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2/Q345复合材料盖板搭接式复杂结构焊接残余应力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2/Q345复合板因其兼有钛的耐腐蚀性和钢的高强度,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TA2/Q345复合板焊接时,由于焊接温度场的不均匀性和材料热物理性能的差异较大,易在焊缝及其附近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促进了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从而降低结构的使用性能和服役寿命。本文以TA2/Q345复合材料盖板搭接式复杂结构焊接为主线,系统研究了复合板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演化规律和其应力调控机制,研究结果可为异质材料复合板焊接工艺的制定和焊接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理论,采用改变填充单元材料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再现了TA2/Q345复合材料盖板搭接式复杂结构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演变过程。在复合板焊接过程中,当焊接达到准稳态时基板熔池呈“卵状”,而垫板和盖板熔池均为“勺状”。复合板各道焊接时不仅对焊缝处峰值温度影响较大,而且对焊缝附近的复合板界面处热作用影响也较为显著。将温度场的计算结果作为初始载荷加载到应力场计算中发现,焊缝中部应力变化幅值较小,纵向应力均呈拉伸状态,横向应力为交替出现的拉-压状态,而焊缝两端因其温度场变化剧烈致使应力变化极为复杂,变化幅值也增减不一。同时发现,基板和盖板焊后焊缝处应力均超过了两种材料的屈服强度,垫板焊后复合板界面处峰值应力大于其焊缝处的峰值应力。其次,为了保证复合板构件在服役过程中安全运行,充分考虑到焊接残余应力对承载能力、界面结合强度及耐蚀性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基板、垫板、盖板焊接时焊接工艺对复合板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预热温度和缩短层间冷却时间可有效地降低基板焊接残余应力;通过减小电弧功率和道间冷却时间,增加焊接速度,并采用同向同时的焊接顺序既可减小复合板界面处和盖板焊缝表面处的残余应力,又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单一因素对于复合板该接头形式约束条件下应力调控的局限性,借助优化试验设计方法对各个部分的焊接工艺进行多因素优化调控研究,发现预热150℃,冷却100s可有效提高基板的承载能力;垫板焊接时,采用冷却时间t=100s,焊接功率P=450W,焊接速度v=3.2mm/s并同向同时焊接S所得到的焊接残余应力最小,峰值等效应力最大可降低21.3%,垫板焊接工艺对界面残余应力的影响程度为S>t>P>v;盖板焊接时,最优组合为同向同时焊接S,t=(200/1000)s,v=1.2mm/s,P=1000W,峰值等效应力最大可降低31%,可使焊缝表面处应力对耐蚀性的影响最小,工艺影响主次为S>t>v>P。采用模拟获得的优化工艺对TA2/Q345复合材料盖板搭接式复杂结构进行焊接试验,通过热电偶测试热循环曲线、体视显微镜对熔池形貌表征,并用盲孔法测试残余应力,发现测量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拉伸性能和剪切性能均可满足实际许用要求。
其他文献
在航天领域,卫星内部电子器件主要封装在高硅铝合金材料制造的薄壁壳体中,并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完成封装。通常高硅铝合金壳体的壁很薄,因此在激光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温度过高,这会导致电子器件失效。若焊接过程中焊缝处的应力过大,或焊后壳体残余应力过大,都会导致出现裂纹,影响焊接质量。研究高硅铝薄壁壳体的激光焊接技术对航天发射、卫星通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优化激光焊接参数,本文采用软件模拟焊接过程。论文首先
孔加工约占机械加工总量的30%以上,其中深径比L/D>5~10的深孔约占1/3以上,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和核电等工业领域深孔加工所占的比例更大。由于深孔加工属封闭式加工,切屑排出困难,切削热不易散发,切削条件恶劣,刀具磨损严重,因此常采用大量高压切削液强制冷却排屑,然而随着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切削液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研制开发新的冷却润滑方式已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微量润滑技术
本文系统研究了 Cu-3Ti-2Mg合金铸态、固溶态以及时效态的组织和性能,以及冷轧和时效处理对Cu-3Ti-2Mg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组织和析出相进行了表征,对Cu-3Ti-2Mg合金的硬度、导电率、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摩擦系数进行了测试。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镁合金的腐蚀是以电化学腐蚀为主,因此防止水分子的进入可有效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低表面能和粗糙结构是构建超疏水表面的两个关键条件,其中表面能是改善润湿性的基本条件,粗糙结构是主要因素。本文采用控制微弧氧化时间制备不同粗糙表面结构的非均质陶瓷层,研究了非均质材料表面粗糙结构对接触角的影响,以及丙烯酸刻蚀/硬脂酸修饰在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构建超疏水陶瓷层的工艺参数,通过电极化实验、电阻抗实验,研究
钛合金硬度低,对硬质镀层的支撑力差,导致钛合金上PVD硬质镀层承载时膜基易开裂,因此打底层的弹性模量是影响膜基结合的首要因素。相较其他金属材料,钛合金的热导率及热膨胀系数小,膜基处热应力突变大,是限制膜基结合强度的另一因素。基于此,本文选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纯Cr、纯Ti及三种不同Cr、Ti含量的双金属混合打底层,井在不同打底层上制备了 CrAlYN 复合镀层。研究打底层对钛合金上CrAlYN复
异种金属焊接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每种材料的优势。钛钢复合材料以其低廉的价格、优异的性能以及高的性价比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海洋工程及石油化工等领域。然而,由于钛和钢之间的热物理性能差异较大以及冶金上的不相容性,使其,焊接加工过程变再异常困难.因此,实现钛钢异种金属连接以及开展焊接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化和相、组织调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以TA1、Q235异种金属为研究对象,采用
Cu-Cr合金因其优良的导电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而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线以及连铸结晶器等众多领域。为了提高Cu-Cr合金的性能,本课题通过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结合不同的冷却方式制备了Cu-Cr-Nb合金。研究Nb元素的添加在Cu-Cr合金中的分布、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分别通过细直径石墨模具、铜模具浇注冷却的方法制备Cu-Cr-Nb合金,研究不同冷却方式对合金的组织性能的影
采用铸造和热处理相结合的原位反应方法在铁基体表面制备微纳米结构TaC致密陶瓷,重点研究了钽板与灰铸铁基体的原位反应过程以及组织演变规律。同时,基于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法分析了原位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条件;采用经典扩散动力学理论对原位反应生成微纳米结构TaC致密陶瓷层的扩散系数和激活能进行计算。采用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微纳米结构TaC致密陶瓷层的磨损系数、磨损量和比磨损率,结合磨损形貌讨论了TaC致密陶瓷层的抗
95%Al2O3陶瓷与可伐合金复合结构在电力、电子、石油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连接质量是发挥结构性能的关键。本文设计制备出Ag-Cu-Sn-In-Ni-Ti中温钎料和Ni-Cr-Fe-Zr-Ti-Si-B高温钎料,并采用陶瓷表面预金属化和活性钎焊两种工艺对95%Al2O3陶瓷和可伐合金进行了炉中钎焊,研究了钎料成分及钎焊工艺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42Cu51.8Sn4In2Ni0
Cu/Al异质双金属复合结构充分利用了 Cu和Al在高性能和低成本的互补性,发挥了Cu和A1的优势,有效地降低了应用成本。如应用于变压器、断路器和导电母线等的Cu/Al异质复合结构。但是,Cu/Al复合结构在界面处极易形成硬、脆且高电阻率的金属间化合物,严重降低了异质界面的连接强度、导电性和耐蚀性能,缩短Cu/Al复合结构使用寿命。本文从实际生产需求出发,针对应用于湿法炼锌阴极板的核心部件一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