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排泄的影响及其保护肾脏的机制。方法选择T2DM患者98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排泄的影响及其保护肾脏的机制。方法选择T2DM患者98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水平在7.0 -13.0mmol/ L,糖化血红蛋白(Glyc
其他文献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机会性细胞内寄生、人兽共患的原虫。当免疫系统正常的机体在感染弓形虫时,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或仅有发热、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而在孕妇妊娠期感染弓形虫则可以引起流产、早产、死胎、畸形等严重后果。更为严重地是,在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或免疫缺陷者感染弓形虫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弓形虫感染后对宿主的损害与宿主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因此感染弓形虫
日本血吸虫病仍然是危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感染性疾病之一。虫卵是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主要沉积在易感宿主的肝脏和肠道,仅少量沉积在肠系膜淋巴结、肺脏、脾脏和中枢神经等部位,导致虫卵肉芽肿的形成,这是对人体造成损害的主要原因。在肝脏,虫卵肉芽肿位于门脉分支的终端,重度感染时,门脉周围因肉芽肿出现广泛的纤维化,阻塞窦前静脉,导致门脉高压,出现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在肠道,
背景HBV感染是一个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HBV是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性治疗措施,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α和核苷类似物的疗效有限,基因治疗日益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基因治疗的关键在于选择良好的转基因载体、合适的目的基因和实现目的基因的可控性表达。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多的载体是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如病毒类载体,它们能将目的
目的:探讨制备外观良好,粒径均匀,包封率高,稳定性好且毒副作用较低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最优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旋转蒸发超声法制备克林霉素磷酸酯脂质体,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四因素正交分析法对克林霉素脂质体制备工艺的参数进行筛选,其四因素主要包括:胆固醇含量、克林霉素磷酸酯含量、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及水浴温度,最后确定了最优的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中药物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
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与突触体相关联的一种蛋白酶,可促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胆碱能突触间隙的水解。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在体内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水解减慢,突触间隙乙酰胆碱含量增多。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农业上用于杀虫剂,临床上用于治疗老年痴呆。我们发现硝基胍(包括其电子等排体氰基胍,硝基乙脒等)以及2-硝基亚胺咪唑啉(及其等排体)包含在一系列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的结构中,经过对比
目的: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脂肪细胞,在体外模拟脂肪细胞的炎症状态,观察可溶性环氧化合物水解酶抑制剂(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 inhibitor, sEHi)—AEPU对脂肪细胞摄取及降解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并观察AEPU对脂肪细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 DEX)对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的脑组织NSE、含水量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等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n=6)、假手术组(SHAM组,n=18)、脑外伤组(TBI组,n=18)、右旋美托咪啶治疗组(DEX组,n=18)。采用
探索不同浓度胰岛素对悬浮培养的拟胚体的生长分化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悬浮培养法使ES细胞形成EB,并在体外持续培养7天,来模拟早期胚胎从ICM向三胚层体系分化的过程。在EB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0pM、6pM、60pM、600pM、6nM作用于EB,分别在EB形成第3天、第5天、第7天提取RNA,通过RT-PCR来检测Oct4(多能性)、Nanog(多能性)、原始内胚层标志基因Gata6、中胚层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EDA)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CI/RP)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影响。探讨EDA作为抗凋亡药物进行预处理的可行性,揭示EDA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保护神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的CI/RP动物模型。40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EDA预处理组。EDA预处理组于再灌注前30min和再灌注
目的通过与脓毒症组大鼠心组织基因表达谱相比较,从基因水平上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的预防性应用对脓毒症晚期(24h)大鼠心组织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表达模式的差异,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继发性心功能不全的脏器功能保护效应的可能的基因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puncture,CLP)制备脓毒症模型。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脓毒症组、UTI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