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演变机理及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要素扩散与乡村要素集聚而形成的位于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之间的既不同于典型城市,又有异于典型农村的区域,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既是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地区,又是发展中问题最多、最敏感的地区。因而,深入研究大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演变机理及发展策略,对促进大城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走访有关专家学者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系统科学、经济学、管理学、规划学、模糊数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图析分析、归纳总结、演绎推理和综合评价等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重点从概念与特征分析、形成演变机理、特征属性界定、有序协调发展策略等四个方面,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大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演变机理和发展策略问题。 准确把握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与本质特征是问题研究的基础。本文透过空间、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行政管理等表象因素分析,提炼出并论证了大城市边缘区的四大特征,即变性进程的加速性、对母城的依附性、发展初期的无序性和生态环境的双刃性。表现为:农地向非农地、农民向居民和农村向城镇的快速转变;依托于母城的资源优势和服务于母城的产业体系;发展初期空间布局、人口管理和社会秩序的无序性;自身较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与改善、缓解、调节和保护城市环境的功能要求。 大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机理是本文理论研究的重点。借鉴核心-边缘理论、城市空间扩散理论和城乡关系理论,概括提炼出了大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理论框架和机理模型,运用归纳总结、演绎推理、因果分析和图析分析等方法,从深层根源、中层传导和表层实现三个层面,较深入系统地剖析了大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促进机制、保障机制和实现机制。研究表明:效益驱动是大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核心动力,交通、通讯和信息传播是大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传导因素,产业结构调整、观念转变、制度变革和招商引资是大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促进因素,法规、政策、科学规划和政府职能是大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保障因素,最后由城乡要素的扩散与集聚实现了大城市边缘区的形成。 大城市边缘区地域特征属性界定是本文方法研究的重点。在评析现有大城市边缘区划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城市边缘区地域特征属性界定的观点,从人口、用地景观、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选择了大城市边缘区地域特征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构建出了地域特征属性界定模型,并对北京城市边缘区内四个典型地域单元的特征属性进行了界定,初步印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探求大城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策略是本文实践研究的重点。依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论述了大城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的含义。基于对概念、特征和形成演变机理的认识,提出了大城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的途径,以北京市为例,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提出促进大城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的政策性建议、管理性措施和操作性策略。
其他文献
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其中八音坐唱尤为突出。八音坐唱是布依族儿童的启蒙之音,具有游戏性、生活性及文化性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八音坐唱的
文章分析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探究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即清晰栏目定位,弘扬主旋律;创新内容与形式;构建组织保障体系,建
如何对地貌类型多样化的区域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并生成网格数据,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是区域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工作。 研究区大同
本文对英国公学英才教育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探析,包括独立性、封闭性、严酷性和全面性。公学的英才教育办学模式是成功的,值得借鉴。
"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混合式教学工具,借助智能手机微信平台加深师生互动,有效联结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分析学生情况,优化教学效果,
使用甲醇或萘作为检定标准物质进行评定操作是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最常用的方法.而液相色谱仪实际测量过程中的重复性测量误差、基线噪声以及检测使
本文从人的情感因素出发,分析了人的情感因素在产品设计和消费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通过对人的情感因素的解读,研究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产品形态语义的编码,以及消费过程
问题式学习(PBL)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本文基于其中遇到的困境探索将其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相整合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分析了该模式的操作环节,以期实现PBL的最大应用
目的探讨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结肠镜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溃疡性结肠炎
<正>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对于本病的诊断及治疗一直是困扰泌尿外科医师的难题,如治疗不当,会进一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