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膨润土复合改性沥青制备与路用性能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wf03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道路建设发展迅速,新型材料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沥青改性材料在制备流程、成型工艺、经济以及环保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采用新型纳米材料膨润土为改性剂,首先对纳米膨润土改性沥青做常规性试验,得出其低温性能较差,因此,采用湿法在纳米膨润土改性沥青中加入三种类型丁苯橡胶(简称为SBR)进行复合改性。之后对不同种类的纳米膨润土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常规性物理试验进行性能检测以及储存稳定性实验进行比对,筛选出两种合适的SBR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其流变性能以及其微观结构进行改性机理的研究,得出其各个性能方面的优缺点。再运用干法制备纳米膨润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并检验其路用性能,对沥青路面新型材料的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本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如下:(1)纳米膨润土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性物理特性以及储存稳定性。用插法熔融的方法制得纳米膨润土改性沥青,对其进行常规性试验,结果表明纳米膨润土对沥青的低温性能有负面影响,后对SBR改性沥青和纳米膨润土/SBR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常规性试验,并对比三种类型SBR制得的纳米膨润土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试验以及稳定性试验结果,得出两种效果较好的复合改性沥青。(2)系统研究了掺入SBR后的纳米膨润土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对复合沥青进行布氏黏度试验、薄膜烘箱试验、加速老化(简称为PAV)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弯曲流变试验。通过沥青的黏度老化指数以及复数剪切模量指数比较,判断纳米膨润土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采用PG分级判定复合沥青的高低温性能,通过复数剪切模量以及相位角判定复合沥青的高温性能,通过车辙因子判定复合沥青的耐疲劳性,通过S以及m值判定复合沥青的低温流变性,最终确定SBR的最佳掺量。(3)纳米膨润土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以及作用机理。通过扫描电镜(简称为SEM)观察复合沥青的微观结构以及纳米膨润土和SBR的分布情况,通过红外光谱(简称为FTIR)的吸收峰强度判断纳米膨润土、SBR与沥青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X射线衍射试验(简称为XRD)测出的数据,计算出纳米膨润土以及SBR在沥青中的行间距,基于上述试验判断纳米膨润土复合改性沥青的复合类型。(4)纳米膨润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以及灰色关联分析。基于正交试验对间断级配和连续级配两种类型进行沥青混合料成型最佳参数的确定,并对不同掺量的SBR的纳米膨润土复合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检验,之后通过灰色关联度对不同掺量SBR对各个路用性能影响大小程度进行排序。
其他文献
桩基广泛应于各种建筑物中,目前学术界对于直桩动力响应等研究较为深入,而对于斜桩的动力特性,桩土作用机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同时对于直斜群桩性能方面的对比研究很有必要,有利于在实际工程中选用最优的桩型来抵御或者削弱不良地质作用。基于此问题,本课题尝试利用电磁式振动台试验和Open Sees有限元软件研究斜桩下的桩-土的动力响应特,进一步研究不同频率地震波对于桩基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
钢-混组合索塔充分利用了钢材和混凝土各自的优势,有自重轻、刚度大、承载能力高的特点,常采用有格室后承压板式钢-混结合段作为两种材料的连接节点。为了适应城市景观和环境的需求,桥梁常采用异型曲线布置的异型索塔,其空间受力特性显著,受力分析(特点)非常复杂。该类型索塔的钢-混结合段将会承担较大的剪力,受力特点和传力途径与常规索塔钢-混结合段有较大区别。本文以张家口市纬二桥为背景,对异型曲线布置的索塔钢-
玄武岩纤维增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BF-SHCC)在静态轴向拉伸条件下表现出多缝开裂和应变硬化现象,具有延展性强、韧性好和抗拉强度高等优点,同时兼具耐高温性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抗冲击材料;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其抗冲击性能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玄武岩纤维增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1)通过静态压缩试验和霍普金森压杆(SHPB)冲击压缩试验分别研究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为0%、2
IGBT功率模块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新能源发电等领域,用于提高用电效率和质量,是助力产业实现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的关键器件,对解决能源短缺和降低碳排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IGBT功率模块工作时间的增加,其老化失效问题日趋严重,且其替换成本较高,因此,在线评估IGBT功率模块的老化状态对于预测其剩余寿命和提高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模块的失效机
交通系统是一个综合、动态和开放的复杂系统,其动力学特性主要反映智能个体间自组织交互行为随时间、空间等变化而发生演化的现象。作为交通交互行为的典型代表,群体出行的复杂性和重要程度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日益提升,合理协调群体出行行为能够有效提升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复杂网络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系统理论,在研究个体微观交互和系统宏观演化上具有极大优势,因此本文基于该理论刻画交通出行行为的交互特征,并系统分析了其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当今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遭受火灾不仅会导致结构损伤,还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甚至会造成相当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开展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及其构件的抗火性能研究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目前针对火灾高温作用下混凝土构件的研究大多未考虑混凝土高温爆裂影响,而爆裂因其常发性以及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不容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选取钢筋混凝土梁作为火灾高温研究对象,开展火灾试验及静力试验研究
随着城市建筑群的日益密集,现有城市重点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和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城市大量的基坑工程面临着场地、人口和建筑密集所带来的施工安全问题,而且基坑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等环境复杂,使得基坑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监测成为了各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基于传统常规的人工基坑监测手段,具有明显的监测点离散、数据评估片面,以及数据平面图表化展示等特点,而且人工监测明显受施工过程和天气环境的影响,导致监测
伴随着天然砂不可再生、日渐减少、品质降低、价格增加等现象,机制砂应运而生,其生产可以在当地取得原材料制备,既节约了成本,同时质量可控、稳定,因此,混凝土中应用机制砂是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应用机制砂混凝土普遍在C30~C60,相比之下,C80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较少。为了改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并提高其强度,本文选取多种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制备并研究高强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由于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设备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具有高能量/功率密度、长寿命和低成本的新型电池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锂离子电池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成功商业化,但是其有限的理论比容量(~300 mAh g-1)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度储能的需求。近年来,锂硫电池因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 g-1)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但硫的绝缘性和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导致了锂硫电池容量的迅速衰减。针
城市轨道交通站接驳作为公交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和运营调度的水平和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出行者的便利性、地铁和汽车公交企业的效益,从而影响到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和比例、交通网络的实际通行能力与容量、交通拥堵改善等社会效益指标。我国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站接驳以汽车公交为主,传统自行车接驳受停车场地和管理等因素限制比例偏低甚至没有考虑。但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共享单车等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站接驳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