过程,包括应对与有害/有益微生物互作的过程。当植物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时,生长素控制植物的生长并响应水杨酸介导的植物免疫信号,协调生长和抗病的平衡。当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互作共生
学位
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作为沿海主要防护林在控制风沙危害、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综合利用无人机与卫星遥感数据实现木麻黄林分质量的高效、准确监测,掌握木麻黄林分动态变化并分析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木麻黄经营策略提供数据支持。研究以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木麻黄为研究对象,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分别实现基于无人机和Landsat星基遥感的木麻黄林
学位
莲子心(Nelumbinis plumula)是睡莲科植物莲种子的绿色胚根,具有广谱、高效及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其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被证实有清心安神、止咳化痰、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和降血糖等功效,是我国天然药用资源中的重要宝藏。但目前为止,莲子心中重要的有效成分酚类物质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创新。在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快速化和年轻化的趋势。胰腺癌极易转移而危及
学位
目的 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治疗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临床价值。方法 64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式,实验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产后感染发生情况,产程时长,新生儿情况及新生儿产伤情况。结果 实验组自然分娩29例,产后感染3例;对照组自然分娩22例,产后感染11例。实验组自然分娩率、产后感染发生率均
期刊
‘三红蜜柚’【Citrus grandis Osbeck.‘Sanhongmiyou’】为云香科柑橘属植物,是从‘琯溪蜜柚’芽变单株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因红皮、红瓤、红肉而得此美名。其风味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三红蜜柚’果实在生长发育和采后贮藏期间容易发生汁胞粒化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它的食用性和商品价值。现有大量研究表明随着汁胞粒化程度的加重,木质素的含量也随之增加,木质素的产生是柚汁胞粒化的主要
学位
根冠被视为植物根部分生组织的保护层,根冠的生理位置使得其成为检测环境变化的理想组织器官,常常通过信号转导影响根系生长。共质体途径是植物细胞间信号通讯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根冠细胞与其他组织间是如何通过共质体途径交流并影响植物根部生长的。本研究中,我们利用诱导系统来特异性阻断根冠与其他组织中的共质体途径。经过观察发现已分化的根冠细胞通过胞间信号与邻近的干细胞微环境(Stem Cell Nic
学位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Cf/SiC)作为结构材料在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核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界面相在SiCf/SiC的裂纹偏转、纤维桥连、纤维拔出等增韧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保证材料的非脆性断裂。传统的热解碳和氮化硼界面相易受到服役环境中氧化气氛、水蒸气的侵蚀,导致SiCf/SiC性能恶化,限制了其向更高服役温度发展。稀土硅酸盐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界面相材料,表现出以下性
学位
DNA干扰(DNA interference,DNAi)是一种由同源性DNA引发的靶标基因沉默的现象,该现象存在于多种生物中。原核生物的DNAi是由Argonaute蛋白介导的,真核生物的DNAi机理则没有具体的报道。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属鳞翅目菜蛾科,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害虫。目前课题组已在P.xylostella中发现了DNAi的现象。因此,本研究以P.xylostella
学位
针对山区页岩气平台选址受限大的难题,根据“井工厂”作业模式下单井钻井费用不断降低的学习效应,采用改进的相似余弦度对学习效应进行量化,将量化指标引入到平台位置优选模型中,建立了一套专门针对山区页岩气的钻井平台位置优选模型。针对页岩气丛式水平井大型化的问题,结合山区页岩气开采通用的均匀布井模式,提出了定向钻井延伸极限概念来对丛式水平井的大型化程度进行量化,同时结合轨道势能和设计轨道总长度,建立了山区丛
学位
组蛋白分子伴侣参与调控很多重要的植物发育基因的表达,在许多染色质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组蛋白修饰也影响着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并密切参与几乎所有涉及到DNA的细胞进程,这些调控机制在植物以及其他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竹类植物是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已被视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植物类型。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工农业生产、国民经济以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