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差环境下引水洞衬砌及围岩的强度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ou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环境将损伤混凝土结构及岩体的力学性能。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试验及理论研究,都是针对整体高温下的混凝土而展开的。而高温隧洞中的大多数衬砌混凝土结构处于特定较高的温度变化范围内,温度高低变化及循环波动对衬砌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乃至破坏对于高温隧洞围岩稳定和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目前无法量化估计,国内外针对这些处于复杂温度状态的混凝土结构物在遭受高温或温度循环后的力学性能的研究,未见报道。以至于高温隧洞结构喷层的施工难于正常进行。本文以新疆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高温引水隧洞项目为背景,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高温环境下水工引水隧洞围岩与支护衬砌结构受力特点研究》(51179153)为依托,针对岩体工程中高温隧洞的混凝土支护结构及洞周围岩特有的环境特征,在高温后及温度循环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从细观上分析了其破坏机理,从宏观上提出了适用于工程实际的模型与公式。得到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根据高温隧洞喷层混凝土经历的高温环境,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了高温下纤维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规律。即温度的升高加快了水化反应速率,促进了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得到提高;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导致水分迁移损失,水化反应中能够利用的水分逐渐减少,即温度的上升会抑制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发展引起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  基于化学动力学理论,将高温影响下水泥水化反应过程中钙离子浓度变化与材料的宏观强度相结合,通过描述水泥混凝土胶结物受高温影响的变化量,首次提出了一个能定量描述高温对水泥水化过程中的水分影响,从而影响水化反应方向,进而导致水化产物中钙离子量改变的特征模型,建立出水泥基材料高温下抗折强度细观模型。运用此细观模型与采用试验测得的混凝土抗折强度值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模型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靠度。  (2)根据高温隧洞混凝土喷层所经历的高温差环境,对喷层混凝土进行了不均匀温度场及不均匀温度梯度的温度边界系统实验研究,得到了高温差下混凝土喷层的强度变化规律。即随着温度差的增加,混凝土强度总体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的高分子纤维混凝土受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于混凝土试件的劈拉强度,通过试验方式对不同的混凝土材料经历高温差后的早龄期劈拉强度性能进行了探索研究,得到了喷层混凝土结构早期劈裂抗拉强度受温差影响的发展过程。在试验的基础上,基于弹性力学及热力学理论,本文提出了考虑温差因素的劣化影响因子,建立出温差作用下混凝土早期劈裂抗拉强度预测计算模型;并与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公式中包含温度场环境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参数,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喷层混凝土承受的温度差影响和物理特性。  同时,根据不均匀温度梯度下混凝土强度劣化的机理分析,基于细观力学的Eshelby和Mori-Tanaka理论,考虑温度梯度下纤维和裂纹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入Claperyon方程描述了高温环境下温度梯度对水分迁移的影响,本文建立出高温差下喷层纤维混凝土的细观演化模型,展示了纤维体积份数、微裂纹密度等与混凝土基体开裂强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3)根据衬砌混凝土运行高温差检修低温差工况下的热力学边界条件,开展相应的高温干湿循环试验研究,分析高温隧洞中衬砌混凝土疲劳损伤的发展规律。试验表明,温度循环加载下的强度值都低于非循环加载下的强度值。这充分说明了在温度循环荷载作用下试样产生了疲劳效应。温度的干湿循环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劣化影响,从而使混凝土出现热疲劳损伤。水泥混凝土内的温度场发生变化会产生热应力,使得混凝土强度降低,每次循环都将引起水泥基材料内部产生新的变化,故循环次数和温度变化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质的劣化具有巨大的影响。  以细观热力学和损伤力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混凝土疲劳损伤的发展规律,将冷热反复温度应力影响下的疲劳塑性应变作为损伤因子,然后从细观受力分析出发,建立冷热反复温差下衬砌混凝土的疲劳损伤模型。该模型将冷热温度循环次数与引水洞衬砌的使用年限联系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推广意义。  (4)对于温度场作用下的裂隙岩体,基于对含裂隙类岩石材料细观破坏特征的分析,对其代表性体积单元RVE(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从力学、数学角度出发,以含裂隙类岩石材料的破坏机制为基础,利用断裂力学理论,本文初步建立出裂隙岩体几何特征参数(如裂隙倾角,裂隙半长度,压剪系数)以及裂隙岩体强度参数(如围压强度、等效裂尖强度因子、剪切断裂韧度、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等与裂隙岩体内应力状态、节理裂隙分布的关系。
其他文献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普通组合梁的基础上,改变截面形式,将冷弯薄壁型钢和较厚的型钢受拉底板焊接在一起形成U型型钢骨架,将混凝土包裹起来,并通过剪力连接件将混凝土和型
本文采用BP网络模型,对高坝基岩的变形以及基岩中软弱层的开合度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主要内容为:(1) 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点基岩位移计的布设情况,确定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建
轻钢骨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它自重轻,安装方便,保温性能好,因而有广阔的发展余地和使用空间。分别对轻钢骨模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轻钢骨剪力墙的抗剪性能做了深
本文通过对贵州山区深基坑工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在不同基坑几何尺寸及不同土体力学参数时深基坑的变形,主要考虑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岩层和土层(红粘土层)的厚度
随着我国钢产量的逐年增加,建筑钢结构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腹板开孔梁在建筑钢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轻钢结构中,腹板开圆孔可以增加美观、减轻自重;在多高层钢结
文章中简述了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指出将聚硅酸与无机铁盐复配,发挥各自的优势,制备性能稳定且不含铝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应用于水处理领域,是今后国内外无机高
盾构法是在软弱土层中修建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与明挖法及矿山法相比,它有自身稳定性好,对地面影响较小等特点。国内外的工程实践表明,在软土底层中开挖隧道,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会
土体固结过程即是土骨架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过程,流变(蠕变)使得土体变形随时间进一步增长。土体变形的时效性反映了土体固结与流变的统一,其耦合效应决定着建筑物的长期稳定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结构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底盘多塔结构,由于其竖向刚度有突变,易形成竖向不规则结构,其动力性能复杂,抗震性能较差,这类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日益受到人们
长期以来,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大多是以“纯材料”形式进行的,并未考虑荷载的影响。混凝土在实际结构中是要承受荷载(自重加有效荷载)的,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孔结构发生变化,在“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