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降主动脉复杂斑块在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患者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hoku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CTA对近端降主动脉复杂斑块进行评估,观察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患者近端降主动脉复杂斑块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主动脉复杂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在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回顾性收集2018年01月01日至2020年09月30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绍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7例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根据近端降主动脉斑块的有无分为有斑块组(63例)和无斑块组(54例),有斑块组中根据斑块大小、形态等特点分为ACP组(22例)与非ACP组(41例)。分别比较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复杂斑块与无斑块组之间入院时人口统计学数据、卒中危险因素、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血清学实验室检查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近端降主动脉复杂斑块在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患者中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17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2.84岁,其中女性48例,占41%,近端降主动脉无斑块54例(46.2%),有斑块63例(53.8%),复杂斑块22例(18.8%),非复杂斑块41例(35.0%)。在71例主动脉有斑块患者中共有90个斑块:升主动脉5(5.6%),主动脉弓22(24.4%),近端降主动脉63(70%),有63例在近端降主动脉存在斑块,其发生率高达70%。复杂斑块在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发生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近端降主动脉与其他两个部位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有22例复杂斑块,其发病率为24.4%。在有斑块与无斑块组对比中,年龄、糖尿病、高血压、HDL-C、载脂蛋白A1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复杂斑块与非复杂斑块组对比中,年龄、糖尿病、高血压、HDL-C、载脂蛋白A1、EF存在明显差异(P<0.05)。复杂斑块组与非复杂斑块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的增加、糖尿病是有斑块与无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C统计量:0.886,95%CI,0.826-0.954)。在近端降主动脉复杂斑块组与无斑块组观察到同样的结果,同时EF也具有显著差异(C统计量:0.926,95%CI,0.869-0.983)。结论:在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患者中,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相比,近端降主动脉斑块及复杂斑块发生率较高。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是形成近端降主动脉斑块及复杂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于心脑血管风险的预测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在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常规完善近端降主动脉弓CTA的评估,可以对病因筛查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我中心DBS对PD患者运动症状,生活质量和人格特征的影响及人格改变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1、收取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依据MDS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临床确诊PD和临床很可能PD,经运动障碍专科医师评定符合帕金森病DBS手术适应症并实施手术的患者。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MMSE,MOCA,BAI,BDI,术前MDS-UPDRSIII开关期
目的:脑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nd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发布了新的高血压指南,该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由原来的血压≥140/90 mm Hg更改为现在的血压≥130/80 mm Hg。同时该指南将血压在130-139 mm
目的:探讨癫痫共病睡眠障碍儿童血浆中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及其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癫痫患儿60例,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所有研究对象的睡眠情况,其中癫痫共病睡眠障碍患儿27例,癫痫不伴睡眠障碍患儿33例,另选取健康儿童2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癫痫组患儿
目的:探讨重复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atic Stimulation,rPMS)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a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了 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共63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头部治疗组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进一步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滴度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短期预后相关性以及影响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脑脊液或者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患者3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收集其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4例未完善腰穿,1例抗体为抗CASPR2抗体,最终纳入32例(15例抗NMDAR抗体,9例抗
目的:对比使用包含拉莫三嗪(Lamotrigine LTG)及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LEV)的单药或多药治疗方案控制妊娠期女性癫痫发作时,药物清除率、血药浓度、服药剂量的变化特点及对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以指导女性妊娠期癫痫的合理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盛京医院癫痫门诊的患者中治疗妊娠期癫痫的65例连续性病例资料,分析其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
目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基因4(Nedd4-2),编码泛素连接酶E3。近期研究发现,部分癫痫患者中Nedd4-2基因发生突变,并指出Nedd4-2通过介导AMPA受体的亚基Glu A1的泛素化,影响神经元的活动和癫痫发作易感性。近年来研究表明,癫痫的发生与离子通道、神经递质、突触连接等有着密切联系。泛素化修饰的底物中有很多是影响中枢神经兴奋性的离子通道蛋白,泛素化修饰通过调控这些通道蛋白表达
目的:慢性脑缺血(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CCI)是由长期脑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进行性神经变性过程。环状RNA及微小RNA作为非编码RNA,参与调控缺血性脑损伤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研究以circ_0000296和miR-141-3p为起点的调控慢性脑缺血的具体机制。研究方法: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进行培养。按照通用方法制备构建CCI体外模型。利用C5
目的:约30%癫痫患者为耐药性癫痫患者,其具体的病因和耐药机制仍不清楚,找到微创、可靠且经济的生物标记物对早期诊断耐药性癫痫及判断临床预后有巨大帮助。本文旨在探究耐药性癫痫患者外周血中miRNA-200c-3p和miRNA-455-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位癫痫患者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36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耐药性癫痫组、药物敏感性癫痫组及健康对照组。收集并整理入组人群的基
目的:癫痫是一种复杂的反复无端发作的临床综合征,由多种原因造成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引起,分为特发性癫痫综合征、症状性癫痫综合征与可能的症状性癫痫综合征。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又称原发性癫痫、遗传性癫痫,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绝大多数患者在30岁前发病,没有其他大脑结构性损伤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到目前为止,癫痫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震颤(Tremor,TRM)大鼠是京都大学大鼠种群中发现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