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统区农贷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l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之前及战争的前期,我国农业生产萎缩,广大农村地区经济衰败,金融几近枯竭,使得粮食、棉花等物资缺乏,严重影响了对日战争与民众的生产生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大力推行农贷,改善农村金融,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战争爆发后大量的游资涌入国统区;同时国统区爆发的严重的粮食危机使得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农业;战前实施的农贷所取的成效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所带来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为战时实施大规模的农贷提供了可能。农贷作为战时国民政府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必然会随着战争进程和当时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的变化而调整。1937—1944年国统区的农贷经历了全面展开(1937—1939年)、调整(1940年)、顶峰(1941年)和收缩(1942—1944年)四个阶段。国民政府为战时农贷的推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对农贷的组织系统、对象、用途、种类、利率、期限、额度、担保、回收都有着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在运作中,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以及不同种类的农贷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差异性。战时国统区的农贷,使得大量资金投入农村和涉农部门,活跃了农村金融,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增加了粮食产量,为保证军需民食和抗战提供了保障,减少了灾、饥、流民,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也打击了高利贷,对整个农村的结构和成分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但战时农贷仍存在放贷数量少、农贷比例投入不合理、农贷手续复杂、农贷具体运作中有贪污腐化行为等方面问题,使得地主富户受益多,农民直接受益少。农贷实施在关键时刻实行紧缩等错误政策,使农贷所产生的作用有限,未能从根本改变当时整个农村的面貌。
其他文献
粮食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粮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历代中央政府都予以密切关注。抗日战争时期
100年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被首次报道,它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性痴呆.由异常磷
线粒体DNA含量丰富、分子量小、分子进化速度快、结构基因保守性强,被广泛应用于分子遗传进化、分类鉴定及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刑法立法也要转变法益观念,通过运用刑法职能为构建法治社会做出贡献。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刑法立法中存在一些问题以及转型时期
在不考虑工艺因素及切削条件等的影响下,仅从滚切原理、滚刀误差及滚齿机不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计算,并论述由此产生的各种误差。
糖苷酶是糖类合成的重要催化剂,但其催化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产物产量不高。近年来,通过糖苷酶催化位点氨基酸突变、其他位点氨基酸突变、随机突变、C端缺失突变和DNA混编(DNA shuf
林绍年是清末时期一位比较有清誉的官员,曾任滇、黔、桂、豫四省巡抚,军机大臣等,也兼署过云贵总督。林绍年任巡抚和军机大臣时,正是清末新政时期。林绍年对新政持比较积极的
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机制研究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已发现Notch信号对神经干细胞的维持和抑制分化发挥着决定性作用,No
本论文针对日本免费纸的整个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免费纸的形态、运作模式、当前规模、发展趋势、协调管理机构等,并辅之以相关个案进行具体介绍。同时,该文对中国传媒业有
民国前期的法制历经近二十年的变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法制经验,继承清末变法修律成果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包括宪法、民法、刑法、商法、诉讼法和法院编制法在内的“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