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种耦合厌氧发酵秸秆产沼气的特性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ed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纤维素生物质资源丰富,总量在12亿吨以上。然而对作物秸秆的利用除少量用于喂养牲畜、堆沤肥外,大部分利用率很低。利用微生物将秸秆厌氧发酵生产沼气不仅使生物质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而且还能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根据沼气的组成特点,本文以农作物秸秆为厌氧发酵原料,以实验室构建的复合菌剂为接种物,研究关键调控因子添加量对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研究表明:
  1)采用刚果红平板法从牛瘤胃内容物中分离出25株能产生水解圈的纤维素降解菌株,运用亨盖特厌氧技术通过复筛选育出一株酶活较高的菌株命名为ST16。根据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菌株ST16属于EnterobacterHormaecheandEdwards.。通过单因子实验研究其最佳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以CMC-Na为碳源、NH4NO3为氮源时产酶活力最高;
  2)通过正交优化发酵培养基试验,表明最佳接种量CMC-Na0.6%,NH4NO30.20%,Tw-80浓度0.025%,抗坏血酸浓度0.015%,酶活可达到3874.34μmol/(g·h)。通过优化菌株ST16在有氧及无氧条件下发酵工艺条件表明:该菌株最适培养时间为96h(有氧)、120h(无氧),温度为37℃,培养基初始pH为7,最适接种量为4%(有氧)、8%(无氧);最终酶活在有氧条件下可达到4210.32μmol/(g·h),无氧条件下3415.76μmol/(g·h)。根据酶学性质初步研究表明:在50℃,pH7.0的条件下酶活最高,为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在pH7.0-9.0条件下稳定,在70℃以上热稳定性较差,Mn2+、Fe2+能显著促进酶的活力。
  3)采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从湖北农业科学院试验田污泥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甲烷菌FC1,在滚管中形成的菌落FC1为直的或略弯的短杆状,单个或成链生长,革兰氏阴性,具有运动性,不形成芽抱,菌落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不透明,能够利用甲酸盐生长,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该菌落有绿色荧光。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为7.0,根据形态、理化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为Methanocorpusculumparvum小甲烷粒菌,属于中温菌。
  4)通过产酸产甲烷及纤维素降解菌复配得到一组高效产沼气复合菌系,采用复合菌剂厌氧发酵秸秆并对产气量和产甲烷含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最适宜的菌剂接种量为10%。对最佳实验组及对照组发酵料液各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秸秆经菌群耦合发酵后,pH、TS与VS相比对照组都较小,且有机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发酵液中的含量少20.24%~24.53%、44.08%~45.37%和35.47%~51.20%,说明高产气效率是通过提高耦合菌群的甲烷合成能力,而非通过促进单一菌群生长的优势,同时复合菌系也是提高沼气产量与质量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蕴藏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的利用与转化对于解决目前世界所面临的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危机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水解成为葡萄糖,这是一条无污染且能有效利用纤维素的途径。但目前纤维素酶的成本仍较高,一些纤维素酶具有活性较低或热稳定性较差等缺点,通过定向进化可以不断提高并获得新性能的重组纤维素酶。本试验以嗜热子囊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Ⅰ为研究对象
学位
本论文以实验室保藏的能利用糖质基质直接发酵产L-丝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YPS-062为研究对象,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运用重组DNA技术等分子手段L-丝氨酸代谢途径上的关键基因进行了分析,修饰,改造,构建了一株基因工程菌,并对该菌株进行了摇瓶发酵性能的初步研究。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3-PGDH)是L-丝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起始酶,其活性
学位
溶菌酶是一种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抗菌蛋白,因其较强的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食品行业和医药行业等领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溶菌酶作为肠溶性抗菌药物时,因消化道胃酸的影响,使溶菌酶到达肠内时的抗菌性降低。本课题针对此问题,采用微胶囊技术,选择肠溶性壁材—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用内源乳化法制备溶菌酶肠溶性微胶囊。同时,除了用石蜡油作为油相,还研究了安全性高的可食用菜籽油作为乳化油相制备微胶囊,使该工
学位
为了提高工业上极为重要的地衣芽孢杆菌高温α-淀粉酶(BLA)的发酵性能,本研究以高温α-淀粉酶基因amyL为目的基因,并将地衣芽孢杆菌16S rDNA、红霉素抗性基因Ery~R一同连入载体pLakr中,构建BLA产生菌的整合表达质粒pBli16s-amyL-Ery~R,在16S rDNA介导下,采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将此重组质粒随机整合到宿主菌B. licheniformis CBBD302染色体上。
学位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能够以淀粉为底物,通过转糖基作用合成一种环状的功能性低聚糖—环糊精。见诸于学术报告和商业化应用的CGTase大多为是α、β和γ型。大环糊精是指聚合度从九到几百不等的环状葡聚糖,可以更加广泛地用于各个领域,且4-α-糖基转移酶(4-α-CGTase,EC 2.4.1.25)是可以用于制备大环糊精的酶。迄今为止,能够产4-α-CGTase的微生物报道很多,但相关发酵
学位
化学铣切加工(简称化铣)是利用化学溶液对工件表面进行溶解的一种加工技术,即利用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原理加工工件的一种工艺方法。化铣保护涂料又称为可剥性涂料,是化铣过程中的一种临时性保护涂层,在加工过程中起到暂时的保护作用,化铣工序完成后再去除该保护层。化铣保护涂料在化铣工艺过程中,尽管起着暂时保护作用,但是对化铣工艺过程的完成非常重要。本文旨在研究一种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不含有毒溶剂、固化成膜后膜
学位
以本实验室从黄檗枝条中分离并诱变获得的高产小檗碱产生菌S-NU-41为实验材料,探究影响该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各种因素,以期在产量上再有进一步的提高,然后在5 L发酵罐中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究,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黄檗提取物以及金属离子,筛选出能提高小檗碱产量的最佳浓度;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该菌株的摇瓶补料条件及5L发酵罐的发酵条件,并研究了菌株在发酵罐中的分批发酵和
学位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传统塑料最理想的替代品,聚羟基烷酸酯(PHA)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目前,微生物发酵是生产PHA的主要手段,也是生物可降解塑料方面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实验室保存的可产PHA的菌株,经过筛选得到M-12菌株作为实验菌株。采用紫外线、亚硝酸钠及紫外线与亚硝酸钠复合诱变处理,以期提高PHA产量,结果获得复合诱变条件下遗传较稳定的菌株UY-7。诱变菌株UY-7经摇瓶发酵后,得到细胞干重为9.68
学位
本文主要从温度诱导模式、补料时机、糖浓度以及补料操作方式等方面对重组Escherichia coli BL 21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Human-Like Collagen,简称HLC)的过程进行优化。在实验室前期优化出培养阶段的最佳温度为34℃的基础上,本部分主要对诱导阶段的最佳温度进行了优化。在培养过程中,当OD(600nm)达到85时,首先对是否升温至37℃维持1h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
学位
放线菌生产类胡萝卜素相对于酵母,光和细菌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对一株产类胡萝卜素的放线菌菌株进行鉴定,优化其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并对发酵后菌液的匀浆破胞工艺进行了研究。  首先,通过16SrDNA测序和生理生化鉴定的方法对一株产类胡萝卜素的菌株HBUT-Y进行了鉴定和营养特性的研究。16SrDNA片段比对的结果表明菌株HBUT-Y与戈登氏(gordonia)菌的同源性高达99%。系统发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