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滑坡中抗滑微型桩工作机理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33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桩应用于滑坡治理时称为抗滑微型桩,是一种新型的轻型支挡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场地适应性强、布置灵活、承载力高等优点,已经在滑坡治理工程中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抗滑微型桩受力机理复杂,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因此,研究抗滑微型桩的受力机理,为理论设计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设计了室内滑坡模型试验装置,通过该装置分析了三排梅花形布置抗滑微型桩不同间距、不同排距的抗滑能力、土压力分布和桩身内力,探讨了桩顶压顶梁的作用,并对阵列形和单排布置的微型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滑微型桩对滑坡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加固后滑坡的破坏曲线由陡变型变为缓变型;破坏荷载时,桩前土压力典型分布形式为对顶的三角形分布,桩后为类抛物线分布,桩身在滑裂面处的弯剪作用最强;梅花形布置微型桩的土压力分布和桩身内力与桩间距、排距密切相关,并随滑坡荷载增大而不断变化;桩身抗滑合力作用点随着荷载的增大逐渐下移;桩顶压顶梁影响了土压力分布、减小了桩身内力,提高了抗滑微型桩的抗滑力;同样桩数的抗滑微型桩,阵列形布置比梅花形布置的侧向刚度更大。  采用数值软件ABAQUS对滑坡中抗滑微型桩进行模拟,研究了不同桩间距抗滑微型桩的土压力的分布、桩身内力和变形及破坏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抗滑微型桩的土压力荷载主要作用在桩顶和滑裂带附近;桩身在滑裂带处的弯剪作用最强,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滑裂带附近;桩的弯曲破坏先于剪切破坏;桩排距对破坏模式影响不大,三排抗滑微型桩可按等强度设计。
其他文献
建筑结构的开裂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随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颁布和实施,HRB400 (新Ⅲ级钢)钢筋已经作为主导钢筋推广并
本文应用Green函数方法分别研究了各向同性介质中含径向裂纹的圆形弹性夹杂和含径向裂纹的界面圆形弹性夹杂对SH波的散射问题。对于各向同性介质中含径向裂纹的圆形夹杂问题,
论文以黄土隧道为工程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土工试验、统计分析、数值计算等方法,对深埋黄土的工程特性、围岩分级、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围岩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论文对深埋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如何确定液化土层中桩土作用力p提出了一些计算方法,进行了现场试验、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和振动台模型试验来研究土层液化条件下桩土的相互作
跳层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它将一系列钢筋混凝土墙沿着框架高度方向隔层错跨布置。这种结构体系可为建筑提供较大空间,同时,具有相对于纯框架结构较小的侧移
水体中存在的优先控制污染物是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较大的研究和控制对象,由于其存在毒性、致癌性和致诱变作用,能够通过生物累积和食物链传递作用,给自然生物、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和潜在威胁,已成为环境污染控制过程中的热点。目前对于有机污染物的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所需实验仪器造价昂贵等问题,因此亟待发展一种快速、灵敏并且简便的检测技术。同时,技术研发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
注浆加固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岩土体加固技术。随着注浆材料及注浆工艺的进步,新型注浆加固技术及其工程运用研究也愈加受到重视。本文以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煤矿为工程依托,开
拉索预应力柱面巨型网格结构实现了预应力技术与巨型网格结构的有机结合,该形式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使结构的受力更合理,材料利用更充分,跨度更大,经济效益更好。基于以上
本文对上海地区深基坑开挖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智能预测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结合通用有限元程序编制了考虑土体——支护结构共同作用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土钉墙的有限元分析
本文以洞巴水电站左岸岩质高边坡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阐述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及目前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各种评价分析方法,结合研究对象工程地质状况,确立本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