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后移与玉米间作豌豆对土壤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应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yangc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禾/豆间作具有高产、高效、减排、可持续等多种优点,氮肥管理技术是诸多优点能否发挥的决定因素。单作生产中,氮肥后移作为优化作物氮素供需关系的措施而广泛应用,但将氮肥后移技术集成于禾/豆间作模式,能否强化两种作物的种间互补关系,实现节氮、减排和稳产,缺乏理论和实践依据。2014-2016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不施氮(N0),基肥和追肥比例不同的三种施氮模式:氮肥后移(N1)、均匀配施(N2)和传统施氮(N3),研究不同施氮制度对玉米、豌豆单作和间作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种间关系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以期揭示施氮制度调控禾/豆间作氮素利用特征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基本机理,为进一步优化禾/豆间作氮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氮肥后移和间作显著降低了玉米、豌豆生育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两者集成应用减排温室气体的效果优于单项措施的加和作用。整个作物季节,间作系统土壤碳排放量较单作玉米平均降低20.5%,氮肥后移碳排放比传统施氮减少26.4%,且氮肥后移集成玉米/豌豆间作对土壤碳排放的协同减排量达8.9%。土壤N2O-N排放量玉米间作豌豆比单作玉米降低26.9%,氮肥后移较传统施氮降低29.1%,氮肥后移与玉米/豌豆间作相集成对土壤N2O-N排放量的协同减排量为7.2%。玉米间作豌豆系统的增温潜势(GWP)较单作玉米降低20.6%,氮肥后移GWP较传统施氮降低26.6%,且氮肥后移集成玉米/豌豆间作对GWP的协同减排量为8.8%。(2)氮肥后移和间作降低了豌豆、玉米田土壤N2O排放速率对无机氮变化的敏感性,削弱了N2O排放对土壤WFPS的响应程度,抑制了两作物农田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使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豌豆、玉米田CO2排放与土壤含氮量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豆收前,该阶段较高的土壤含氮量是导致CO2排放增大的直接原因;两作物农田N2O排放速率与土壤无机氮含量间存在显著的指数增长关系,间作和氮肥后移下土壤N2O排放速率对无机氮含量变化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豌豆田土壤呼吸与WFPS的相关性表现在整个作物季节,而玉米田主要表现在豆收后;两作物农田N2O排放与WFPS的关系符合二次回归曲线,间作和氮肥后移下土壤N2O排放速率对0-30 cm WFPS的响应程度明显减小。豌豆、玉米田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符合指数回归方程,间作和氮肥后移下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明显降低;两作物农田N2O排放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低温可增强土壤N2O排放,高温则会使其受到抑制。(3)氮肥后移对玉米间作豌豆氮素累积速率的促进,显著增大了组分作物土壤呼吸速率但减小了N2O排放速率。氮肥后移使玉米氮素最大累积速率出现的天数有所延迟,但其最大累积速率比传统施氮提高13.4%,且其高累积速率持续的天数比传统施氮延长4.4 d。豌豆氮素累积速率与土壤呼吸速率在前期呈线性增长关系,在后期则表现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关系;玉米土壤呼吸速率对作物氮素累积速率的响应比较一致,随累积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在低累积速率时所受影响更大。豌豆氮素累积速率与N2O排放量呈显著负相关,增大豌豆氮素累积可有效抑制N2O排放;玉米氮素累积速率与N2O排放量呈显著正相关,这与豌豆收获前传统施氮引起玉米高氮素累积与高N2O排放发生同步有关,而该现象则掩盖了玉米氮素累积与N2O排放的真实关系。(4)间作系统中,豌豆相对于玉米竞争力增强使豌豆带CO2排放增大,N2O排放减少,使玉米带CO2排放降低,N2O排放增多。共生阶段,豌豆相对于玉米的竞争比率大于1,表明豌豆竞争强于玉米。氮肥后移增大了共生期种间竞争力,与传统施氮相比,氮肥后移平均竞争力增大了6.9%。种间竞争力增强显著促进了豌豆干物质和氮素累积速率,从而增大了土壤呼吸速率但降低了N2O排放速率;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累积速率与种间竞争力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种间竞争力增强会抑制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从而抑制土壤呼吸速率,但使N2O排放速率增强。(5)氮肥后移集成玉米间作豌豆显著提高了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且两者集成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籽粒产量上,玉米间作豌豆比单作加权平均提高31.0%,氮肥后移比传统施氮提高26.6%,两者结合的协同增产量为10.1%,其中,间作效应是系统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氮肥利用率上,间作系统比单作加权平均提高12.8%,氮肥后移比传统施氮提高89.1%,两者的协同提高幅度为24.5%,氮肥的后移效应对提高系统氮肥利用率起到了主导作用,而间作效应的贡献相对较小。尽管间作增大了两种组分作物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但在系统水平上,玉米间作豌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要明显低于单作玉米,在不同施氮制度下较单作玉米降低26.8%,采用氮肥后移使玉米间作豌豆的GHGi比传统施氮降低34.4%,两者集成的协同作用使系统GHGi降低6.5%。
其他文献
8月1日,在柞水县下梁镇解放村刘海波的食用菌基地里,一排排食用菌大棚整齐划一,一颗颗小香菇已经探出了头。该食用菌基地占地23.35×10^3m^2,地栽香菇30万袋,可实现纯收入60万
本文的主要研究将成果导向教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课程中,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服务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模式,针对以往授课过程发现大多数学生课堂表现比较沉闷,因此本
对用麦粒保藏黑木耳菌种进行活性试验,1981年保藏19株,1984年保藏11株。2006年4月对2批保藏菌种测活。结果表明:1981年保藏19株菌种有2株成活,1984年保藏11株菌种有9株成活。成活
在甘蓝型油菜中,开花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数量性状,油菜开花时间与种子成熟、产量、品质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植物在合适的时机开花对于避开自然的不利因素和产生更多的后代有重要
虚拟专用网(vinual private networks,VPN)是解决公共网络中私有信息安全传输的重要技术,安全套接层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SSL)是一种实现VPN的有效技术。通过对SSL协议
食用菌菌种退化是关系当前食用菌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研究克服菌种退化的有效技术是食用菌良种繁育工作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菌种退化的特征。表现为与原始的出发菌种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土地的开发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城市土地开发受市场经济规律、国内外经济发展规律、投资环境、城市文化因素以及有关的政策法
宜兴紫砂壶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凝练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紫砂艺术和精彩纷呈的紫砂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深受人们喜爱。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是独特的造型和深厚的
在提出"固废处置生态屏障系统"概念、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的具体结构特征,对该系统中固废填埋工程屏障、固废封场屏障及生态恢复、渗沥液厌氧处理屏障
调查了北京市海淀区生活垃圾及其他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现状,分析了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对海淀区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