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生态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既需要思维方式的调整,也需要思维方式的支持。环境整体主义可以成为支持和表现生态文明的思维方式。
环境整体主义是人类理论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环境整体主义起源于古代有机论,经过机械论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形成了一种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主义的视角。有机论是在农业时代的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强调入与自然相依共生,天人合一。十七世纪初,随着近代科技革命和工业化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近代机械论。机械论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和对立的,人在整个世界中处于中心地位,而自然界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在批判机械论的过程中,形成了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具有整体性的系统存在,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之间也存在一种整体性关联,整个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要将对象和客体置于多重结构和复杂关系中来看待,形成整体性视野。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环境整体主义的哲学基础。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从各个方面都揭示出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在作为唯物史观形成标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看到了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改造与加工作用,阐发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劳动为中介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认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只有持续地发展下去,人类才能永恒发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向我们展示出了自然界的辩证图景:作为物质性存在的自然界,由于自身的矛盾在普遍联系中构成了一个整体,同时又是处在永恒发展过程中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展示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图景: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和纽带,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基础。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平衡,导致了生态危机。因此,只有在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基础上,走向共产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显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环境整体主义的建构提供了科学的哲学基础。
环境整体主义是借用西方生态伦理学的语境形成的思想选择。环境整体主义受到环境伦理学各个不同流派的追捧,大地伦理学、生态女性主义、深生态学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环境整体主义,构成了环境整体主义的当代西方语境。在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环境整体主义过于强调生态整体的权利和价值,忽视个体的权利和价值,甚至忽视人的主体性,带有极端主义色彩。但是,作为整体主义的思潮,它试图为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界和生态系统,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提供了新的视角。当然,这需要进一步的批判改造。
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理论上体现了环境整体主义的要求,而且在实践上推进着环境整体主义的发展,从而开辟出了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境界。一方面,生态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当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相并列时,生态文明事实上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整体中,物质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文明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生态文明提供生存基础和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条件和价值目标。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要求,而且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条件和价值目标。这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是在物质财富极其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基础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尽管环境整体主义的概念是由西方环境伦理学提出来的,也存在着其固有的局限性,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按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对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的环境整体主义进行革命性改造,我们可以将之作为一般性的概念确定下来。环境整体主义就是一种从整体上把握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的哲学视野。在它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物质变换关系,事实上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个生态系统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理论上来看,环境整体主义超越和整合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从实践上来看,环境整体主义提供了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选择。因此,环境整体主义是辩证思维在面向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的具体化的产物,是辩证思维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环境整体主义既是生态文明的智力支持系统,又是生态文明的思想文化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