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裔美国人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排华运动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fhm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9年,希望迅速致富的中国人大量来到加利福尼亚,由此开始了中国人大规模移民美国的历史。在美中国人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其中包括淘金、餐饮、洗衣、修建铁路和制造业等。随着与本地人的就业竞争日渐加剧,美国人最初对于中国人的欢迎态度逐渐让位于持久的敌视。觊觎西部选票的政客趁机煽风点火,反华情绪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美国出台了1882年排华法案。从此以后,美国禁止华工入境。历经多次强化,排华在1902年成为永久性法律,美国直至1943年才废除排华法案。但本文所论,仅限于1849到1902年。排华并不仅仅涉及中国移民与美国白人的关系,美国的所有种族都牵涉其中。然而,因为白人反华最为积极,学术界多在关注白人对于中国人的歧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华人与其他非白人群体的关系被忽略了,黑人与华人的联系就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诚然,学术界对此已有研究。但研究的重点或者在于黑人贬低华人,或者在于黑人同情华人。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黑人如此对待华人,绝非仅仅展示他们对于中国移民的爱憎。事实上,他们的目的是,藉此表明自己的美国身份,以便赢得整个社会的认可。为论述这一观点,我将本论文的主干分为三章。第一章交待黑人看似矛盾的态度背后的成因。白人蔑视黑人和华人。华人来到美国的时间晚于黑人,当华人到来时,美国的黑人问题业已成型。所以,如果白人需要突出某个种族的低劣,他们往往会将其比作黑人。如此而来,黑人被迫疏远那一“低劣”种族,但他们在内心深处还是同情后者的。第二章分析黑人对华人态度的第一方面,即厌恶华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美国身份,黑人竭力强调自己与华人的区别。他们认为,黑人信奉基督教,经受了文明教化,而华人没有文明特征,也无法将其同化。黑人是真正的美国人,不能与华人混为一谈。因此,白人将两者等同是站不住脚的。虽然黑人的确在贬损华人,他们的根本目的却是反驳白人将自己与华人等同。第三章转而分析黑人对于华人的好感。有些黑人固然反对与华人保持密切关系,但另一些黑人却认为,有必要谴责美国歧视华人的行为。在他们看来,美国的所有种族都是平等的,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华人也不例外。这种看法部分源于黑人信奉的基督教,但其更为重要的渊源却是黑人的美国身份感。毕竟,美国曾向全世界宣称自己是所有受难者的庇护所。黑人同情乃至支持华人的举动,就反映了这种认识。有鉴于此,不管黑人对待华人的态度如何相互矛盾,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动机,即证明黑人的美国身份。从这层意义而言,黑人在华人移民问题上的反应实为其争取美国认同和完整公民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术界却忽视了这一反应对于美国黑人公民身份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猴王股份、济南轻骑、科龙电器等大量上市公司沦落为大股东“圈钱机”的事件陆续曝光,大股东掏空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尽管近年证监会不断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但资本市场中掏空案例仍屡禁不止且手段愈加隐蔽,不仅危及上市公司的发展,也会极大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一旦遭受侵害,投资者就会不断减少向资本市场中的投资,投资额的减少无疑会对资本市场良好有序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防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在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陷入了财务困境。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多数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许多大型国有企业都是我国重要产业的中流砥柱,国企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深刻影响着上
随着外语教育领域全面深入的教学改革,人们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任务型教学法(TLBT)强调“在做中学”的同时,将机械的语言学习基本理念转变为具体的实践应用,这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外语教学领域,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外语教师的欢迎。任务型教学法是由N.Prabhu(1987)从教学的角度提出的。基于此,后人对任务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的承载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是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随着国家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断深入,我国各级各类幼儿园在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活动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也遇到缺乏理论支持,传承流于形式等发展瓶颈。本研究基于体验视阈视角,以幼儿园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在华中地区某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
企业财务舞弊问题一直以来屡禁不止,是困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仍然频繁发生,财务舞弊的方式和财务舞弊的手段更是在不断地翻新。财务舞弊的危害极大,不仅会损害投资者利益,还会影响资本市场的秩序,使投资者丧失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进而引发一系列更加严重的问题。因此,针对新时期财务舞弊的特点及舞弊手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深入研究如何识别与防范财务舞弊行为是维护资本市场秩
经济全球化下,在企业管理中营运资金管理的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能够全方位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可以确保资金在日常经营中有序运转,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提升企业经营利润。目前我国家电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都不具有充分的竞争实力,取得的利润不高,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有很多研究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文章,但少见结合供应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融资方式,近年来在我国资本市场中逐渐盛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用股权质押进行融资已成为普遍现象。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呈现出融资规模大、质押比例高、质押行为频繁的特点,特别是在民营上市公司中,这些特点尤为突出。由于股权质押融资额度是按照股票市场价格的一定比例计算的,如果质押股票价格能够保持稳定或上涨趋势,则可以为控股股东持续高额度融资提供有利条件;相反,如果质押股票价格不断下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2013年以来我国全面启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表明混合所有制已经成为我国必不可少的经济形式。然而大多数国企改革才刚刚蹒跚学步,改革经验不足,为了让更多参与改革的国企少走弯路,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检验改革成果、总结改革经验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首先梳理了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财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家电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完善,诸多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就目前情况来看,全球主要有海信、格力、美的等几家市场占比份额较高的家电企业,这些大型家电企业都有着各自经营的重点和优势,并在各自领域充当着较为重要的角色。随着家电行业市场竞争日益严峻,企业之间采取并购的方式在获取市场资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其中,把握跨国并购的新趋势对于我国企业并购有一定的指导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