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源于瑞士日内瓦的私人银行,经过数百年的金融服务发展,以其提供的专业化,顶级化,个性化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及全面的管家式服务已然成为全球富翁们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首要选择。从各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实践来看,私人银行以财富管理业务为核心,根据客户的不同风险偏好及需求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同时也为客户及其家族提供包括财富规划,保险,信托,子女教育规划,合理避税,移民服务咨询等等。近年来,为了满足客户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需要,私人银行增加了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的另类投资、慈善事业、俱乐部活动咨询等业务,其全面专业贴心的服务和极强的私密性赢得了大多数富豪的青睐。
  目前,全球拥有百万资产以上的人群数量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财富管理市场的迅速扩张使不少金融服务行业看到机遇纷纷抢占,加剧了行业竞争。据波士顿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6万亿美元,资产规模增长率达到13%,集中在欧美地区,可见欧美私人银行发展的成熟,主要分布在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日内瓦、苏黎世等金融中心。同时该报告还指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世界金融中心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特别是新加坡和香港为代表新兴离岸金融中心的兴起为全球私人银行业务带来庞大的客户群。经济环境波动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外富豪们越来越认识到分散投资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也不断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关心金融监管的动向,热衷于聘请有实力的私人银行为其有效的规划资产,这也促进了西方私人银行不断创新其产品开发,营销服务和组织模式。私人银行这个最初作为“富人的管家”而被传统低调的私人银行家所垄断的行业也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各国商业银行都重点争夺的领域。
  高速的GDP不断助推在岸财富的积累,据波士顿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亚太地区在岸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是离岸业务的两倍,此外随着私人财富不断向第二、三代家族成员流动,“新富”人群在投资理念和偏好上将带来产品组合的变化,交易型资本市场产品比例的下降使基金、财富保障和全权委托资产等长期限,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经常性费用的产品将逐渐走向舞台中心。另一方面,强劲的GDP增长也为财富管理机构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私人银行业务的创新使商业银行打破了原有的业务范围,开始涉足证券、保险、投行、税务法律等,不仅带来了收入结构的改变也提升了竞争力。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私人银行业务通过对新的金融工具、服务方式和金融业务(如保险箱、艺术咨询、基金、信托)的发展,拓宽了经营范围和非资产性收益。另外,随着高净值人群对跨境资产配置的不断需求,离岸业务也成为国际私人银行发展的重点,但近年来,随着国际监管的日益完善,加大了银行反洗钱压力,因此在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使,客户经理要坚守职业道德,银行也要主动承担反洗钱责任,借助正确的业绩考核体系引导从业人员形成正确的行业价值观,尽量寻找安全客户,降低反洗钱给私人银行增加风险的可能。
  随着我国高净值人群的不断增多,中国庞大的财富管理市场使众多外资银行看到机遇。2005年9月,随着瑞士友邦银行在我国成立第一家私人银行后,德意志银行、UBS、渣打、花旗、汇丰等著名外资银行纷纷在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拉开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私人银行市场的序幕。外资银行凭借其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及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迅速在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金融脱媒、金融自由化发展、资本市场的便捷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使银行传统业务利差收窄。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通货膨胀,房地产泡沫加以控制,同时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对银行资本金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传统的依靠存贷利差盈利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而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私人银行业务是国外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巨大动力,其年平均利润率达到30%,美国私人银行业务以12%-15%的速度增长,平均利润率高达到35%以上。私人银行业务所带来的高利润率为中资银行改善收入结构,发展非利息收入提供了机遇,因此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加快金融创新,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银行业只有利用客户资源深厚,市场适应性强的优势尽快转型,改善利润结构,改变盈利模式,加快创新,发展高附加值的私人银行业务,才能抢占市场份额,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中国银行首先在国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以来,目前国内已形成了中资银行、外资银行、第三方理财机构多元化发展竞争格局。在财富管理市场中,外资银行明显的品牌优势和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崛起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目前大零售部是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将私人银行纳入零售银行体系,虽有利于减少事业部制中争抢客户资源的矛盾,但由于私人银行只是零售银行业务的二级部门,难以有力推动市场营销和业务经营。由于私人银行有天然的混业经营的特点,而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另外同质化的产品及服务是目前重要的另一制约因素。由于分业经营体制的限制,中资银行在产品研发的能力不足,为客户提供的产品以资产类产品为主,单一、投机性强,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基金、信托等第三方理财机构凭借其在产品研发上面的优势,也给中资银行造成了不小的威胁。从专业人才储备看,由于私人银行业务综合性的特点,缺乏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也是目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大多是30-35岁,缺乏投资经验;另外缺少CFP和CFA等专业证书,限制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能力,1对1的个性化服务不足。
  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还不成熟,面临着缺乏经验指导,制度监管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使得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与贵宾理财界限模糊,无法为HNWI2客户提供更全面专业服务。本文正是基于我国庞大的财富管理市场和私银业务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背景下,首先对私人银行业务进行概述,明确私人银行业务和贵宾理财的区别,总结国际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及特点,在结合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规模及现状后,从我国高净值客户的金融需求出发,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商业银行积累的广泛客户基础,以期对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的私人银行业务道路。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的梳理,为以后私人银行研究提供借鉴
  第三部分私人银行定义及相关概念区分:首先介绍了私人银行定义,然后从客户门槛、业务范围、产品及服务标准、保密性的要求方面阐述了私人银行与贵宾服务的区别
  第四部分国外私人银行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着重从外部环境、产品及服务、管理经营模式上总结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国际经验
  第五部分我国财富管理市场概况及高净值人群金融需求分析:从金融需求的角度分析我国高净值人群的特点。财富管理理念的逐步推广,高净值人群的理财意识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愈发强烈,中长期财务规划意识加强,投资心态日趋稳健,成熟。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追求稳定收益,分散投资,多元化的跨境资产配置越来越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该部分从地域及统计学特征、风险及投资偏好、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和影响HNWI对财富管理机构的选择因素上对目前我国高净值人群的特征进行梳理。
  第六部分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从供给的角度重点阐述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现状。首先从政策环境、国民经济、利率市场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及同业竞争格局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环境;然后在结构、行为、绩效的SCP范式下具体阐述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供给。从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分析了市场结构,认为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处于低集中度的竞争格局;其次,从组织模式、产品及服务的差异性分析了市场行为;然后从收益率、成本控制、个性化服务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第七部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选择:针对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从战略定位、市场细分、人才管理、信息技术发展角度为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居民对投资理财的需求日益提高,而股票市场是投资者最为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2014年是我国股市大幅增长的一年,上证指数累积上涨53.35%,大量投资者进入股市,2014年我国股票有效账户数较2013年增长661.4万户。截至2014年底,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共有2613家,虽然上证指数的大涨增大了投资股票盈利的概率,但是选对值得投资的股票才是实现盈利的关键。本文
学位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行业居于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商业银行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其纷纷设立新的营业网点,进行规模扩张,网点的跨区域设立就是其扩张的一个重要方向。营业网点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主要渠道,是其经营的基石,虽然近几年网络银行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营业网点的地位,但是,物理营业网点仍然是银行经营的主要渠道,在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销中作用越发突出。合理布局营业网点、提升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会议
期刊
会议